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太瘋狂,前有女生當老公,後有男人當媽媽

2021-03-21     文化產業評論

原標題:這個世界太瘋狂,前有女生當老公,後有男人當媽媽

第3125期文化產業評論

近日,著名主持人何炅與某一男子牽手的照片登上微博熱搜,「男性間是否能夠牽手」這一問題令網友爭論不已。而與此同時,將男性稱呼為媽媽、姐妹,把女性喚作老公、兄弟的性轉概念成為一種流行。兩個男生一起逛街並不多見,但男性間的牽手就一定不正常嗎?「男媽媽」與「女老公」的出圈,折射出年輕人怎樣的性別期待?在新語境下,我們又該如何構建新的兩性氣質?

作者 |圓圓點了點頭(文化產業評論作者團)

編輯 |楊濤

來源 |文化產業評論

正文共計3807字 | 預計閱讀時間10分鐘

娛樂圈知名「老好人」何老師的形象再次崩塌,「何炅與男子牽手過馬路」成為「爆」點。

面對這個八卦,網友們的評論呈現兩極分布的狀態,一部分人認為這很正常。

而另一部分的網友則義憤填膺的表示「男性間才不會牽手!」

兩個女生可以牽手,男人之間的牽手就包含「特殊含義」,這樣的觀念下隱藏著一個邏輯: 牽手對男生來說意味著「娘」,不符合男性氣質,正常男生是不會牽手的。

而有意思的是,近年的娛樂圈在「中性化」的道路上「策馬揚鞭」,一去不復返。 偶像和粉絲的稱呼之間發生了一種性別置換,女偶像變成了大家的「老公」,男粉絲成為眾「老婆」之一。

具有親和力的男明星被賦予「男媽媽」的愛稱,收穫一波土撥鼠尖叫。

動畫《天寶伏妖錄》被「男媽媽」刷屏

乍聽之下,這似乎非常ridiculous,什麼時候我們變得這樣「男不男女不女」了?簡直世風日下!但細細品味一番,這其中似乎有超越其本身的內涵點燃了人們的情緒。

「男媽媽」「女老公」到底是男,還是女?

隨著性別意識的覺醒,當代青年不認同傳統社會對兩性價值定位的情況增多,譬如「女漢子」「女強人」「白領麗人」等詞語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認可了女性的能力。而大眾傳媒在兩性分工的輿論導向上允許男性「回歸家庭」,如家庭煮夫、男幼教等,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對男性的解放。

而近幾年,網絡青年口中時髦的 「性轉」(指性別轉換),則是 現代性別觀念的新型表達。稱呼男性為媽媽、姐妹、女朋友,把女性喚作老公、兄弟、男朋友,這種性別置換的愛稱最早可以追溯到飯圈中。

粉絲對著又颯又美的姐姐大喊「老公」時,暗示的是偶像作為精神圖騰的屬性——她應當是高高在上的,是處於支配地位的「大女子」。

這裡的「老公」不再是單純的社會角色,而是一種 對傾慕對象寄託情感的方式,它有著不同於「寶貝」「親愛的」等代稱的力量感,同時,這一稱呼也散發出對男性「老婆怪」的鄙夷與嫌棄。

而男媽媽大概還得從飯圈的「媽媽粉」說起,年輕的粉絲懷抱著老母親養孩子般的心情看待正在成長中的偶像,誕生出「媽媽愛你」「他只是個孩子啊」「崽崽最棒」等名句。

這一情況被挪用在電競圈內成為一種調侃,一些男性粉絲在主播的直播間裡,自稱「媽媽」進行反串,發出「X寶別殺了,媽媽怕」「不要男媽媽」等彈幕進行嘲諷。

但如今這一詞語的用法完全超出了上述的語境,它不僅可以指偶像的部分男粉絲,還可以用在富有引導者氣質的作品角色身上。

比如,《隱秘的角落》中反派角色張東升在被網友挖掘出愛護小朋友的「母性光輝」後,就被賦予了「男媽媽」的頭銜,成為網友二次創作的素材。

張東升看了想帶作者去爬山

目前,「 男媽媽」一詞尚且沒有明確的標準,它 強調的是一種不同於性別的特質反差,具備偉大、慈愛、賢惠持家等人妻屬性的男性角色都可以用「男媽媽」進行概括,比如日漫《Fate》系列的衛宮士郎,他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堪稱「老媽子」形象的經典範本。

