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X工作,真堅持不下去了」

2022-06-23     簡單心理

原標題:「這份X工作,真堅持不下去了」

Hi,這裡是「我有一個問題」欄目第一期。

大廠裁員潮,史上最難就業季,考公考研愈加激烈……外部環境讓很多人感受到了現實壓力,與此同時,不同的職業個體故事,也在引發人們的討論:從新東方老師轉為直播賣貨的董宇輝,到月薪 1.8w 但感覺不到意義的公司職員……如何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

當外部變得不可控,我們是否可以向內尋求職業問題的答案?我們邀請了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簡單森林健康中心諮詢師刁薇,來跟我們一起聊聊,這些讓人困擾的職業問題。

01

工作讓人痛苦,是因為它總讓人覺得自己「不夠好」

簡單心理:在你接觸的來訪者里,因為職業問題來做諮詢/評估的人多嗎?

刁薇:我覺得差不多有一半,還是比較多的。

簡單心理:這麼多。

刁薇:是的。畢竟對普通人來說,工作占據了大部分時間,也占據了挺大部分的心理資源。

簡單心理:他們一般是遇到了什麼問題?

刁薇:有一部分是找不到自我的價值,這跟職業選擇很有關係。ta 們很迷茫,不知道到底要不要去重新做一個選擇,但現實是重新選擇可能又意味著放棄掉很多已經積累的人脈經驗。

另一方面可能有那種比較高壓的,比如說領導會比較 push 或者是有一些 PUA 的問題。

還有一些可能是自我施壓。就是我達不到組織的期待,達不到領導的期待,那是不是我不夠努力?我現在已經把自己壓成這樣了,我還要怎麼去努力?就陷入一種非常無助、被動的境地了。

簡單心理:這幾個類型里有沒有什麼問題是特別典型的?

刁薇:比較多的還是無法承接高壓,覺得自己能力達不到,結果不夠好。然後產生的這種對自我的施壓。

很多時候看起來好像是外部有一個高期待高要求,但實際上你仔細去探索來訪者的一個心理結構, ta 一直以來的一些認知和成長經歷,就可以看到,其實很多都是自己內在的體驗。

就覺得我應該是一個很能幹的人,我應該能夠做出一些很 amazing 的工作成果,但實際上最後我好像沒做出來什麼,甚至於可能有些都沒有達到我原先的期待。就會自我施壓,自我攻擊,慢慢可能就會出現焦慮、抑鬱的狀態。這其實是一個人在通過生病的方式讓自己停下來,去想一想自己到底怎麼了,要怎麼去調整?這是比較典型的。

簡單心理:為什麼沒有達成自己的期待會產生這麼強烈的挫敗感呢?可以展開講講嗎?

刁薇:這可能跟一個人想要時刻在對人對事的關係中維持一種「自己是完美的」感受是很相關的。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自戀」。

如果一個孩子從小需求被照顧得比較好,得到的情緒回應比較及時,那麼孩子會覺得我是好的,這個世界是安全的。長大以後就會形成一個比較真實的自我,在真實的關係中追求自己的好的感覺,也就是自戀的感覺。

ta 們會展現出一種比較健康的自戀,比如說把工作做好,適度地去表現自己,適度去追求工作中比較高效、精益求精的狀態。這是比較健康的自戀。

但如果小孩的需求沒有被照顧得比較好,或者被忽視,被指責,或者跟父母長期分離,他就可能會覺得我是不好的,世界、媽媽或者是照顧人是危險的,他就會退回到一個想像中間,去維持自己是好的那種感覺,這就形成了一個虛假的自我,它是很脆弱的。

像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可能就會依靠別人的評價維持自己的自戀。如果外在的評價反饋比較好, ta 就會感覺我還是不錯的。外在如果有一點不好的評價, ta 會覺得整個人就不好了。

