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長行原創丨寫作隨記

2023-12-04     真言貞語

原標題:周長行原創丨寫作隨記

寫作隨記

文/周長行

因為筆者喜歡寫作,一直在寫著,算是從青年一直寫到古稀之年,於是,不僅擁有了600萬字的作品,而且也積累了來自寫作的種種認知和隨記。

剛開始時,我的寫作叫「愛好」,漸漸地,也有人說我這是「特長」。後來有了長時間寫作的崗位,就有人說這是專業,又叫職業,私下裡也可叫飯碗。從部隊轉業後進入媒體,寫出了新玩意兒,出版了幾本書,交過幾次版稅,為國家稅務作貢獻,評了高級職稱,有了蓋著鋼印的「中國作家協會」的小本本,人家一口一個「作家」地叫著,我這才意識到我已與寫作結下不解之緣。

退休之後,抖落掉諸多纏身之事。一種「凈身出戶」的感覺讓我很是快活。可以專心致志於我鍾愛的寫作。我索性就叫做「幹活兒」。

我從來沒患過「退休綜合徵」,因為我有干不完的活兒。那年副市長帶著兩個局長到我家裡給我派活兒,委託我創作拍攝申辦省運會電視宣傳片時,我已退休2年。

我說,我已退休。

副市長說,這活兒你得干。

我說,那是,我得干。

副市長笑嘻嘻地又說,你不幹誰干?

咦!副市長這話噎得我無語。我接下了這個活兒。這活兒又給出一個證明,寫作人沒有「退休」一說。現在,我的寫作還暗示著一種可能,在有些行業比較忌憚「終身制」的當下,或許只有寫作能夠陪伴我到地老天荒。

寫著寫著,我已老矣。唯有鼓搗文字時,才感到年輕。無聊時,是寫作來給我送「充實」;煩惱時,是寫作來給我送「開心丸」。有時它竟會出人意料地給我送來機會、送來靈感,甚至送來驚喜,送來夢幻。

因此,我從來不會遭遇「無米下鍋」的困境或尷尬,似乎總覺得有米可吃。從來沒有哪一天不幹活兒,或多或少,總是要寫寫的。的確,是寫作,是幹活兒,讓我很少吞咽「虛度」時光的滋味。

於是,我發現,寫作是我最忠實可靠的夥伴和朋友,它不僅陪伴著我這個人的皮囊,它還陪伴著我的靈魂我的命運。我之故事的總抓手似乎都沉潛在寫作里。

我也有懊悔,然而,唯有寫作,幹活兒,讓我無怨無悔!

(寫於2023年12月3日)

【作者簡介】周長行(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高級記者、詩人。著有長篇紀實文學《鵾鵬騰飛的地方》《大山的呼喚》《大京九解說詞》《趙忠祥寫真》《喬羽戀歌》《不醉不說喬羽的大河之戀》《大國詞人喬羽傳》《偉大的我們》《大浪淘金》;中篇報告文學《岩石歲月》《悠悠玉蘭情》《巷道雪洞》。詩集《句子的隊伍》。作品曾獲《解放軍文藝》大獎,全國五個一工程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56794c89c8bcdab9a774a2019081da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