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職場迷茫,做好這件事就夠了

2023-09-07     筆記俠

原標題:破除職場迷茫,做好這件事就夠了

《更新書堂》·第391篇

內容來源| 本文摘自機械工業出版社書籍

《如何找到想做的事》

八木仁平 著

責編| 金木研

第 7680 篇深度好文:2610 字 | 8 分鐘閱讀

你不是對當下的工作沒有熱情,只是沒有能力hold住這份工作。你只要找到「擅長的事」, 就能破除職場迷茫。

不做自己擅長的事,就像一直不用慣用手生活一樣。無論怎麼努力,慣用手和另一隻手交替使用的人,也不可能贏得過一直用慣用手的人。

一、何為「擅長的事」?

「想做的事」是將「喜歡的事」和「擅長的事」相結合。

為了找到「想做的事」,首先要找到「擅長的事」。正如前面所述, 找不到「喜歡的事」的最大原因是「即使找到了也沒有將其作為工作的自信」。

通過找到自己擅長的事就可以突破這個障礙。但我們先要重新定義「擅長的事」。

擅長的事= 通過無意識的思考、感情和行動模式取得成果。

這就是「擅長的事」的定義。可能這樣說大家也不是很明白。簡單來說,「習慣」就是「擅長的事」,並不是指運動才能或音樂才能這種耀眼的才華,而是你無意識地自然而然在做的事情。

比如:

  • 總是在觀察別人
  • 總是想到什麼就馬上行動
  • 總是體諒別人的感受
  • 總是在考慮如何取勝
  • 總是在想怎麼才能讓別人開心

這樣的思維習慣和心理習慣就是「擅長的事」。「擅長的事」 對你來說是「無意識」的,所以很難捕捉到。

試著在腦海中想像出一張紙,用手寫下自己的名字吧。

寫好了嗎?你是用哪一隻手寫的呢?

99% 的人應該是什麼都沒想就用自己的慣用手寫的,寫的時候也沒有「我在用慣用手」的意識。這就是無意識的行為。

不做自己擅長的事,就像一直不用慣用手生活一樣。無論怎麼努力,慣用手和另一隻手交替使用的人,也不可能贏得過一直用慣用手的人。

因為用慣用手是無意識的行為,所以幾乎沒有人意識到「現在,要用慣用手了哦!」。

同理,我們需要花時間回想自己的行為, 發掘自己無意識之中能做到的「擅長的事」。

二、由「努力改變自己」

變成「努力發揮自己的長處」

所謂擅長的事(才能)本身只是「習慣」。

因為是習慣,所以沒有好壞之分。「習慣」既可以成為「優點」也可以成為「缺點」,這取決於你如何看待它。

例如,「做事情時小心謹慎」是一種習慣。面對不能出錯的工作時就會成為優點,但是面對需要快速完成的工作時就變成了缺點。

必須明白如何將自己擅長的事(才能)作為優點發揮出來。

過去的我也只關注自己的缺點。我覺得自己的缺點是「和別人長時間在一起會很累」。

我一直以來都覺得「我必須交很多朋友,成為受歡迎的人」。為了克服缺點,我嘗試了100次搭便車旅行。

但是,面對第一次見面的人時我依然有心理障礙,也沒能成為自己憧憬過的有很多朋友的人。

努力克服缺點很痛苦,失敗時也只會自我否定,認為「自己努力也改變不了」。

不要想著克服缺點,試著改變一下視角吧。乍看之下,「和別人長時間在一起會很累」只會是缺點,但如果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它會變成怎樣的優點呢?

我將它變成了「可以一個人專注做事情」的優點。我能夠勤奮地更新博客、出版圖書,正是因為有著「可以一個人專注做事情」 的優點。

如果我選擇否定「可以一個人專注做事情」的才能,雖然很辛苦但還是堅持在人群中強顏歡笑的話,我就會變成沒有個性的無聊的人吧。

我現在能這樣通過寫文章生活,是因為我把自己的才能當作優點。努力一定會有回報是騙人的,比如克服缺點的努力就沒有意義。

一直著眼於自己不擅長的事,只會讓你更快地否定自己。

你知道「少女與老婦」這幅視錯覺圖嗎?這張畫上的人物,既可以看作臉朝里的少女,也可以看作臉朝外的老婦。

這和「擅長的事(才能)」的特點非常吻合。不管是什麼「擅長的事」,根據個人看法的不同它都會變成優點或缺點。

因此,每個人擁有的才能沒有優劣之分,重要的是理解自己「擅長的事」並靈活運用。

讓我們從根本上改變想法吧!從現在起,不要再「努力改變自己的缺點」,開始「努力靈活運用自己的優點」吧。

你並不是欠缺才能,只是不知道如何使用它們而已。在這裡告訴大家一個可以瞬間把你的缺點變成優點的簡單方法。那就是把「……所以」的辯白,換成「正因為……」的解釋。

比如「我很認生,所以我很難交到新朋友。」

把「所以」試著變成「正因為」吧。這樣的話就變成「正因為認生,我才能認真地和重要的人相處」「正因為認生,我才能擁有獨立思考的時間」,一瞬間就把缺點轉換成優點了。

不要再努力改變自己的缺點,開始努力靈活運用自己的優點吧。

三、打磨自己的「長處」

將其變成不可替代的存在

你越是使用自己的長處,優勢就越變得突出。比起克服不擅長的事情來說,做擅長的事更能得到發展。

有一項研究以16 歲的學生為對象,對他們進行為期3 年的速讀訓練,調查其閱讀速度能提高多少。實驗分兩組,A 組的學生每分鐘平均能讀90 個字,B 組的學生每分鐘平均能讀350個字, 兩組接受了同樣的速讀訓練。

3 年後,A 組的學生每分鐘平均能讀150 個字,提高了近1 倍, 取得了很棒的成績。

與此同時,B 組的學生竟然能每分鐘平均讀2900 個字,提高了近8 倍。

從這項研究中可以看出,不管怎麼努力做原本就不擅長的事情,也無法將它變成自己了不起的長處。把自己原本擅長的事情高效率地發揮出來是很重要的。

花時間去克服不擅長的事情,是不是反而失去了自信?

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說:「唯有長處才能產生成果。而抓住弱點,只會造成令人頭痛的問題。縱然沒有弱點,也不能產生什麼成果。必須把精力放在發揮長處上。」

不要浪費時間來克服你天生擁有的尖銳星角周圍凹進去的部分,那只會讓你變成沒有個性的圓形。應該花時間讓原本就尖銳的星角變得更尖銳。那個星角就是你的本色,也是使你在工作中可以取得成果的長處。

在學校的考試中,1門課滿分100分,所有科目都會用總分進行評價。但是工作遠遠不同,工作沒有分數的上限。如果一個人在某項工作上有突出長處的話(得1000分甚至10 000分),「哈羅效應」就會起作用。

哈羅效應是指想像「一個人如果某一點特別優秀,那其他方面也一定很棒」。比如,看到五官端正的人,會不會覺得他工作能力也不錯呢?這就是哈羅效應。

因此,即使你有缺點,如果你有一個突出的優點,周圍的人也會認為你是優秀的人。即使你有做不到的事情,外界也不會對你的形象減分。

比起克服短處,發揮長處更能令工作充實。

克服短處,得到的是「普通的成果和無聊的工作」。強化長處,得到的是「驚人的成果和充實的工作」。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筆記俠立場。

分享、點贊、在看,3連3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6677e67d76ec446aa672774b5309c7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