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漢市場監管部門公布了對此前登上熱搜的「7000元手機維修費高達14000元」一案的處罰結果: 擬對當事人作出警告、罰款10萬元的行政處罰。
今年4月份,湖北武漢的盧女士將價值7000元的手機送至一家位於武商廣場寫字樓的維修店進行維修,經過「維修檢測」之後被告知需支付14000元維修費。盧女士認為維修價格太離譜,拒絕支付維修費,並向相關部門投訴。
2024年4月10日,武漢市江漢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根據消費者投訴舉報,對武漢百幫值信科技有限公司進行立案調查。
經查, 當事人註冊公司所用「百幫值信」字號與蘋果官方授權服務商「百邦」注音相似,通過網絡平台引導消費者誤認為其是蘋果官方授權維修點;在與消費者簽訂數據恢復維修單時, 未明確維修價格,直至手機維修完成後才告知數據恢復費用;在為消費者提供維修服務時, 謊稱因恢複數據需要修復手機內多處焊點,欺騙消費者。
當事人的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的有關規定,武漢市江漢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當事人實施混淆、未明碼標價,以及謊報用工用料損害消費者權益的違法行為, 擬作出警告、罰款10萬元的行政處罰。
律師:法律沒有明確規定
手機資料保護費的具體標準
近日,記者就該事件諮詢了湖北一律師事務所劉律師。劉律師表示,在法律上沒有明確規定手機資料維修保護費的具體標準。維修人員收取費用應當合理合法,不得隨意設置高額費用或強制收費。如果消費者在維修手機過程中遭遇了天價「信息恢復費」, 首先要保存好相關證據,如維修合同、收費單據、手機維修前的照片等,這些證據將有助於消費者維權。
劉律師還表示,如果維修人員故意設置高額費用,欺詐消費者,可能構成違法行為,但往往因為涉及金額不大無法進行刑事立案,建議消費者向消費者協會、市場監管部門或者相關的行業協會進行投訴,尋求幫助和支持,例如撥打12315或者12345市長熱線。
維修手機時應該注意哪些細節?
消費提示
建議到廠方或銷售商授權的特約維修點處理比較有保障。
如果實在不方便還可就近去非特約維修部修理,但是在付費前一定要維修人員在單子上註明修理項目、故障原因,以確保享有一個月的保修期。
如手機不能立等可取,則一定要維修人員在取機單上簽名、蓋章,謹防維修商家「出門不認帳」。
另外,警方提醒:市民在維修店鋪修理手機時,一定要注意保護好自身個人信息,當被要求告知手機密碼、銀行卡密碼時一定要立刻拒絕,以免自身財產安全受到侵害。
來源:綜合經視直播(記者 馮瑩瑩)、央廣網、邢台邢東新區市場監管局、順德警察
編輯:韓冬
校對:蔡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