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雍正王朝》中,如果問誰的死最讓人惋惜,其死因又最讓人百思不得其解,估計每個人心目中的答案都不同。
有說坎兒的,就因為一時鬼迷心竅,接連著了人家的道兒,最後悄無聲息就被除掉了;有說劉墨林的,就因為沒有站到清流的立場上說話,不僅被人排斥,最後還莫名其妙擋槍死了;還有說孫嘉誠的,一身正直,敢於同強權作鬥爭,最後同樣不明不白就沒了……
但這些人的死,好歹劇中都給了個理由,也點出了「兇手」,可年羹堯的死,卻讓很多人想不通。
一則是想不通,年羹堯都被貶成「守門員」了,為什麼還那麼作?二則是,雍正帝為什麼不念舊情,非要置年羹堯於死地呢?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系列文章:難怪年羹堯的下場悽慘,你看他為啥兩次轉投老八胤禩?
一、
年羹堯確實是一個人物,在劇中剛一出場就表現出了不同尋常的野心,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做到了位極人臣的地位。
跟歷史上的年羹堯不同,人家也是出自官宦之家,乃湖北巡撫年遐齡次子。而且他能進入仕途,也不是依靠劇中所說的老四胤禛府邸奴才身份,而是正兒八經參加科舉考試,並中了進士後,才入仕當官。
在劇中,年羹堯原本是老四胤禛的府邸奴才,後來被外派到揚州當了名偏將。這也是老四胤禛領了南方賑災差事後,年羹堯能提前兩天,早早在揚州碼頭必經路線上等待的原因所在。
一見面,老四胤禛就關心的詢問年羹堯在這裡乾的順不順心,有啥煩心事沒?
年羹堯回答:
「在哪兒都不如在主子身邊……」
老四胤禛還沒反應過來,隨行的老十三胤祥倒是笑了,調侃了一句:
「你個奴才真會順杆兒爬啊,你是想回北京吧?」
對啊,年羹堯為什麼不想在地方上乾了,非要跟著老四胤禛回京呢?
一方面,他確實是想回京了,也確實是跟在老四胤禛旁邊的機會更大。原因也很簡單,這一次康熙帝派老四胤禛南下賑災,這是大功績,一旦事情辦成,封官加爵是肯定的。事實上也確實如此,老四胤禛賑災還沒結束呢,康熙帝就遠程封了他雍郡王。
年羹堯是老四胤禛的人,只有跟著主人身邊,才有更多的機會往上走,這就是他的打算。
二、
除了跟著老四胤禛回京,能有更多的升官機會以外,實際上年羹堯在揚州這塊地,也待不下去了。
老四胤禛號稱「冷麵王」,他位高權重的,自然不怕得罪人,且有康熙帝老爺子當靠山,這也是他敢南下賑災的原因所在。
而老八胤禩,號稱「賢王」,他在康熙帝的心目中沒啥分量。但是在官員和士紳一族中,威望還是很高的,這也是他參與奪嫡的基礎。所以,當康熙帝提出要派一名皇子南下賑災時,他是一百個不願意的。
要知道,此時的老八胤禩管理戶部,國庫空虛,他要占到很大的責任。而且揚州一帶,本就是他跟老九胤禟的勢力範圍,他倆去賑災,當地官員都會賣面子,也會積極籌款,本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只不過,他要是這樣乾了,擁護他的那些官員利益就會受到損失。畢竟是賢王嘛,得罪人的活哪裡願意干,以後還指望他們支持自己奪嫡呢。
更重要的是,老八胤禩還想以靜制動,暗中操作一下,讓南下賑災的老四胤禛吃個癟,同時也能沉重打擊一下太子集團,鞏固自己的地位。
要知道賑災這種事啊,向來吃力不討好,這百萬災民若控制不了,瞬間就能變成百萬義民,到時候水淹的就不是黃河兩岸,而成了紫禁城了。
錢,國庫沒錢,糧,附近省份的糧都調光了,人,整個揚州地界都是老八胤禩的人,老四胤禛咋辦?
