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在中國的動漫市場裡,有哪個作品的後勁可以被期待與迪士尼的IP比肩,《熊出沒》絕對是候選者之一。
這不僅因為其背後的出品方華強方特文化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強方特」)是國內最接近迪士尼模式的團隊,更在於這部系列電影本身擁有的龐大基礎受眾和良好的製作水平,為中國電影工業化提供了借鑑樣本。
2月1日上映的《熊出沒·重返地球》是《熊出沒》系列的第八部動畫片大電影,從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三,單日票房持續破億,位居票房榜前三。上映20天後,該片累計票房更是達到8.84億元,創下該系列電影的歷史新高。
作為霸屏「春節檔」8年的動漫IP,《熊出沒》成為華強方特的金字招牌,每年不少於2億元的票房都能為其提供一筆可觀的收益。
但華強方特最主要的營收來自主題公園,在疫情的不確定性和國外競爭對手的「入侵」下,這家公司的業績遭受了極大衝擊。
不過相比這些「外患」,「內憂」對華強方特或許有著更為致命的影響。隨著中國動漫產業的持續發展,儘管出品方將「熊出沒」IP運用到極致,但再成功的IP也存在有朝一日無法打動觀眾的風險。
華強方特顯然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近些年也在不遺餘力地開發其他IP,但收效甚微。
文 | 周夢婷
編輯 | 田晏林
來源 | 財經天下周刊(ID:cjtxzk)
高票房難「救」出品方
2012年,《熊出沒》動畫片在央視綜合頻道一經播出,劇中熊大、熊二、光頭強等角色瞬間收穫無數粉絲。不久,出品公司華強方特陸續推出《熊出沒·過年》《熊出沒·年貨》兩部網絡大電影。2014年首部院線電影《熊出沒·奪寶熊兵》鎖定春節檔,當年斬獲了2.48億元的票房,成為中國電影史上首部突破兩億票房的國產動畫。
一戰封神後,「流水的春節檔,鐵打的熊出沒」開始在坊間流傳。的確,除2020年因疫情撤檔過一次外,「熊出沒」系列的院線電影每年都保持上映一部的傳統。
電影院裡,一位觀影后的小學生說,每年的賀歲檔,爸媽都會陪他一起看《熊出沒》,已經成為家庭慣例,沒有一年落下過。許多家長也表示,電影幫他們找回了童年的感動。在貓眼評分上,這部新上映的《熊出沒·重返地球》獲得了9.4的高分。
而在評分更嚴苛的豆瓣上,網友給出的評價也不低:「這部電影很適合小孩看,3D也做得很好,每年都在貫徹愛及親情的主題。」特別是那句「今年發生的災難,第二天人們就忘光了」的台詞,讓該網友感慨,表示很期待下一部。
「熊出沒系列電影是一個比較特殊的電影,經過多年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受眾基礎,已經形成了固定的觀影觀眾,所以每年的票房都很好。」一位不願具名的資深影視編劇告訴《財經天下》周刊。
在他看來,由於「熊出沒」這種題材和體量的片子受眾群體相對固定,同時在電影市場整體蕭條的情況下,其他動畫製作方想去分這塊小蛋糕並不容易。這也是為什麼在票房方面,即使歷經8年,《熊出沒》依舊堅挺。
這部電影的吸金能力在業內有目共睹。2016年電影僅上映3部時,總票房只有8.3億元,華強方特單靠動漫授權商品的價值就高達20億元。2016年至2019年,華強方特的凈利潤從7.11億元增長至8.13億元。
如今,該系列電影連映8年,累計票房超過41億元,且新片還未下架,後續票房預計還會增長。
但僅靠「熊出沒」這個IP,卻不能讓華強方特高枕無憂,橫亘在企業面前的仍是一場待解的困局。
作為僅次於華僑城的國內第二大主題公園運營商,華強方特擁有方特主題樂園、方特動漫、文化產品等業務,2019年招股書顯示,其控股的77家子公司中有40多家常年處於虧損狀態。樂園業務虧損最嚴重的廈門方特,2018年虧損1.16億元;其次是蕪湖方特,2018年虧損8500多萬元。
更糟糕的是,疫情出現後,該集團產業很快陷入困局。2020年華強方特業績大幅下滑,凈利潤為4.85億元,同比下降38.84%,扣非凈利潤僅為1.50億元。到了2021年上半年,如果把1.6億元的政府補助從整體利潤表中拆出,華強方特在扣除非經常損益後,歸屬於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4604.1萬元。
對於業績下滑,華強方特回復《財經天下》周刊表示,近兩年疫情對文旅行業的衝擊,華強方特也不能避免,客觀上對線下相關主題樂園確實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但不影響公司發展的基本面。
華強方特「困」在了哪?
