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午後,正在看電視的老張突然感覺一陣劇烈的腹痛。好不容易緩解了一些,趕緊給女兒打電話。
這女兒可不一般,小小的年紀就在一家公司任經理。收入方面,自然是很客觀。
在當地醫院一通檢查後,發現是膽囊炎伴膽囊結石。
雖然熟人也給她介紹了一位當地有名的外科醫生,但她堅決要給老張送到省裏手術。
就這樣,一家人來到了省里。
到了省里,可不比她在家裡好。在這裡,那可真叫作舉目無親。到了醫院,也只能任人安排。她倒是會安慰自己:到了省里,總錯不了。
面對管理極其嚴格的省醫院,她只能從走廊一排排的專家介紹中尋找自己關心的線索。
辦好住院後,她終於對號入座找到了給父親手術的醫生信息。看到介紹裡面好多篇論文、又畢業於知名院校,她放心了許多。
帶著興奮,她把醫生的信息講給了父親聽。老張聽完,也親自去醫生介紹欄里去看了看。當看到「主治醫師」字樣時,也放心點點頭。只是看到這張年輕的面孔時,稍稍遲疑了一下。但為了不讓女兒擔心,只好佯裝女兒安排得好。
手術這天,儘管醫生護士都勸他們不要緊張,這只是一個小手術,但這父女二人也著實緊張了一番。尤其是女兒,在手術室外坐立難安。
一個多小時後,手術室的門終於打開了。
看到父親已經醒了,她懸著的心終於落下了。心裡想:這主治醫師確實水平可以。
住院幾天後,醫生通知他們可以出院了。對於幾天就讓出院,他們很是驚訝。在他們認為,做個手術,怎麼也要住十天八天的吧。不明所以的他們,只能聽從安排出院了。
由於還有幾天假期沒用完,她就把父親安排到市裡醫院繼續住院了,正好可以調理調理多年的風濕和腰間盤突出。
這天熟人來看老張,女兒還興致沖沖和熟人講起省里大夫水平多麼多麼好,還不忘介紹了一下主治醫師發了很多論文。
熟人一聽這話,只能把她拉到一邊問:主治醫師給開的刀?
女兒問:怎麼了?
熟人說:在這裡,我給你找的可是主任醫師,主治醫師和主任醫師之間還隔著一個副主任醫師呢!
聽到這話,女兒「啊」了一聲。緊接著嘟囔道:也不知道啊,只知道省里大夫水平高。
熟人說:如果是疑難雜症,省里大夫應該比地方的強。畢竟,每天見到的病例數就不是一個數量級的。但是,膽囊炎這類普外科常規手術,地方醫院醫生天天做,有可能水平還要高於省里呢。再說……
剛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
女兒還想問點什麼,被熟人岔過去了。
在這裡想說的是,如果女兒認識的是一位醫生朋友,恐怕就不會出現這樣的誤會。
【溫馨提示】點個關注,這裡有大量專業的醫學科普,為您揭秘手術麻醉的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