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楊彥,他53歲娶21歲非洲女子做媳婦,7年後出家,這是為何?

2024-01-19   千秋文化

原標題:畫家楊彥,他53歲娶21歲非洲女子做媳婦,7年後出家,這是為何?

楊彥是中國的國畫大師,尤喜作長卷巨製,山水、人物、花卉、翎毛、走獸、清貢、蔬果、神仙佛像、海底、太空,無不上粉本。偶搞現代觀念也是有感而發。海內外舉辦個展十一次。出版個人書畫集十二種,獲獎十二項,參展入典拍賣不計。他1958年出生於青藏高原。儘管成長在相對貧瘠的地方,但藝術在他的心中開出了絢爛的花朵。六歲開始在舅舅的指導下學習繪畫,逐漸展現出自己的天賦。20歲拜入李可染門下,得以系統學習國畫,憑著才華和努力在繪畫界嶄露頭角。

1989年攜作品參加了金陵八人繪畫精品展,於台灣展出。1990年《雨霽行舟圖》及傳略編入《中國當代國畫辭典》。1990年,楊彥的作品《雨霽行舟圖》,被選入《中國當代國畫辭典》。1991年《海底系列》作品參加「1991年中國北京扇型繪畫邀請大展」。1993年,他當選為世界華人藝術家。幾十年的堅持和努力,使得楊彥不僅在國內成名,還在世界範圍內建立了聲望。然而在這位國畫大師的人生中,藝術並非唯一的追求。

在楊彥的前半生,藝術是他生命的主旋律。他將自己的熱情投入到繪畫中,愛情在他的生命中顯得蒼白無力。每當有人問及為何年過半百仍未娶妻生子,他只是淡淡地說緣分未到。然而命運總是充滿意外,一次偶然,他在友人家中看到了一尊非洲雕像,那是一個黝黑皮膚的少女,充滿生機與活力。這一瞬間,楊彥被這尊雕像深深吸引,向朋友打探後,卻得知無人知曉這個女孩的身份。

為了尋找這位心中的女子,楊彥踏上了前往非洲的旅程。在非洲的探訪中,他終於在獅子山找到了命中注定的女子——艾達。在陌生的土地上,由於語言不通,楊彥需要一位翻譯兼導遊。21歲的艾達成為了這個角色,雖然存在文化的差異,但兩人確乎是志趣相投。楊彥認為這就是他的命定之人,他的追求熱烈而不失風度,艾達也十分崇拜這位中國先生。而她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喜愛,以及落落大方的性格讓楊彥心動不已。在相處一段時間後,楊彥毫不猶豫地向艾達求婚。

這可能是一個倉促的決定,但對於這位浪漫的畫家來說,他只在乎艾達是否願意與他一同走向未來。年輕的艾達面對這一提議後,隨即回去徵求了父母的意見,最終決定和楊彥回到中國,兩人後來成為了夫妻。2011年11月,楊彥和艾達舉行了一場盛大的婚禮。

後來他們享受著這段跨越國別,與年齡的戀情,共同孕育了兩個孩子。在結婚第七年,楊彥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但他沒有繼續過著平凡的婚姻生活,而是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與艾達離婚,並選擇出家為僧,在西安的凈業寺開始了新的生活。

這個決定讓人不禁疑惑,一個藝術家,名利雙收,愛情和家庭也曾充實,為何要放棄一切,投入到出家為僧的生活中去?這或許是楊彥所謂的「生活的智慧」。藝術家的內心往往是複雜而深奧的,他們的追求和選擇常常超出一般人的理解。在楊彥看來,放下一切,皈依到佛門之中,或許是一種勇氣,一種對內心真實的追求。

寫到最後

楊彥的人生故事是一個複雜,而獨特的故事,一段在藝術與生活交匯處的真實寫照。他的選擇,在一般人看來或許難以理解,但卻是他內心真實的追求。無論是在畫布上揮灑激情,還是在寺廟裡追求內心的寧靜。我們其實可以看出,藝術家的思維,往往與常人的思維不同。他們的追求,亦與我們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