像這樣一種在虛假自我的狀態下形成的、靠外在評價滿足的自戀,可能就會過度地追求完美。因為 ta 內心沒有辦法去面對自己不夠好、不夠完美的感覺,所以就會不斷地自我施壓。

簡單心理:您剛剛說 PUA 也是很普遍的問題,這好像也跟自我認同有關係。很多時候 PUA 之所以會這麼有殺傷力,是因為它會讓一個人懷疑自己的價值,哪怕這個評價不是客觀的。

刁薇:是的。

除了上面說的自戀問題,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自我的認同是否穩定。

比如說我覺得我自己是一個比較樂觀開朗的人,是一個比較有能力的人。

但是在某種權威下面,可能突然變得好懦弱,對自己非常懷疑,因為這個權威的否定,立馬去質疑自己之前對自己的認知。

這時候就可以看一看是不是自己的自我比較虛弱,是需要我們不斷地去加強的。

簡單心理:那對這樣的來訪者,諮詢師會做些什麼?

刁薇:因為諮詢關係它本身就是一種比較安全的環境,它可以去共情、去理解你,是沒有什麼批判性的,也是具有反思性的。所以你的任何情緒上的困擾、擔憂都可以在諮詢中盡情地去展現,去討論。我們一起看看是哪些原因讓你感覺到困住了。

比如剛剛說的過度自我施壓,我們一起看看它形成的原因,看看早年和父母的一些互動方式,對我們有哪些影響?讓我們更好地去理解自己現在的情況。然後ta 們一起去面對自戀受損以後那些難以承受的情緒,讓 ta 們感覺到安全、感覺到被支持,學習接納自己的情緒,接納沒有那麼完美的自己,然後生出更多自我的力量。

日劇《半澤直樹》

02

感覺到工作無意義,是心理成長一個特別好的契機

簡單心理:我昨天收集了一些我們讀者的留言,有些跟你剛才說的第一點有些類似,就是自己有別人看起來很體面的工作,但是ta 自己在工作里沒有控制感,也找不到意義,你怎麼看?

刁薇:你提醒我了,其實這類來訪也蠻多的。而且這種男性也不少。

這可能跟 ta 內在的真實的那個自體很有關係。很多人很多時候是找不到自己的,不知道自己真實的需要在哪裡,或者是知道了也被很多外在的聲音給淹沒了。

可能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為了迎合父母或老師的期待,包括迎合社會的期待,在走一條所謂的正確的路。但是 ta 內在的聲音好像從來沒有被允許表達出來。

比如小時候一個人對體育很感興趣,但家長非讓你學奧數,說搞體育就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那麼內心出來的聲音就被壓抑掉,這時候可能就會逐漸形成了慣性——好吧,我就不要去發出類似的聲音了。慢慢各種各樣的聲音就可能就沒有主動的意識了。

我要什麼我想什麼,我喜歡什麼,慢慢被打壓下去,到最後可能就變成我媽媽喜歡這個、老師喜歡這個、領導喜歡這個……

ta 怎麼會有這種發自內心的意義感呢?可能很多迷茫感、無意義感就是這樣強迫性重複式地發展出來的。

簡單心理:那這樣子的來訪者,諮詢師會幫他做點什麼呢?現在找這個內在的聲音還來得及嗎?

刁薇:可能比這個問題更重要的是:Woo~~你現在有這樣的一個聲音出來了。

你開始覺得不舒服了,意識到好像沒有在為自己活,活的是一個別人期待的樣子,好像把自己給忘了。

這個時候進入心理諮詢其實是蠻好的時機,內在有這樣的一個覺察,就說明你可能想要開始改變了。至於能不能去改變,當然也是要跟諮詢師一起去努力的:允許那個被壓抑了好多年,被壓抑得好深的那個內在的聲音,那個內在小孩的聲音出來。