與迪士尼先有動畫IP,後建起樂園文化不同,華強方特是為了給主題樂園業務提供IP支援,才在2008年成立華強方特動漫有限公司,開啟影視製作和動漫創作。
「熊出沒」是華強方特打造最成功的IP。由此,該公司逐漸形成了以原創內容為競爭力,打通上下游產業鏈的閉環模型,與迪士尼的產業架構類似,核心都瞄準IP與主題公園的共贏發展。
但主題公園屬於典型的重資產行業,前期投入成本巨大,項目回收期長,十分考驗企業對現金流的調配能力。這成為擺在華強方特團隊面前最大的挑戰。
華強方特的主營業務涉及文化科技主題公園和文化內容產品及服務兩個板塊,對應的營收來源,第一塊來自主題公園的門票和入園後的二次消費,第二塊收入則是靠銷售自主研製的成套特種電影影片、設備及系統,提供安裝調試服務,以及生產數字動漫產品,《熊出沒》系列動畫片和動漫電影就屬於此。
2020年財報顯示,華強方特文化科技主題樂園的營收為33.48億元,同比下滑近兩成,儘管2021年上半年,該業務水平有一定回升,但由於華強方特未披露2019年文化科技主題樂園的營收,只能從其整體營收水平推算,2021年上半年華強方特的總營收依舊未達到疫情前2019年上半年的水平。
《財經天下》周刊注意到,從2018年開始,文化科技主題公園的營收持續占據華強方特總營收的八成以上。2021年上半年,該公司文化科技主題公園的營收為17.89億元,占比高達80.88%;而文化內容產品及服務的營收只有4.1億元左右。相對於文化內容產品高達73.37%的毛利率,文化科技主題公園的毛利率只有42.78%。
再往細拆分,招股書曾顯示,在華強方特文化科技主題公園的營收里,70%以上是門票收入,入園後二次消費比例不足三成。橫向對比國際大廠迪士尼,後者二次消費收入能占總營收的50%以上。最關鍵的問題仍舊出在毛利率上,營收占比最多的門票收入,毛利率不到30%,而二次消費的毛利率高達60%。
能賺錢的業務卻不是占比最高的,華強方特似乎被困在了失衡的營收結構里。然而更大的壓力,來自與國際對手的貼身肉搏。
2021年,北京環球影城開業。申萬宏源研報顯示,開園1個月,環球影城便接待了近60萬人的遊客量,預計年接待量將達到1200萬至1500萬人次。與此同時,派拉蒙、默林娛樂等國際巨頭也在持續加註中國市場。據贏商網消息,默林娛樂未來將在上海、深圳、成都、北京開設四座主題公園,派拉蒙即將入駐昆明。
在2019年全球主題樂園集團Top10榜單里,華強方特位列第五,排在迪士尼、默林娛樂、華僑城、環球影城之後,高於長隆集團。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華強方特的主題樂園數量是28個,遊客總量5039萬人,同期的長隆集團,主題樂園只有2個,但總遊客量達到3702萬人。平均算下來,華強方特單個主題樂園的遊客數量2019年僅為180萬人。以遊客量來看,華強方特與競爭對手相比,並不占優。
為走出困境,華強方特從2012年就開始探索「輕資產」的樂園運營模式。但轉向輕資產,勢必對華強方特的IP開發和運營能力都提出更高要求。
強勢IP的焦慮
這些年,華強方特在IP開發、運營上投入的熱情,從「熊出沒」上可見一斑。
