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故事》:「這場疫情中,人人都是勇士」

2020-03-10     央視網

2020年伊始,「新冠病毒」肆虐神州大地,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有無數本該被保護的普通人,因為責任與擔當,奔赴到防疫一線,一路逆行。3月8日起,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文藝節目中心推出了系列節目《戰「疫」故事》,首期節目便帶觀眾認識到了一群「信號守護人」,他們為保障通信生命線和信息網絡暢通始終堅守,無畏艱難險阻,令無數人動容,在播出後廣受各界好評。節目用最動人的情懷,最真切的言語,講述了抗疫一線最真實的故事。

「有人可以在家,是因為有人在路上」

「哪有什麼盛世太平,不過是一直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這句近幾年在網絡間流傳的話,便是指那些為人民群眾和社會穩定,一直默默奮戰在危難中的平民英雄。

在第一季第一期節目中,家住西藏昌都的斯朗巴珍因為家裡四面雪山環繞,地勢低、網絡信號差,每天要去山上找網參加線上教學。中國鐵塔的師傅們知道情況後,肩扛手提著上噸重的設備和光纜,連夜奮戰施工,搭建新的基站。同樣,作為基站工作人員的陳勇也為湖北荊州的寧欣然解決了上網課「難」的問題,作為江蘇人的他說:「江湖路遠,情系一處。」

疫情爆發以來,網絡已經成為了人們的「剛需」,隔離時期,保障通信、保障網絡暢通成為維繫人與人、人與世界之間的「必需」。特殊時期,正是因為這些「信號守護人」的默默守護,讓更多人感受到了溫暖,感受到了中國人面對困難不屈的力量。

有網友在看完節目後評論道:「看到這些普通人的故事不禁地熱淚盈眶,在他們看來只是盡了應盡的職責,但大家的小故事聚集在一起,就能看出民族的偉大,國家的力量。」而這也是《戰「疫」故事》想傳達給大眾的「中國力量」。正應了節目中講述人朱迅的那句話,「有人可以在家,是因為有人在路上。」

聚焦戰「疫」一線,守望戰「疫」故事

在那群逆行在抗疫一線的諸多身影中,除了那抹最為耀眼的白色,《戰「疫」故事》更是挖掘了其中同樣充滿光芒的色彩,比如第二期節目中的那抹「藏藍色身影」。

河南民警樊樹峰在大年初一接到戰「疫」命令後,連一碗熱騰騰的餃子都未來得及吃,就緊急返崗開始入戶排查。在疫情防控一線連續奮鬥17天,他用「十過家門而不入」換來了轄區內沒有一個感染病例的成果,最終累倒在「戰場」上,不幸離世。妻子張華按照丈夫生前的遺願,捐贈了樊樹峰的器官,他用他健康的眼角膜和三個臟器,挽救了3個人的生命並讓兩個人重獲光明。臨走前,他說:「我走了,眼角膜留下來,替我看一眼春天。」講到這兒,講述人朱迅不禁在演播室中落下熱淚。

在樊警官的朋友圈中有這樣一句話:「今生無悔披戰甲,來世還要做警察。」每一期《戰「疫」故事》就是用這些最能觸碰內心的故事,講述那些奮戰在一線的英雄事跡。作為疫情防疫宣傳戰中的重要力量,節目將故事主人公聚焦在醫護工作者、社區工作者、善良的普通人、志願者、公安幹警等五類人群,為觀眾講述一個個值得被我們銘記的平民英雄故事,向大眾傳達:在這場疫情中,他們都是生命的「守護者」,更是無畏的勇士。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奔騰的時代中,眾志成城與守望相助的記憶在人們心中會更加清晰。自3月8日起,系列節目《戰「疫」故事》每晚20:25分於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綜藝頻道播出,其他頻道不同時段滾動播出,央視網、騰訊、央視頻、嗶哩嗶哩、抖音等全網平台同步播出,詮釋人間大愛,展現抗疫「人民戰爭」的全景畫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NKjxHABjYh_GJGV4LO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