男媽媽九宮格

在今天的輿論環境下,網絡上的性別標籤和薛丁格的貓一樣不可捉摸,早在「女老公」「男媽媽」之前,「美麗」「美人」等詞語就已經適用於男性了,而網文圈中寫作厲害的人物,會被粉絲尊稱為「大大」或「太太」,這兩個稱號看似存在性別、領域的差別,但實際上一直被混合使用。

繼「男爸爸」之後,「女爸爸」的概念同樣受到歡迎,這似乎印證了那句名言——「 偉大的靈魂都是雌雄同體」。

性轉流行的背後是,「娘Man」結合的期待

此前,全國政協委員提出《關於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引起網友的反感,使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初心並無不妥,但注重培養學生「陽剛之氣」的建議卻讓人迷惑,男性氣概是否有統一的標準?怎麼才是一個社會期盼的「陽剛男生」或「秀慧女生」?

在網際網路構建起的開放時代,這套二元對立的傳統性別觀念越來越「水土不服」,而性轉概念的出圈正是物質社會下,對兩性氣質和親密關係思考的產物。

對傳統性別觀念的反叛

在諜戰片或者災難片中,男性往往是兼具智慧和勇氣的超級英雄,在臨危受命的關鍵時刻起到力挽狂瀾的作用,扭轉劇情,拯救世界,而女性角色要麼是六神無主的炮灰,要麼是推動劇情的拖油瓶。

反正不是這種

在傳統的性別觀念中,具備陽剛之氣的「男子漢」應當是1976年日本電影《追捕》中高倉健那樣的硬漢形象,女性則該和楊超越一樣,做一個「白幼瘦」的花瓶。而性轉的出現則是對這類形象的挑戰,女性中性化、男生女性化、少女爺化(經常自稱爺的女生),這種種奇特的文化現象是當下青年對傳統兩性氣質的解構與重構。

這意味著霸權式的男性氣質遭到現代社會的挑戰,人們開始追求一種綜合型的「 雙性化人格」,也就是在一個人身上同時具備男性與女性的長處與優點, 在剛毅中帶有溫柔,獨立而不失細膩

審美多元化的體現

社交應用Facebook上有56中可註冊性別,加拿大2015年推出的新版性教育議案定義了六種性別,包括變性人、反性人(真實的性別與外表相反)等,並且從小教育孩子們,不要對他人評頭論足,要尊重他人可能有別於自己的「特性」。

在這個性別多元化的時代,我們必須承認性彆氣質也有多樣性,兩性氣質本身就是變化的、多元的,它是一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

張國榮在《霸王別姬》中的扮相

社會的進步為每個人搭建了自由的成長空間,小眾群體、分眾文化孕育而生,那些歷史上從不曾被看見的個體開始發光發熱,「女老公」「男媽媽」在社會大圖景上的顯現既是 人們對多樣化性別特徵的包容,也是單一審美與多元審美碰撞的結果

《創造營4》熱門選手——胡燁韜

男性化妝,女性穿西裝,這些都是當代人大膽彰顯自我,積極表達態度的體現,這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審美的多元化發展。

社群氛圍的重塑

相比之前流行的男閨蜜與女漢子,如今「男媽媽」「女老公」的情感底色更加的親昵,後者的性轉概念強調「家庭」圈層。這種「家庭」的責任感促使同好們在集體喊「爸」或養「崽」的過程中,抱團取暖,相互關照,構建出一種網絡「家人」的親情關係。

