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先鋒②∣援鄂白衣戰士,母校時刻牽掛你們

2020-02-18     東莞紀實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逆行的孩子們:母校期盼你們


早日戰「疫」勝利,安康歸來。


疫情肆虐,生命垂危,醫護逆行,一線援鄂,有你們——中山大學新華學院護理學院護理學專業06級校友葉珈琳(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女護士),10級校友楊萬棟(佛山市第二人民醫院男護士),13級校友莫思晴(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重症醫學科二區女護士)、林志遠(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手術麻醉科男護士),14級校友陳國豪(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惠僑醫療中心全科醫療綜合病區男護士)。


是你們用生命守護生命,用專業、醫魂、大愛、奉獻來詮釋,什麼是白衣戰士的醫者仁心,也是你們在逆行中詮釋了中山大學新華學院護理學專業這個國內「六星級」一流品牌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立德樹人使命傳承。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在這場沒有硝煙但有生死的戰「疫」中,是你們把「戰旗」插向祖國最需要的地方,以白衣戰士的實際行動,守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


母校為你們驕傲,時刻牽掛你們的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期盼疫情早日結束,親愛的孩子們早日歸來,母校的每一位師生都在等候著你們戰勝疫情,平安無恙歸來。


據悉,中大新華護理專業作為國內「六星級」一流品牌專業,創辦15年來,培養11屆1974名護士,畢業生供不應求,未畢業就被全國各大三甲醫院搶先預定,根據目前掌握的信息,其中有10餘位校友奔赴抗疫一線,勇做「最美逆行者」。


今天,讓我們帶你們認識其中的5位「最美逆行者」。


莫思晴:用生命守護生命,我是一名白衣戰士!

除夕之夜,當萬家團圓吃年夜飯時,廣東的一批白衣天使卻緊急整理行囊,逆向而行,支援湖北省疫情救治工作。其中,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重症醫學科二區的莫思晴、我校護理學專業13級校友,作為批廣東省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從廣州出征前往湖北武漢。進駐武漢漢口醫院支援。


「用生命守護生命,我是一名白衣戰士!」出行前的她為自己鼓勁。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赴武漢醫療隊隊員合照

(左一為校友莫思晴)


陳國豪:我沒有溫柔,唯獨有這點英勇

1月30日,護理學專業14級校友陳國豪發出了這樣一條朋友圈「我沒有溫柔,唯獨有這點英勇」。2017年,他通過面試進入廣東省人民醫院實習,實習結束後於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惠僑醫療中心(全科醫療綜合病區)工作至今,並取得護師資格證書。

護理學專業14級校友陳國豪


他性格開朗、熱愛運動、興趣廣泛、樂觀向上,在工作中兢兢業業。於2020年1月25日入編第一批廣東省援漢疫情防控醫療隊,前往武漢市漢口醫院支援,以他的英勇與千千萬萬醫療工作者們沖在抗「疫」一線。

1月30日,陳國豪的朋友圈語錄

「我沒有溫柔 唯獨有這點英勇」



林志遠:做新生女兒的最棒爸爸!

林志遠是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手術麻醉科護士,也是護理專業13級校友。2月7日,他作為中腫首批醫療隊的16名隊員之一出征武漢,進駐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重症醫學科。


「武漢還有很多跟我們一樣的家庭,他們面臨著很大的困難,身為一名醫務人員,我覺得有能力去幫助他們,我會盡我所能。」平日裡靦腆的林志遠,在說這些話的時候卻異常堅定。


林志遠的女兒剛出生兩個月,帶著對女兒的千萬種牽掛和不舍,他竭盡全力去盡到一名醫務人員的義務,衝鋒陷陣,加入這場戰「疫」。他的妻子也是一名護士,非常支持他去武漢。「家裡有我,你要加油!我和女兒等你回來,你是最棒的爸爸!」這是妻子給林志遠的微信留言。


「林志遠是個愛幹活話不多的孩子。」腫瘤手術麻醉科劉艷玲護士長這樣說,他技術能力強,任勞任怨,有擔當,從不計較個人得失。「送行那天我幫他收拾行李,他說他這麼大個人都沒出過遠門,很少有機會坐飛機。」劉護士長這麼說,這個樸實的90後,心裡只有工作。在中大新華老師們的眼裡,林志遠踏實,肯干,有團隊合作精神。


葉珈琳:為能加入援鄂抗疫醫療隊深感榮耀


葉珈琳,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護士,也是中大新華護理專業06級校友。在她抵達武漢援助的第三天,她先生也提交了支援疫區的申請,但是考慮到家裡孩子較小沒人照顧,並未獲批。她說,作為一名中山醫人、中大新華護理學子,面對疫情,應該義無反顧、挺身而出,她為能加入援鄂抗疫醫療隊深感榮耀。


