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不是拿來宣揚仇恨的,但也不能為了營造和諧友好的氛圍,而去拒絕那些真實發生過,曾經改變過我們的社會和民生的事實。
山東省張店區位於淄博市中部,是魯中地區的交通和通信樞紐。說到張店的抗戰史,為人熟知的應該就是張店集中營了。據史料記載,抗戰期間日寇在張店地區常駐一個旅團。「掃蕩」作戰中俘虜和抓捕的中國軍民都押往張店,於是在張店建立了戰俘集中營。
(張店集中營舊址)
張店集中營,又叫張店俘虜收容所,位於原張店二馬路,也就是現在張店區西一路86號大院。這裡原是桓台縣一耿姓商戶開的棉花洋行,時稱「祥記棉花棧」。日寇占領後,將此處變成興亞剿共隊營房,這個院子很大,西邊是一棟二層樓房,樓上樓下各13間,樓下最南一間,作為大車門向西開向二馬路,北房、南房和東房,原是存放棉花的大倉庫,後被日軍改為關押戰俘的牢房。
張店集中營1941年10月建立,1943年7月20日解散,從1941年到1943年,張店集中營收容戰俘勞工約5000人左右,外送的目的地大都是偽滿洲國。
當然,張店的抗戰史並不僅僅只有這個集中營,張店黑鐵山慘案也是讓人氣憤的一個。
1938年2月11月凌晨,人們還在熟睡中,日寇大隊人馬就把張店黑鐵山下的於家。鐵冶、中埠3個村子包圍了。天方破曉,槍炮齊鳴,硝煙瀰漫,三個村莊立即陷入一片火海之中。最先受害的是鐵冶村,接著中埠、於家兩村也遭襲擊。
日寇闖進鐵冶村農民彭元書家,一刀把他捅死,農民王金城抱著周歲的孩子剛想逃跑,卻被日寇看見,父子二人均被刺刀刺死。於家莊于思蘭一家5口也全被日寇刺殺。
日寇的屠殺剛剛開始,約在七八點鐘,日寇將抓到的300多人分別集中在鐵冶和於家兩處,用機槍集中掃射,大批村民倒下,活著的人四散奔逃,但大部未能逃脫,均死在敵人機槍之下。
日軍這次大屠殺,給黑鐵山下這3個村子造成空前的災難,於家莊是3個村中最小的一個,僅有66戶人家,不足300人,被殺害的就有52人,傷殘10人,中埠村共有125戶, 500多人,被殺34人,殘3人。鐵冶村共200戶,人口近千人,被殺83人,致殘的2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