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荊」彩豐收節|搶晴機收水稻 荊楚大地又見好「豐」景

2022-09-09     壟上行

原標題:喜迎二十大 「荊」彩豐收節|搶晴機收水稻 荊楚大地又見好「豐」景

進入9月,全省多地水稻陸續進入成熟收穫期。飽滿的稻穗鋪滿田野,轟鳴的機械穿梭田間,到處都是一派豐收的景象。各地鄉親利用晴好天氣,加緊搶收水稻。

這些天,襄陽棗陽市到處一派豐收的景象。伴隨著陣陣轟鳴聲,農機手駕駛收割機來回穿梭在稻田裡。

襄陽棗陽市平林鎮平林村村民 檀金亮:

我們平林的水稻澆灌的山泉水,無污染,大米品質好,一畝田產量2500-2700斤,90平方丈,每畝比去年增產400-500斤。

棗陽市被譽為「鄂北糧倉」,多次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市)」稱號。今年7月份以來持續高溫天氣,棗陽市多方調水、抽水抗旱保稻田用水,力保水稻豐產穩產。目前,棗陽市正調配農機,收穫75萬畝水稻。在十堰丹江口,當地鄉親種植的京西稻也迎來了豐收,大夥利用收割機進行水稻收割,用農用車轉運、晾曬,對於稻田邊角區域則進行手工收割。

丹江口市大溝林區柿子坪村村民 張大英:

以前種地好辛苦,種的稻子賣塊把錢一斤。現在種的京西稻15塊錢一斤我們幹起來特別有信心幹勁兒也充足。

京西稻作為優質稻在全國種植面積有3000多畝,而丹江口市就有500畝。當地不僅有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和山水資源,而且鄉親們堅持施用農家肥、人工拔草等「原生態」方式,在生態育苗、活水灌溉、科學除草、預防蟲害和耕種環境上嚴格把關,真正地從源頭上保證大米品質更純凈、更天然、更優質,讓京西稻成為了當地群眾的「致富稻」。

丹江口市大溝林區黨委組織委員 皮偉:

大溝林區與北京市海淀區京西稻文化研究會達成協議研究會為我們提供種子和技術支撐,老百姓只管種收割好的稻米我們送到北京以後以保底價15元每斤進行收購。

據了解,京西稻每畝地可產稻米達到600斤左右,僅柿子坪村今年靠種京西稻便可實現產值近百萬元,戶均可增收5000元。

在恩施州來鳳縣三胡鄉安子堡村的這片良種繁育基地里,稻浪起伏、稻香陣陣。安子堡村位於超千米的高海拔地區,眼下基地10多個品種的稻種長勢喜人。

恩施州來鳳縣三胡鄉安子堡村村書記 伍小英:

我們的種子銷往全國各地,比如說福建還有四川等地。 一畝地的種子可以變成500畝的稻田,種一畝地相當於種四畝普通稻的收入。

今年,安子堡村及周邊的良種繁育科普示範基地2900畝水稻,預計共產種子116萬斤,產值高達1160萬元

恩施州來鳳縣縣委常委、副縣長 楊錨:

每年我們這裡產出的優質良種超過200萬公斤,今年更是達到了每穗100多顆,畝產600多斤的高產。我們克服乾旱天氣取得的豐收成果來之不易,今年我們為177戶農戶的199台設備給予了24萬的補貼,讓每一顆稻種顆粒安全歸倉

來源 | 《壟上行》

編輯 | 程天潔

編審 | 許蓓

監製 | 楊斌

壟上行視頻號

歡迎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8536e7dbb839196056957ddc97ceec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