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耒陽之美第一站:爬上鹿岐峰,看盡耒陽全城

2019-10-21   耒陽生活圈

鹿岐峰這三個字耒陽人是再熟悉不過了,古往今來,多少文人、騷客留下諸多篇幅,抒發心中的豪邁、言情。

鹿峰的景觀我也不再做出贅述,實在是描繪的人太多了,要寫出點不一樣的,還真比不上古人那麼有風采。

那麼,今天為大家帶來些什麼呢?請往下看。



鹿岐峰位於耒陽城區東南,驅車只需半小時路程,路途也算平穩,將車停在半山腰,徒步走上一兩公里路。映入眼帘的便是興建於二零一三年的大雄寶殿,大殿氣勢雄偉,來往信士、遊客諸多,特別是碰上好天氣的時候,更是連綿不斷。大殿南側,是興建於二零一四年的天王殿,算上大雄寶殿,共有三十二尊金佛,占地面積達四千八百八十八平方米。








繼續往上走一公里左右,便是鹿岐寺的老寺廟了。步入老寺廟,左手邊的是鹿岐峰碑壁,建於一九九七年,當時是特別邀請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長吳立民題寫的碑名。


碑壁共記載古今詠頌鹿峰的詩詞九十餘首,「鹿峰靄靄蔡池香」、「隱隱鹿峰白霧中」、「古剎鐘聲催夢曉,一輪旭日映江東」等等名句。細細品味,你會發現鹿峰的景、人、文、情都在其中,品完後再一一的遊覽美景,豈不妙哉。

往裡走,留存下來的古寺、齋堂帶給人的是不一樣的歷史沉澱。特別要提的是,在走廊上掛著一塊二十來寸的銅鐘,銅鐘雖僅有十幾年的歷史,但至今仍在使用。



趕上飯點,你就可以看到一位老奶奶,敲響銅鐘。清澈的聲音響遍整個鹿峰,令人心曠神怡,耳目一清,渾身通透。當時,我有幸傾聽這一幕,上前與老人家攀談。老人家告訴我,心中默念三遍經文,邊敲邊念,念完即停,至於多少遍,並沒有具體要求。



在後來的閒談中,了解到老人已經來寺廟有二十餘年了。算算時間,差不多在我剛出生那會兒就已經到此。二十餘載,年年如此,不自覺的對老人家心生敬佩,老人身上的這種平凡而又堅毅的精神正是我們當代年輕人所缺失的。

從齋堂往上走上十來步,就是八卦井了。這裡太多羽化成仙,飛升得道的傳說,就不一一贅述,相信大家對這些傳說肯定也耳熟能詳了。

繼續向上爬,趟過兩條石梯,就是鹿峰的頂峰了。




頂峰有座上峰寺,意為鹿峰上面寺廟的意思。不過,規模、名氣遠不及鹿峰寺,或許在許久之前,上峰寺也有它獨特的意義。在峰頂,可以將整個耒陽城區一覽全無,山川、地貌、耒水一一呈現。倘若搭配上日出、日落,不失為一份風景奇珍。



假若心情低落、憂鬱時登上峰頂,眺望遠處,定可以撥開心中雲霧,再閉上雙眼,傾聽山腰傳來的佛法妙音,豈不妙哉。長處於城市喧囂中的我們,花上兩三個小時,叫上幾個親朋好友,吐吐心中的渾濁,散散心中煩悶, 嗚呼悠哉!

最後附上夕陽!!



來源:耒陽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