三、
正因如此,太子胤礽才會在老四胤禛接下南下賑災的差事後,憂慮萬分:
「沒把握就不要去了,兩百萬兩銀子你向誰要?就算籌到了,還不得得罪一大幫子人。老四,你是我的人....」
同樣的道理,年羹堯此時是老四胤禛的人,本來把他派到這個地方當偏將,就已經處處被本地官員排擠了。這一次,自己的主子又一下子得罪了那麼多當地官員,年羹堯還怎麼在當地待下去?
所以,以年羹堯對老四胤禛性格和做事風格的了解,這一次他來賑災,一定能成,而自己,也註定不能再待在這裡了。
同樣在本地待不下去的,還有一個田文鏡,這也是賑災籌款結束以後,老四胤禛要將他帶走的原因所在。不然的話,那個曾經在江夏鎮幫助過老四胤禛的張五哥,也不會被任季安拉去頂罪了。
但是,離開了揚州到了京城的年羹堯,日子就好過了嗎?
並沒有!
因為他很快就發現,自己的主子,也就是老四胤禛竟然沒有見好就收,還要追繳戶部欠款。更重要的是,追繳也就罷了,竟然任用了田文鏡當前鋒。
田文鏡是什麼樣的人,不用多說了吧,他辦事喜歡以權壓人,且根本不給你討價還價的機會。在賑災上面,他這樣干,尚能理解,畢竟在大是大非上面,其他官員也實在說不出什麼來。可是,在追繳戶部欠款上面,還用這個方法的話,那就出問題了。
四、
按照鄔思道給老四胤禛出的主意,欠款的人分為三類,其中一類要大力追繳,一類要視情追繳,還有一類要暫緩追繳。
由於欠款的原因不同,導致對待追繳的方式也不同,根本就沒有對錯之分。可田文鏡不管那一套,眉毛鬍子一把抓,這樣一抓,就出問題了:
一方面,把老四胤禛的靠山太子胤礽給逼上了牆,留下了他日後會拆台的隱患;另一方面,讓只欠了一兩銀子的老狀元當眾難堪,讓為大清朝賣力殺過敵的馬國成當眾罵娘,還活活逼死了康熙帝的老臣魏東亭;甚至於,田文鏡還逼得老十胤誐,直接跑大街上賣家當,丟了皇家臉面。
果然,這邊一群老臣找康熙帝哭訴,那邊老十胤誐就指著田文鏡的鼻子罵上了:
「憑你也跟老子說什麼朝廷體面,羞辱老狀元就不是朝廷體面,逼死了老功臣就不是朝廷體面,我呸!」
因為照這個勁頭下去,不僅自己費盡心機來京城謀個升職機會的幻想會破滅,搞不好,自己的仕途都得到此為止。
年羹堯在得知消息後,第一時間帶人去了現場,並讓李衛趕緊去喊老八胤禩。但他雖然是老四胤禛的人,可兩邊都不敢得罪,也是給足了老十胤誐的面子。也幸虧他及時喊來了老八胤禩,不然的話,以老十胤誐的這種行為,可不是僅僅關宗人府半年這麼簡單了。
可以說,從這時候開始,年羹堯就開始考慮自己的後路了。
五、
尤其是戶部欠款追繳到最後,太子胤礽贏得了榮譽,老四胤禛受到了排擠,形勢變得更不明朗。
太子胤礽也確實蠢,本來老四胤禛付出了這麼大的代價,大家也都同意交欠款了。可就是因為他誤解了康熙帝的話,沒去幫著老四追繳,反而去拆台。
康熙帝原本讓他去說說老八胤禩一夥,以及幫老四胤禛去說說欠款不還的大臣們:
「你是太子,底下人做的不對,你說說嘛。」
可太子胤礽卻把「底下人」理解成了老四胤禛,最後氣得康熙帝都嘆了一口氣:
「這就是我大清國將來的皇帝嗎?」
因為太子胤礽的問題,最後的鍋卻讓老四胤禛背了,不僅被康熙帝在朝堂上訓斥:
「你這人一向以精明自詡。這一次呢?該查的,該追的都查了嗎?有些可以緩一緩,你卻不能量情度勢,弄的不該死的死了,該辦的,沒有去辦。」
還差點把他這個雍郡王的爵位給擼了,連帶著田文鏡也被貶到外地當知府。再加上,因為追繳戶部欠款不留情,弄得老十三胤祥也跟其「決裂」,老四胤禛此戰,可謂是損兵折將,損失慘重!