幾乎全國每個方特樂園都打造了「熊出沒」主題專區,蕪湖的方特樂園還特別設有「熊出沒」暖心小屋、禮品專營店、餐廳等。為了大量吸引遊客,從景觀、遊樂項目裡面大量融入「熊出沒」元素,方便粉絲與「熊大」、「熊二」等卡通人物親密互動。
為拓展上下游產業鏈,除了主題樂園、文創產品,華強方特還將「熊出沒」IP衍生至酒店、水上樂園、文旅小鎮等項目上。2021年4月,華強方特傾力打造的「熊出沒酒店」在天津市開業,之後又在徐州、台州等地規劃落地。強勢IP被運用到極致。
演藝界有種說法,「一個演員把角色塑造得太成功也不好,容易將其限定死」,成功塑造了「熊出沒」IP的華強方特亦是如此。
華強方特不是沒考慮過進一步擴張「IP版圖」,也曾推出過《小雞不好惹》《生肖傳奇》《小蟲蟲有大智慧》等近30部系列動畫片、動漫電影,但都反響平平。公司還嘗試與國際知名IP合作運營《奇蹟少女》以及合作重製的《太空鼠一家》,在上線各大視頻平台後,效果依舊差強人意。
2021年7月,由方特動漫耗時五年打造的奇幻動畫《傭之城》登陸院線,與《熊出沒》的受眾不同,這部電影的目標群眾是14-30歲之間的更高年齡層,在宣傳時也表示,這部電影擁有震撼的視覺盛宴,極致的聲臨奇境效果。
然而,這部被華強方特寄予厚望的作品,終究還是失敗了。《傭之城》最後僅收穫了6299.7萬元的票房,豆瓣評分僅5.8分,未及合格線。此前,華強方特還計劃在2021年和2022年推出該系列第二部、第三部,如今面對《財經天下》周刊的詢問,官方並未給予正面回答,只表示,因疫情對文旅行業的衝擊,《傭之城》受到了一定影響。
每年的「春節檔」「暑期檔」,對中國電影來說,都是一場大考。沒有過硬質量的作品,很難在國內院線市場搶得「一杯羹」。其實像《熊出沒》這樣,連續8年讓觀眾叫座的動畫電影,仔細數數並不多。
但在國內影視動漫高速發展的當前,任何老牌IP都沒有絕對的安全。今年賀歲檔兒童電影,除了《熊出沒》,「喜洋洋」IP也推出了大電影《喜羊羊與灰太狼·筐出未來》。前述資深影視編劇向《財經天下》周刊表示,像《熊出沒》《喜羊羊》這類兒童向動畫賀歲檔,後續面臨的問題不是有沒有IP可以複製,更主要的是有沒有動畫製作方願意試水賀歲檔。
最近上映的《小虎墩大英雄》兒童電影,雖然票房遠不及前兩者,但至少證明還有製作方願意嘗試,願意推出更多兒童向動畫賀歲檔。而這些,在未來都有可能成為滅掉《熊出沒》的「兇手」。
對華強方特來說,這是一個不得不警惕的信號。一方面要延續「熊出沒」IP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也要儘快孵化出更多優質IP,走出經營困局。或許這樣,才能創造一個中國版「迪士尼」的神話。
圖 / 視覺中國
每人互動
你去過方特樂園麼?
文章經授權轉載自財經天下周刊(ID:cjtxzk)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88d9c2e4acd588f994abe0b271d5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