提起她,中山大學新華學院護理學院執行院長王秀嵐自豪地說:「葉珈琳是一個業務能力、專業水平、思想水平都堪稱優秀的畢業生,曾被所在單位中大附一派回中大新華護理學院進行臨床實操課程教學。她是中大新華護理學子成長成才成為人師的典型代表」。

戰「疫」先鋒∣援鄂白衣戰士,母校時刻牽掛你們

護理學專業06級校友葉珈琳


葉珈琳在結束一天繁重工作後發給王秀嵐執行院長的消息


楊萬棟:我與母校攜手同心,共克疫情

楊萬棟,佛山市第二人民醫院護士,也是中大新華護理專業10級校友,目前也奮戰在武漢抗擊疫情的一線。在校期間他曾代表學校參加第一屆廣東大中專預防醫學技能競賽決賽並榮獲衛生實踐技能一等獎,多次受邀返校為在校學生作分享。


他對母校感情深厚,他說:「穿上厚重防護服的那一刻,我把中大新華的名字寫在防護服後背上,與母校攜手同心,共克疫情。」

年度最美髮型——抗「疫」光頭



來自母校的囑託與牽掛:

南方長大的孩子,雖不懼嚴寒,但謹記保暖

我們前面列舉的護理學專業畢業生僅是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所有中大新華學子的「縮影」,還有更多的護理學專業學子一直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地付出和行動著,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候義無反顧、奔赴前線、負重前行。他們是白衣天使更是白衣戰士。


近日,一線抗擊疫情工作已經到了最吃勁的時刻,寒潮卻突然來襲,武漢一夜之間白雪皚皚。「都是廣東長大的孩子這刺骨的冰冷挨得住嗎?」聽著凌晨的窗外凌冽的風聲,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執行院長王秀嵐教授的心始終牽掛著千里之外的學生們。她急忙網購薑汁紅糖、珊瑚絨睡衣、暖寶寶……快遞給戰「疫」一線的畢業生,卻屢屢遭遇斷貨和延遲阻礙,令她心焦不已。


2月16日早上,在又一次下單失敗之後。她在中大新華應急工作微信群(學校在疫情發生後即刻成立的由學校黨政領導、各二級單位負責人組成的線上工作群)中發布了這樣一條求助消息:「哪個部門有留在武漢的老師?能否幫忙在本地買禦寒用品送到醫護人員駐地?購物費用和交通費用我們出。快遞現在要延誤很久。」

消息一經發出,立刻在群中引發了熱議,大家紛紛發動自己的人脈,尋找解決辦法。


幾分鐘後,會計學院院長劉運國教授發來的消息解了她的燃眉之急。劉運國教授拜託自己在武漢工作的同學陳先生,即刻給這些孩子們送去一批禦寒物資。

外國語學院李文蓓老師得知後,為一線校友們的無畏英勇深深感動,也為一線的校友們寄去一批物資。

「雖然,他們可能已經帶了一些禦寒物資,當地政府和駐地醫院也給了他們最大的幫助和最周全的考慮。但是,我就是放心不下,因為他們就像是我的孩子。孩子在外,母親總是擔心他們吃不飽、穿不暖,尤其是在現在這個特殊時刻,更加擔憂他們的身體健康。我們想做更多,唯有這樣做,才能有所安慰。」王秀嵐動情地說。


「遠在武漢抗疫的同學們:母校為你們驕傲,你們不顧個人安危,在國家和人民最需要你們的時刻,以生命守護生命的英勇事跡、心繫天下生靈的宏願大志,是對中大新華立德樹人教育理念、醫者仁心人文精神的有力詮釋和傳承。這次集體設法送溫暖,證明了母校與畢業生間的愛心之橋、育人之橋是歷久彌堅,母校與學子們始終心與心相連、命與命與共。」王庭槐校長感動地說。


「希望同學們收到母校的禦寒物資後,趕快用起來,以一個健康陽光的醫務戰士的精神面貌,去更好地守護病患的生命與健康,為黨和國家作出更多的貢獻。在武漢抗『疫』一線的同學們,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教育的意義和價值,在你們的身上得到了最好的彰顯,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全體師生和你們的家人期待你們健健康康的歸來。」周雲書記給遠方的孩子送去溫暖祝福。


當前,全校師生、廣大校友都在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時代賦予的使命與責任。


疫情雖無情,但人間有大愛;病毒要隔離,但愛永不隔離。


讓我們眾志成城,用愛與善溫暖彼此,共克時艱,共戰疫情。


(文圖整理 | 劉英 安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847V3AB3uTiws8KPBI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