唯獨一個年羹堯,因為處事沉穩,在追繳戶部欠款一事上,甚至有功。也因為當初他給老八胤禩報信一事,讓對方產生了要拉攏他的想法,打著為國舉賢的名義舉薦年羹堯為四川提督。
六、
老四胤禛的人,降職的降職,譴責的譴責,調離的調離,唯獨一個年羹堯不降反升,這本就不同尋常。
但在朝堂之上,年羹堯並沒有婉言拒絕,或者推辭一番,而是高興的接受了新的任命。其實,這也由不得他,畢竟康熙帝都發話了,誰能說啥?
由於老四胤禛失勢,年羹堯自然要為自己著想,此時也顧不上當初說的,什麼在哪都不如在主子身邊好,而是屁顛屁顛就四川赴任去了。
畢竟是老八胤禩舉薦的自己,作為官方禮節,他也得登門致謝。這才有了年羹堯第一次向老八胤禩靠攏,登門致謝的舉動,只可惜老八胤禩當時並未見他。
這其實也有情可原,老八胤禩清楚,年羹堯不同於其他人。像坎兒這種,弄個妓女,他就淪陷了。而對於年羹堯這種有實力的人才來講,得放長線釣大魚,先賣個人情放著,別讓他急著還,以後還有的是機會。
所以,老八胤禩給出的理由是,都是朝廷的人,為朝廷辦事,理所當然。
這樣一暗示,年羹堯就從老四胤禛的府邸奴才,搖身一變,成了朝廷的人,成了康熙帝的人。這也是,後來老十三胤祥讓年羹堯帶人去江夏鎮抓劉八女的時候,他先去了張廷玉那套近乎,還送了四件禮物的原因所在。
這其實就是在向張廷玉這種中立派靠攏,希望直接傍上康熙帝,而不是某某皇子。
只不過,這次拜訪,張廷玉雖然給了足夠的禮遇,卻也沒表明態度。
七、
反觀老四胤禛這裡,因為追繳戶部欠款吃了癟,導致其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都萎靡不振,甚至也沒接刑部冤案。
直到去熱河狩獵時,通過鄔思道教育的弘曆,獲得了康熙帝的金如意,這才讓他重整旗鼓,堅定了奪嫡勇氣。正因如此,他才迫切需要拉攏年羹堯,迫不及待的給年秋月一家抬旗。理由也相當搞笑,因為年秋月照顧鄔思道照顧的好,導致鄔思道教育弘曆教育的好,導致康熙帝的青睞,所以年家有功。
又因為老四胤禛給年羹堯一家抬了旗,才讓年羹堯繼續效忠於他,這才有了血洗江夏鎮一事!
但,年羹堯還是有私心的,雖然是替老四胤禛辦事,但自己也撈足了好處。關於他為什麼要血洗江夏鎮,在之前的文章中都有詳細闡述,這裡就略過了。總之,年羹堯回去彙報的時候,是有所隱瞞的,這也讓老四胤禛無可奈何。
保,還得保他,但是也不能完全縱容他,所以,年羹堯走後,老四胤禛沖一座鐘發飆:
「這鐘也邪性,沒個準點兒,我看還得送造辦處去修修了。」
年羹堯隨後被關進了柏林寺,直到事件解決之後才出來,出來後,他醒悟了,沖老四胤禛講了自己這些天的感受:
「主子您是菩薩轉世,奴才應該做一個護法的金剛!」
但,說歸說,老四胤禛還是巧妙的利用李衛跟翠兒的鬼混,將他倆安排到年羹堯身邊,監視其行為。
八、
至此,年羹堯第一次「背叛」老四胤禛,轉投老八胤禩的行為,以被敲打一番告一段落。
但隨後就出現了年羹堯第二次「背叛」老四胤禛,轉投老八胤禩的第二次行動,而且這一次可是進到了老八胤禩的府里,相談甚歡。
之所以會再次發生這種事,道理也很簡單,因為年羹堯根據形勢判斷,老四胤禛又失勢了,自己為了前程著想,也得這樣做。
原因嘛,也不複雜,就是太子胤礽兩次被廢之後,太子位置一直空缺。可是,西北戰事又起,康熙帝急需派一位皇子代朕出征,平息戰亂。
可以說,這個大將軍王的人選,成了眾位皇子爭奪的焦點,因為大家都覺得,誰能代替康熙帝出征,誰就是未來的皇帝。連老四胤禛都在康熙帝宣布選大將軍王之後,回到自己的雍親王府,把落滿灰塵的弓箭拿出來練習。只可惜,他射出的箭,就像竄天猴一樣,到處亂竄,就是不往靶心上竄。
在這種情況下,老四胤禛甚至都想把關在宗人府的老十三胤祥撈出來,舉薦他當大將軍王,就算以後老十三胤祥當上了皇帝,那也比讓老八胤禩當強啊。
有了這個前提,又剛好趕上其母妃烏雅氏過生日,年羹堯還特意準備的禮物。老四胤禛才聽從鄔思道的建議,決定舉薦老十四胤禵當大將軍王,但有個前提條件,便是老十四胤禵得舉薦年羹堯任陝甘總督!
