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網評:創新賦能中小企業「毛細血管」活力充盈

2023-12-12   蘭州新聞網

原標題:飛天網評:創新賦能中小企業「毛細血管」活力充盈

飛天網評:創新賦能中小企業「毛細血管」活力充盈

喜見中小企業迸發強勁活力,釋放澎湃動能。日前,中國中小企業協會發布消息,11月中小企業發展指數為89.3,比上月回升0.2點,結束連續兩個月下降局面,且高於2021年和2022年同期水平。回穩向好的發展態勢,可圈可點的良好成績,中小企業作為中國經濟「毛細血管」作用更加鮮明和突出,成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不可替代的良性因子。在新質生產力加速到來的背景下,把握數字經濟趨勢和潮流,以科技創新為抓手釋放中小企業更大活力。

管理學上有個「隱形冠軍理論」,指一個國家的出口貿易和經濟持續發展,往往會得益於中小企業,尤其是在國際市場上處於領先地位卻「籍籍無名」的中小企業。有中國經濟學家直言不諱指出,中小企業貢獻了約50%的稅收、60%的GDP、70%的技術創新、80%的就業,我國99%的市場主體都是中小企業。從這點來看,中小企業既是技術創新的受益者、建設者,更是科技創新的推動者、參與者,當好創新發展的「輕騎兵」、煥發「主角意識」,方能立足於市場競爭不敗之地。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推動動力轉變、要素變革、發展升級、效益提檔體質,關鍵在於激發創新內生動力,擺脫傳統思維和固化路徑依賴,把握新型產業和未來產業方向,充分發揮推動創新、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作用,迎難而上、自信自強,提振創新發展信心。當然,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根本動力。對於廣大中小企業來說,培育和引進高技術專業人才是企業長足進步和可持續的關鍵一招,匯聚高精尖、頂級人才專家等為企所用、施展所長,推動創新賦能生產高質量發展。

外部良好環境是中小企業成長必不可少的陽光雨露。對不少中小企業而言,創新是良好機遇,更是一塊現實短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有效使用政府宏觀調控之手,持續釋放利好政策效應,為「中小企業辦大事」、辦創新大事築牢堅實保障。常言道,信心比黃金還貴,政策貴在落實落地。打好優化營商環境、金融稅費扶持、創新引領幫扶等「組合拳」,多些助企紓困「雪中送炭」,下好增強預期「添磚加瓦」功夫,為中小企業賦能提質增效換擋助跑。

為者常行,行者常至。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是一場長跑賽,創新賦能中小企業提質增效重在久久為功、堅持不懈。從政府、到高校院所、再到社會各界、又到中小企業市場主體自身等等,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抓鐵留痕、腳踏實地,構建起政府主導、市場參與、社會支持、中小企業擔當作為的工作格局,激發中小企業創新源頭活水,讓創新活力充分噴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