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慶陽人老常賣羊有了新幫手

2020-04-26     每日甘肅網

老常賣羊有了新幫手

新華社蘭州4月24日電(記者胡偉傑、何問)最近,隴東肉羊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老常很忙,一天到晚電話響個不停,全是找他訂購羊肉的。「我現在不像個養羊的,倒像個『客服』。」

一個養羊的,怎麼會變成「客服」呢?

老常本名常勇,甘肅省慶陽市鎮原縣廟渠鎮六十坪村人,是本地有名的羊販子。他二十多歲起就養羊販羊,乾了有三十年。2019年6月,老常返鄉創辦合作社,帶著鄉親們一起養羊致富。然而好景不長,在出欄兩批羊以後,老常的羊滯銷了。

隴東肉羊養殖專業合作社內部景象。受訪者供圖

今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貨運不暢通,合作社的羊即使有訂單也運不走。老常和鄉親們只能「望『羊』興嘆」。有的鄉親們等不住了,開始找老常訴苦。「飼料馬上沒了,再這麼關在圈裡可不行啊!」「當時你發動我們養羊,現在都出不了欄,這損失怎麼賠?」

老常聽到鄉親們的抱怨,心裡五味雜陳。當時自己回鄉創業,一方面是響應村鎮幹部的號召,另一方面也是真心想帶領家鄉群眾靠養羊致富增收,擺脫貧困。然而合作社開張沒到一年就遇到疫情,羊肉大量滯銷,這可怎麼跟鄉親們交待。老常想到這常常輾轉反側,夜不能寐。

他給鄉親們挨個打電話、發簡訊。一邊安撫鄉親們不要著急,一邊許諾家裡飼料已告罄的可以找他要。「國家遇到這種事肯定會給咱們想辦法的。」

此時,鎮里、縣裡的幹部們也在著急。鎮原縣是甘肅省8個未脫貧縣之一,脫貧攻堅的任務仍很艱巨。鎮原縣扶貧辦和各個鄉鎮的黨員幹部開始想盡辦法給合作社的滯銷農產品找出路。

常勇正在「曬」近幾天從「832」平台上接到的訂單。新華社記者 多蕾 攝

一個叫「扶貧832」的平台緩解了合作社的「燃眉之急」。2019年10月正式上線的「扶貧832」平台全稱為「貧困地區農副產品網絡銷售平台」,由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按照財政部和國務院扶貧辦的要求、依託「供銷e家」建設的,已經將我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納入,所有貧困地區農副產品均可在這個平台上進行展示、銷售。

鎮原縣扶貧辦開始在全縣合作社的微信群里大力推廣該平台。老常電腦操作技術不行,對於如何申報、上傳圖片資料等事項是一頭霧水。廟渠鎮專門指派兩名熟悉電腦的幹部幫他註冊申請。

常勇正在與外地下訂單的客戶溝通。新華社記者 多蕾 攝

3月15日,老常的店鋪終於在平台上運營起來。他把自己的電話也公布在平台上,親自與各個下單的客戶對接。這才有了後來電話被「打爆」的現象。

「您好,您是哪裡的?江蘇無錫的啊,我們郵費可以免,羊肉不免費。」記者來採訪時,老常剛接到一個訂單。訂貨方是江蘇無錫一家事業單位,想從他這裡訂幾百斤羊肉。「我給每個採購羊肉的人都送10公斤蘋果,也把我們鎮原的其他農特產品順帶推銷一下。」老常笑著說。

老常介紹,疫情期間,「扶貧832」平台幫了大忙,賣出了大量滯銷的農產品。「現在再沒農戶找我訴苦了,他們也更有信心跟著我一起養羊致富了。」

話音剛落,老常的手機鈴聲又響起來,他樂呵呵地接起電話,又熱絡地和客戶聊上了。(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RDNtHEBiuFnsJQVLEQ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