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城區還有這種「豆腐渣」工程?石灰兌糯米就能造座古橋?

2019-07-17     盤龍MoreLife官方號

嗒嗒、嗒嗒……南來北往的趕馬人、賣家禽家畜的商人,步履匆匆走過,舀起路邊石缸里的水喝上一口,繼續趕路。始建於明代的霖雨橋為嵩明、尋甸等州官百姓商賈進入昆明的東北門戶。

霖雨橋橫跨盤龍江,長約37米,寬約10米,橋兩側雕刻著龍頭、龍尾,遠遠望去,好比一條盤踞江上的巨龍。可是你能想像在那個沒有鋼筋水泥的年代,雲南工匠是如何用石灰兌糯米漿建造了這座可承重幾十噸、屹立於百年風霜中的古橋嗎?據羅丈村的村長俞陽憲回憶,老一輩人在修建霖雨橋時,辣椒粉都吃了好幾石。這足見修建老霖雨橋的周期之長,工程量之大。

滄海桑田,霖雨舊橋的修建還恍如昨日,一座新橋卻在不知不覺中逐漸成形。原來,為減緩老橋的交通壓力,重新修建了公路橋,才有了今天霖雨新橋車水馬龍的景象。

而關於霖雨橋的命名,還有一個古老而神秘的傳說。相傳,雲南曾連續三年天旱無雨,總督親到黑龍潭躬身祈雨。打轎回府時,途經一大石橋便天降大雨,以石橋正中為分隔線,出現一半天晴、一半下雨的奇景。石橋因乾旱逢雨而得名霖雨橋。據說,每年農曆六七月份,霖雨橋還會出現分龍雨的奇景。

隨著社會的變遷,霖雨路、霖雨橋公交站、霖雨橋地鐵站相繼出現,霖雨橋不再是一座橋,而衍生為一個城市地標。除了厚重的歷史,霖雨橋還承載著幾代羅丈村人的鄉愁。下水摸魚、跳橋嬉戲……霖雨橋是他們兒時最寶貴的記憶與玩場。

聽完這其中的淵緣,你確定真的去過霖雨橋嗎?本期「盤龍名橋」系列課堂請來羅丈村村長俞陽憲、副村長段忠等人,一同解密鄉愁記憶,去真正的霖雨橋上走一遭。下面,讓我們一同開啟今天的「盤龍名橋」訪談——更多精彩,請複製連結觀看視頻:https://v.qq.com/x/page/j0897lugrnz.html

一座橋,一段歷史

一個故事,撩人心扉

更多精彩請持續關注

「盤龍文旅新名片•名橋」系列

「盤龍文旅新名片•名橋」系列傳送門

開篇:《盤龍名橋》首發

第一集:中和橋

第二集:海源橋

第三集:龍川橋

第四集:霖雨橋(本期)

第五集:圓通橋(敬請期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WKClGwBvvf6VcSZ1kj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