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生態新名片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生態資源和人文資源
是發展旅遊的基礎
走進廈門這座高顏值生態花園之城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看篔簹湖碧波蕩漾、白鷺翩躚
觀五緣灣海天一色,候鳥絮語
望杏林灣一步一景,鸕鶿成群
早已成為在廈市民遊客的愜意體驗
天空澄澈,茂林森氧
滿城花海,候鳥翩躚
剛剛,廈門再添 「國際生態新名片」
廈門榮獲「生物多樣性魅力城市」稱號
入選「自然城市」平台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六次締約方大會正在哥倫比亞卡利市舉行。當地時間10月26日(北京時間10月27日上午),大會官方平行活動第八屆全球地方政府和城市峰會正式公布第二屆「生物多樣性魅力城市」和新一批「自然城市」入選名單。
廈門市和北京市、天津寧河區、鄂爾多斯市、安吉縣、十堰市、寧波北侖區、紹興市、麗水市一同獲此殊榮,同時這些城市和法國巴黎、美國西雅圖、德國柏林、巴西貝寧、哥倫比亞波哥大、日本橫濱等一起,入選了由宜可城-地方可持續發展協會(ICLEI)、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大自然保護協會發起,聯合國環境署、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支持的全球城市間知識分享和案例展示平台—— 「自然城市」平台。
在全球諸多城市中
廈門憑藉什麼優勢
入選「生物多樣性魅力城市」?
這組數據很有說服力
廈門是我國重要的
中心城市、港口及風景旅遊城市
演武大橋一帶(廈門日報記者 楊進福 攝)
從物種情況來看
有苔蘚、蕨類、種子植物等植物
共1119種
下潭尾紅樹林公園 (資料圖/廈門日報記者 黃嶸 攝)
有浮游、游泳、底棲等
海洋動物共1342種
有穿山甲、獼猴等哺乳動物
共計19種
白海豚(資料圖 周清 攝)
有野生鳥類共402種
占比中國鳥類數26.96%……
栗喉蜂虎(資料圖/廈門日報記者 許秋珩 攝)
從生態空間來看
有公園202個,公園綠地面積共60.9km²
濕地17處,總面積約322.43km²
自然保護區2個,含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
自然公園6個 ,含國家級自然公園2個……
篔簹湖(廈門日報記者 王火炎 攝)
在深化拓展「廈門實踐」
加快建設美麗中國樣板城市的同時
我市深化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
構建從山頂到海洋的保護治理大格局
加強重點領域、重點流域、重點海域綜合治理
擴大生態環境容量
環東浪漫線(資料圖/廈門日報記者 黃嶸 攝)
近年來,圍繞生物多樣性保護,廈門多措並舉,系統優化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空間格局,不斷呈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大美畫卷——
強化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系統開展全域生態修復,構建「一屏一灣十廊」生態安全格局和山海城相融的城市空間格局;
深入開展灣區綜合治理,全鏈條加強陸海統籌;
加強物種培育,建立珍稀物種自然保護區……
通過持續開展植樹造林、綠盾行動
實施海島生態修復和海島養護
實施沙灘修復工程和岸線修復工程
五緣灣(廈門日報記者 王火炎 攝)
近年來,廈門森林覆蓋率達到29.30%,森林蓄積量達到386.16萬立方米。全市現有國家級、省級生態公益林面積43.51萬畝,天然林面積27.70萬畝。
一城春色半城花,萬頃波濤擁海來
如今在廈門
綠地、公園和自然保護區星羅棋布
萬物生靈共同演繹著生命的華章
「海上花園 樂動廈門」歡迎你
來源:廈門日報
編輯:李楚暄
責任編輯:陳芹珠
編審:彭軍
| 分享廈門文旅精彩每一刻 |
詩和遠方 | 美麗故事 | @廈門市文旅局
點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