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6-7月,是各大高校畢業生離校的時候,此時最讓人關注的,不僅僅有包括博士、碩士、以及本科生的就業情況,還有畢業生的留學深造指數。
在2018屆7243位畢業生中,出國留學的共計1146人,達到了總數的 16.5%。而在其中有69.5%的畢業生,選擇深造的目的地都是美國。
作為國內一流學府,可以說清華大學的「收割」了大量的中國頂級的人才,並且在清華大學接受了國內頂級的大學教育。
但這些教育的結果,卻沒有為我國的各行業輸出人才,不得不說這確實是我國的一大損失,而在這些赴美留學的人才中,有超過80%的清華畢業生,選擇直接留美工作,返回國內的寥寥無幾,
根據粗略計算,近十年左右的時間裡,這一部分流失的人才達到了近30萬人。這也引起很多專家的重視。
想要留住人才,國家也應該發展好基礎的設施,尤其是一些科研的平台,創造出良好的就業環境,才能吸引到更多的人才回國做貢獻。
人才的去向,其實會受到個人價值選擇以及現實環境的影響,在教育過程中引導學生做好正確的職業規劃和人生選擇,在外部建立好健全的社會制度和就業條件,這樣才能讓更多的年輕人成為國家之棟樑。
作為一位有情懷的人,施一公曾經在公眾場合說過這樣的話,為什麼我們這麼多優秀的學生到了國外,也沒有多少可以脫穎而出?
其中原因,施一公歸結為四個字——知足常樂。在他眼中,中國這些優秀的留學生智商和情商都很高,但讓他感到最遺憾的,是這些學生都很滿足。
我是「龔老師說教育」,專注教育,分享教育故事,歡迎關注!
圖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