當整個社會充斥著「利益至上」的氣息時,網絡青年正在試圖重塑「消失的集體」,在小範圍內維護一種人與人的新型親密關係。網絡上的性別標籤或許不可信,但這種跨越性別甚至是倫理道德的「家庭氛圍」,可能有些弔詭,卻能引起人們的共鳴,點燃我們對親密關係的想像。

新兩性氣質形成,仍需警惕資本的規訓

我們都知道資本無處不在, 資本塑造人的行為,消費塑造人的行為,導致獨立性似乎會被硝煙殆盡。商業資本在新兩性氣質形成的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塑造作用,我們每個人都無法逃離消費與被消費的命運。

傳統兩性刻板印象朝著開放性的現代兩性觀念轉變的趨勢,固然是好的,但也應當警惕資本與政治力量對兩性氣質的收割,警惕流行的誘惑。

娛樂公司很容易就能察覺到輿論場上的動態,然後飛快地推出市場期盼的藝人,而作為幕後推手的商家和大眾媒體,只會狂轟濫炸地宣傳精緻化、高端化的生活方式,以此製造新的消費需求,大眾不能指望他們承擔起引導正確輿論的社會責任。如果全社會由「陽剛男性」「秀慧女性」的定式走向全民皆「娘」或皆「Man」的極端,那麼 新的兩性氣質就失去了它最寶貴的反叛屬性

《創造營4》推出的男版「楊超越」

法國思想家鮑德里亞在《消費社會》中,從結構主義的消費邏輯出發,將身體比作「 最美的消費品」,他認為「身體之所以被重新占有,依據的並不是主體的自主目標,而是一種娛樂及享樂主義效益的標準化原則、一種直接與一個生產及指導性消費的社會編碼規則及標準相聯繫的工具約束。」

「年下小奶狗」接替「霸道總裁」成為流行人設

性彆氣質觀念的改變促使越來越多男性開始注重自己的外部表現,待人溫柔、衣著時尚的男性漸漸成為受女性歡迎的類型,高情商、高顏值的特性成為社會生活中的硬通貨,由此帶來的是容貌焦慮、身體消費、高情商語錄的盛行。

六成受訪者存在容貌焦慮

儘管我們都知道身處在消費社會中,擺脫消費對人的異化幾乎不可能,但我們可以思考該如何消費,也可以自主選擇成為一個具有怎樣性彆氣質的人。

結語

「男媽媽」「女老公」的流行離不開資本的助推,但這些新的性轉概念卻也體現了當代年輕人對兩性氣質的新期待,陰柔掛的男生不需要被糾正,新時代的女性也不需英雄來拯救。 性別刻板印象已經式微,一個性彆氣質上的多元時代在向我們靠近,這值得慶幸,但不應當追捧與貶低, 在消費異化人類的大浪中,我們要做的大概是擁有一顆包容的心,保持清醒,做一束不一樣的煙火。

話題互動

您對現代性別認知有何看法?

歡迎在留言區發表您的看法

文化產業頂尖大號「文化產業評論」,秉承權威、專業、準確、及時、實用的特點,聚焦新時代,彙集、融合行業內外精英對文化產業的觀察和理解,在業內具有廣泛和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得到了全國文化產業從中央到地方,政府、企業、機構、行業從業者的高度關注與大力支持,是國家部委、各地市、文化企業、相關機構掌握文化產業發展及科學決策的重要參考。歡迎訂閱關注!

交流/諮詢/合作

請加主編微信號:7759813

申請轉載/加入研習社

請加小助理微信號:whcy006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加入「文化產業評論」,這裡,是你的舞台~

喜歡這篇嗎?分享、點贊、在看,都安排上~

請給圓圓點了點頭打賞,您的打賞,平台都會給到作者個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Ql3VXgBMMueE88v4I4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