九、
只不過,在年羹堯的情報中,並不知道這裡面有利益交換,或者說,他即使知道裡面有利益交換,也裝作不知道。
為啥?
因為他跟其他官員推斷的一樣,這一次老十四胤禵出任大將軍王,那十有八九就是未來的皇帝。就算他成不了未來的皇帝,那也是他的靠山老八胤禩當皇帝,老四胤禛徹底沒戲。
在這種情況下,老十四胤禵舉薦年羹堯當陝甘總督,他自然得抓住這次機會向老八胤禩套近乎。這不僅僅是因為老八胤禩極有可能是未來的皇帝,他要提前巴結,表忠心。更重要的是,一旦老八胤禩當上了皇帝,那跟他競爭的老四胤禛下場肯定不好,一旦反攻倒算,年羹堯跑不掉。
而老八胤禩呢,也樂於年羹堯前來表忠心,這在他看來,是自己即將登上皇帝寶座的徵兆。雖然他在跟老十四胤禵講話時,也在講皇帝會是十四弟的,其實不過是試探對方,逼著老十四胤禵發誓:
「八哥,無論年資還是德望,十四弟都不及你一分,你這樣說便是懷疑我,我願歃血為盟以明心志。」
可是,年羹堯萬萬沒想到,自己陝甘總督的委任還得經過領侍衛內大臣,也就是老四胤禛的批覆。當然,也可能是,老十四胤禵提交的舉薦信,得通過老四胤禛交到康熙帝手上。剛好這個消息還是在老八胤禩招待年羹堯的時候,所以他才會問年羹堯:
「是不是回來了,還沒去見四爺?」
十、
年羹堯這才意識到,自己犯了大忌,是啊,就算是去老八胤禩府上,那也得老四胤禛同意後才行啊。
就這樣,年羹堯不得不到老四胤禛的府上,從早上跪到了晚上,祈求原諒。連四福晉都看不過去了,派高毋庸過去傳達信息,讓他起來,別跪了。可是,老四胤禛的氣沒消,年羹堯也不敢站起來。
直到天都黑了,老四胤禛都要洗腳睡覺了,年羹堯才抓到機會,換下了僕人,自己端著洗腳水去,並給主子洗了腳,這才獲得了原諒。
也正是他們倆的這次交流,才讓年羹堯意識到,老四胤禛並沒有輸。只要他按照吩咐,死死卡住老十四胤禵的糧草供應,最終皇位花落誰家,還不一定呢。
而且,為了讓年羹堯別再三心二意,老四胤禛被迫娶了年秋月,算是跟年羹堯攀上了親戚。當然,這也是沒當上皇帝的老四胤禛,能沖年羹堯打出的最後一張牌了。如果年羹堯繼續三心二意的話,說實在的,老四胤禛還真沒有辦法再籠絡他了。
也正是因為年羹堯有這個前科在,導致雍正帝對他忌憚萬分,再加上年羹堯確實飛揚跋扈,目中無人,且私自培養自己的勢力,這才讓雍正帝痛下決心,決定除掉他。
當然,年羹堯被除掉的原因有很多,但像他三心二意,不忠心侍主的行為,顯然占據了很大的比重。
只不過歷史上的年羹堯可沒有像他這樣左右搖擺,《雍正王朝》嘛,想刻意刻畫雍正帝的光輝形象,也就只能委屈年羹堯,讓他成了兩次轉投老八胤禩的人。
嗚呼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