讓它們被聽到、被看到。讓這個聲音不斷地大一點、再大一點,讓它變得更有力量。這個時候可能改變就會開始的。

但前提是,你先要有這樣的一個覺察。有些人是很鈍感的,就活在那樣一個被他人期待架著的狀態裡面,有的時候還蠻享受的,因為還沒有成長到那一步。但別人的評價體系它其實是會不斷變動的,所以你難免會受挫。

這些體驗到了迷茫、無意義的人其實是在成長的過程中,只不過成長到了比較艱辛的這一步,所以看到了自己那個不太好的狀態,這個時候其實需要更多力量的。力量不足的時候我們就會求助,比如求助朋友、求助書本,有的人求助諮詢師是這樣。

簡單心理:其實是一件好事,也有可能。

刁薇:是的,是一個成長的非常好的一個契機。

日劇《重版出來!》

03

放自己一馬,60分也是可以的

簡單心理:有的讀者說他工作時天天做噩夢,感覺焦慮、抑鬱,不想出門不想動,還有的人說辭職了幾個月才從那個工作的狀態里緩過來。如果遇到這樣的來訪者,諮詢師會做點什麼呢?

刁薇:這好像是一種崩掉之前發出的一種求救信號。這個時候可能要看看自己現在,就是內在那個小孩,他到底想要表達什麼?

他是想讓你停下來歇一歇,還是想讓你做一個調整?還是 ta 根本就不喜歡做這些事情,但是你好像在強壓著 ta,硬著頭皮讓 ta堅持下去。

那背後有害怕嗎?有焦慮嗎?害怕的是什麼呢?是害怕自己失業以後找不到更好的工作?還是害怕家人或者是這個社會評價系統?或者是你對自己的評價:你堅持不下去了,就意味著你能力不夠強?

這個背後的聲音是可以在諮詢中仔細去聽一聽,看一看的。

我們一起去面對這個部分,對自己有一個更深入的理解和接納。那麼這樣的焦慮、恐懼就從一種失控的彌散,變成了一種可控的狀態。你就可以對此做一些不一樣的心理建設或者調整。

簡單心理:有點像在一個暗處攻擊你的小怪獸,把它放到明處那種感覺。

刁薇:這個還蠻形象的。是的,把它拉出來。我們一起看一看。

它藏在背後,你就會覺得那個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它帶給你的那種恐懼感、焦慮感又是非常淹沒性的。讓你無法下手去做任何調整和改變。你就困在這了。

簡單心理:好像諮詢師是那個陪你一起把它拉出來的那個人。

刁薇:對,是給你一定的勇氣,然後借給你一些視角,借給你一些力量這樣的一個人。有的時候是。

簡單心理:最後一個問題,我覺得好多人壓力很大是跟環境有很大的關係的。就比如這個環境很卷,周圍的人都很優秀很努力,公司也告訴你要996。在這麼一個特別卷的大環境中,有可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你內在的那個聲音嗎?

刁薇:我們可能確實沒有辦法控制這種大環境帶來的壓力,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必須要承受所有的重擔。

我們可以儘量去調整我們的心態,看看如何能夠化被動為主動,比如從那種被壓的狀態中尋找到一些自己可以去處理去改變的工作內容,讓自己獲得一些掌控感。

另外就像剛剛說的,去覺察一下自己是不是有這樣一種自我施壓,覺得什麼都需要做到完美的內在信念。

如果確實發現工作某個部分讓你覺得很失控,讓你覺得不能勝任,這個時候其實可以放自己一馬,容許自己可以不用那麼完美。完成工作就 OK 了,不用那麼漂亮,失敗也是 OK 的。

簡單心理:我覺得這個允許可能很多人都特別需要,就是 ta 難受,其實很大一個原因是 ta 不允許自己 60 分。

刁薇:是的。允許自己是你對自我最大的照料。

日劇《半澤直樹》

我有一個問題

vol.01

合作諮詢師:刁薇

作者:李歪歪

責編:kuma

封面圖來源:日劇《重版出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8fc134c2a432e336b657ce113b6c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