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近日宣布,將與著名華裔設計師亞歷山大·王(AlexanderWang)推出聯名產品,其中包括售價99元的黑金M手包,以及全球限量300隻的黑金籃子,售價5888元。目前商品已經在天貓上架,明天正式開售。麥當勞賣包的消息一出,立即引來不少網友熱議。
@薄荷糖說,沒想到終於有一天我連麥當勞的「漢堡包」也買不起了,這個「漢堡包」不是漢堡,真的只是包。
@麥旋風說,實不相瞞,手包和提籃都讓我有點心動,不過99元可以理解,5888元則讓我感受到了自己的貧窮。
@番茄醬:有點想不明白,為何最近幾年大品牌都喜歡玩跨界,販賣周邊產品?
的確,正如這位網友所言,近幾年來,麥當勞賣玩具,星巴克賣杯子,老乾媽賣潮牌衛衣,大白兔賣潤唇膏,就連馬應龍都賣起了口紅,大品牌們越來越「不務正業」。一方面是大品牌在跨界路上玩得不亦樂乎,另一方面則是消費者購買熱情的高漲。
@王先生回憶說,記得有一陣子星巴克出了一款貓爪杯,因為造型獨特,剛一發售即被瘋狂搶購,通宵排隊不說,甚至有人為了搶購大打出手。
@熊寶寶說,大白兔和美加凈合作出品的大白兔潤唇膏,上線後1秒鐘內就被搶購一空,在二手平台上甚至一度被炒到85元一支。
@水立方說,如今,周邊作為品牌的一種文化衍生品,已經蔓延到各行各業,時尚圈、食品界、服飾類等等,出現的形式也十分豐富,都是日常生活中消費者經常用到的物品,像包包、衣服、袋子、手機殼、小掛飾、小飾品。
@小確幸說,大品牌販賣周邊產品不僅拉進了與粉絲之間的距離,還展示品牌創意的另一種可能,希望以此提升業績。
其實,與其說大品牌在推周邊,倒不如說他們在推品牌。以麥當勞為例,日常推出的兒童套餐玩具就是對品牌形象的再塑造,讓不少消費者從童年時期就留下美好記憶。
@歌聲嘹亮說,大品牌們這些年看似「不務正業」,其實醉翁之意不在酒,已經在與時俱進不斷挖掘品牌潛力,開拓新的市場。
@洞察者說,周邊產品給品牌和粉絲們營造了一種儀式感,也可以說是形成了一種文化價值,遠遠超出了周邊產品的本身價值。
來源:經濟之聲 記者 蔣勇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