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居然有那麼多「奇特」的節日,你最想參加第幾個?

2019-10-30     中國移動天上西藏

說到我國的節日,每一個大家都十分清楚,畢竟一到節日就是大家的放假日,可以和家人朋友一起旅行,放鬆身心。作為旅遊的熱門景點,西藏是個多節日的地方,按照藏曆來計算,一年中,大大小小的節日數不清,幾乎月月有節日,節日的內容和形式可以說是豐富多彩,,你知道它有哪些名字聽起來很奇特,卻十分好玩的節日嗎?

1、藏曆新年

藏曆新年是藏區最重要的節日之一,每年藏曆正月一日開始,三至五天不等。藏曆十二月初,人們便開始大掃除、準備年貨,家家戶戶在水盆中浸泡青稞種子,培育青苗。

十二月中旬每家每戶陸續用酥油和白面炸油餜子(卡塞),每家都要準備一個畫有彩圖的長方體竹素琪瑪五穀斗,斗內裝滿酥油拌成的糌粑、炒麥粒、人參果等食品,上面描上青稞穗、雞冠花和用酥油做的彩花板。並準備一個彩色酥油塑的羊頭。這一切都具有喜慶豐收,預祝來年風調雨順、人畜興旺的含意。

該節日的意義和形式與農曆新年類似,吃喝玩樂、走親訪友是過節的主題,還有盛大的"跳神會"。藏曆新年的日期與春節常常挨得很近,甚至重疊,對於旅行者來說,唯一(且很重要)的不便是很多商店都會關門,把吃和購物看得很重要的人最好避開此時前來。

2、薩噶達瓦節

薩噶達瓦節又稱佛吉祥日,藏曆四月十五日舉行。是藏傳佛教的傳統節日,春暖花開時,拉薩的人氣一點也不輸於夏天,但是街上川流不息的並非一身遊客裝扮的人,而是身著藏袍、手持轉經筒的朝聖者,他們皆為薩噶達瓦節而來。

薩噶達瓦節是一極不平凡而又神聖的日子,它與佛陀一生中三件重要的大事聯繫在一起,即:誕生、成道、涅盤,是個三期同慶的吉祥的日子,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誕辰、成道及圓寂的日子,因此,整個藏曆四月的主題就是轉經,天還未亮,人們已經走上林廓路開始繞拜,節日的高潮在藏曆四月十五這一天,人們幾乎晝夜不息的轉經。

3、林卡節

酷愛戶外生活的藏族人民,夏天紛紛進入拉薩河邊的林卡遊樂避暑,稱為「玩林卡」,又叫「林卡節」,林卡節的活動內容非常豐富,總的來看離不開兩個主題:敬神和娛樂。

每當節日到來,身著盛裝的拉薩人便源源不斷地從城裡湧向郊區的林卡,汽車、騾馬、自行車、摩托車載著人和桌椅、食品、飲具,熙熙攘攘地行進在大街小路上。

4、雪頓節

雪頓節又名藏戲節,是西藏藏族的傳統節日之一,在藏語中,"雪"是酸奶的意思,"頓"是"宴"、"吃"的意思,雪頓節按藏語解釋說是吃酸奶子節日。每年藏曆七月一日舉行,這天的活動就是早上去哲蚌寺或色拉寺觀展佛,下午去羅布林卡看藏戲、郊遊,雪頓節期間有些寺廟或商店也關門,尤其是在頭兩天。

5、望果節

"望果"是藏語譯音,意為"繞地頭轉圈",藏語"望"指農日,"果"即轉圈的意思、"望果"節可譯為"在田地邊上轉圈的日子"。已有1500多年歷史,是藏族農民歡慶豐收的傳統節日,流行於西藏自治區的拉薩、日喀則、山南等地。

時間在每年藏曆七、八月間,具體日期隨各地農事季節的變化而變化,一般在青稞黃熟以後、開鐮收割的前兩三天舉行,歷時一至三天。所以,望果節的日程都以鄉為單位,根據當地的農作物成熟情況由鄉民集體議定。慶祝儀式上人們手持青稞穗或高舉佛像和經書,圍著農田轉圈,感謝上天賜予的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還會有藏戲表演和賽馬等活動,非常熱鬧。

6、沐浴節

沐浴節藏語叫"嘎瑪日吉",是藏族人民特有的節日,在西藏至少有七八百年的歷史 。每年藏曆七月上旬,在西藏,在拉薩河畔,從城市到鄉村,從牧區到農區,都有一個群眾性的洗澡活動。這種一年一度的節日洗澡活動,要集中進行一個星期,所以,這是藏族獨有的沐浴節。

在這七天中,從娃娃到老人,都要下河洗澡,這已成為藏族群眾傳統的風俗習慣。藏族人認為,藏曆七、八月時,天空會出現棄山星(也叫金星),被該星照過的水具有抗病健體的功效,所以棄山星出現之時,洗澡活動便進入高潮。

7、燃燈節

燃燈節又稱"五公節",藏語叫"葛登阿曲",每年藏年十月二十五日舉行,為期一天。是為了紀念佛教改革家,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的逝世而舉行的活動。這天凡屬該教派的各大小寺廟、各村寨牧民,都要在寺院內外的神壇上,家中的經堂里,點酥油燈,晝夜不滅。信仰藏傳佛教的地方都會舉辦燃燈節,但是各地舉辦時間並不一致,據說這個是因為宗嘎巴圓寂的信息傳到各地的時間不同而導致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SfJHm4BMH2_cNUg1H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