小學課本上讓人難忘的四篇課文,讀起來受益匪淺,細想卻漏洞百出

2021-02-08   媽之道

原標題:小學課本上讓人難忘的四篇課文,讀起來受益匪淺,細想卻漏洞百出

小學課本上讓人難忘的四篇課文,讀起來受益匪淺,細想卻漏洞百出

文 | 媽之道(高級母嬰護理師,原創不易,請勿抄襲)

從小學到高中的語文課本上,記載了許多經典優秀的文章。如今很多成年人回憶起來,還能你念出一些名字。比如《少年閏土》《愛迪生救媽媽》《木蘭辭》《背影》等等。

但很少有人知道,學生時代,特別是小學的語文書,有些讓人感動的故事其實是假的。

小學課本上讓人難忘的四篇課文,讀起來受益匪淺,細想卻漏洞百出

《愛迪生救媽媽》

燈泡是人們日常生活中離不開的物品,因為從小到大被灌輸「燈泡由愛迪生髮明」的思想,因此也對這個名字記憶深刻,對小學的一篇《愛迪生救媽媽》更是難以忘懷。

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無關

故事中講道,愛迪生的媽媽得了闌尾炎,需要手術。因為去不了醫院,醫生只能在家裡進行治療,可屋裡燈光不好。

在大家著急的時候,年僅7歲的愛迪生站出來了。他將鏡子放在蠟燭後面,使蠟燭的燈光匯聚到媽媽的床上,這樣醫生就有足夠的光亮進行手術了。

而事實上愛迪生7歲的時候,還沒有闌尾炎手術, 在32年後才出現了第1例。

《地震中的父與子》

這篇文章講的是1989年某天凌晨,美國洛杉磯發生了大地震,一位年輕的父親衝到7歲兒子的學校去尋找他。

結尾中父親在黑暗的教室里尋找孩子的場景,感動了不少小學生。

可事實上美國洛杉磯1989年沒有地震, 1994年才有,而且學生怎麼可能凌晨還待在學校?

《華盛頓與櫻桃樹》

華盛頓的這篇文章是小學課本上專門用來 教育孩子誠信的。

講的是年幼的華盛頓砍倒了家裡的一棵櫻桃樹,並主動向父親承認錯誤,得到了原諒。但事實上,華盛頓小時候所居住的房屋在河邊的陡壁上,沒有種過任何的櫻桃樹。

《斑羚飛渡》

《斑羚飛渡》也是一篇很經典的課文。它不僅告訴了孩子們團結的作用,也告訴他們,年長者為了年輕人的發展,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文章講的是一群斑羚被追趕到懸崖時,老斑羚為了保護小斑羚,會跳到懸崖中間當踏板,讓小斑羚踏著它的身體跳到對面的懸崖上去。

可實際上,斑羚並不是群居動物,基本不會集體出現在懸崖邊上,而且兩隻斑羚一起在空中可能下降得更快,而不是另一隻把前一隻當做踏板跳過去。

除了課本上,生活中也會面臨這些的情況:不是所有的內容都是正確的,專家也有出錯的時候。

因此當孩子提出質疑時,家長不應該首先反駁他們,覺得這是孩子調皮的表現。

與其養一個乖乖聽話的孩子,不如培養出一個 愛思考、敢於質疑權威的孩子。

比如前段時間出現在新聞上的,教官讓學生喝廁所水的事情,大家都知道那是不合理的行為,但沒有孩子敢反抗,網友只能既心疼又無奈。

而與這個新聞形成對比的是,上海一初中生找出了歷史教科書上錢幣的錯誤,讓眾人稱讚。

因此培養孩子思考問題的能力、質疑權威的精神也很重要。

家長該如何引導孩子呢?

鼓勵他們多思考

當孩子提出問題的時候,家長也不用馬上作答,而是反過來 問他們幾個為什麼。這樣能鍛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而且交流時間長一點,還能拉近親子關係。

比如當孩子問:「朋友生日的時候,我能不能送他一個玩具小熊?」時,家長可以反問:「為什麼要送這個呢?」

並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若他們的零花錢不夠買玩具熊,還可以以此讓子女通過學習、勞動的方式,來換取更多買禮物的錢。

家長也要保持思考的習慣

在與孩子一起看書或看新聞時,也 不要聽什麼就信什麼,並且馬上表現出自己的情緒。而是先講述自己相信或不相信的 原因,即使可能分析出錯,也能讓孩子看到這個思考的過程,通過模仿,學會面對問題時獨立思考。

鼓勵孩子多看書學習

有時候 深厚的知識儲備也能夠提高他們的思考能力,見多識廣的人,往往在面對問題時更快找出關鍵點。

因此,家長平時可以多做榜樣,下班回家後儘量與孩子一起看書學習,培養他們的閱讀習慣,積累更多的知識。

收藏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