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健康風險提示!

2024-07-04     全科與心理

關注健康 從我做起

七月健康風險提示

7月盛夏,進入高溫酷暑時節。疾控君提醒廣大居民朋友:在做好防控高溫中暑的同時要注意預防乙腦、登革熱等蚊蟲傳播的相關疾病,百日咳等傳染性疾病;此外,7月也迎來了暑假,孩子們的暑期安全也需多加關注。

健康提示一 預防高溫中暑

關注指數

在高溫環境下,如果出現頭暈、頭痛、乏力、口渴、多汗、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症狀,有時也可伴有面色潮紅、皮膚灼熱等,有可能是中暑先兆。

如果出現短暫、間歇發作的肌肉痙攣,俗稱抽筋,可能是因為鈉鹽丟失引起的熱痙攣

如果出現多汗、皮膚濕冷、面色蒼白、噁心、頭暈、心率明顯增加、低血壓、少尿等症狀,或伴有眩暈、暈厥等症狀,可能是因為體液和鈉鹽丟失過多而引起的熱衰竭

如果出現中暑先兆症狀,要儘快到陰涼的地方休息並補充水分。

如果出現肌肉痙攣,除了上面說的處置措施,還要適當補充含鹽或電解質的飲料。

如果出現皮膚灼熱、意識模糊、激動、言語不清、易怒和(或)昏迷等症狀時,要即刻就醫或呼叫救護車。

重症中暑包括熱射病熱痙攣熱衰竭三種類型,也可以出現混合型。重症中暑可導致昏迷,甚至死亡。戶外作業人員如環衛工人、快遞員、建築工人等要特別注意防暑降溫。

健康提示

1.永遠不要把嬰幼兒或兒童留在停放好的車裡,即便在車窗留了縫隙。

2.65歲以上獨居的老人,建議家人朋友至少每天上下午2次電話確認老人的健康狀況。

3.老年人、孕婦、有慢性疾病的人,在高溫季節儘可能減少外出。必須外出時儘量避開中午高溫時段,減少逗留時間。

4.對於外賣小哥、環衛工人等群體工作時要做好個人防護,比如穿戴一些防曬服、遮陽帽,避免陽光直射皮膚,要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可以多喝一些淡鹽水、含有電解質的清涼飲料,此外還可以隨身攜帶一些藿香正氣水等防暑藥物,以備不時之需。

健康提示二 暑期安全

關注指數

蟬鳴夏日長,安全最重要。暑假將至,青少年溺水、交通事故等安全問題易發多發,護佑青少年生命安全,是家庭、學校和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健康提示

1.要給孩子多一些關心關愛,更多一些叮囑提醒。特別是孩子離家外出時,一定要知去向、知同伴、知歸時,真正以家長的監護保障孩子的安全。

2.要教育孩子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與他人結伴遊泳,不在無家長或教師帶領的情況下游泳,不到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學生不擅自下水施救。身邊的人如若落水,不要慌亂,第一時間大聲呼叫,尋找大人幫助,同時撥打110報警。

3.要教育孩子遵守交通安全規則,走路要走人行道,騎自行車要走非機動車道,橫穿馬路要看清信號燈,綠燈行,紅燈停。乘坐汽車系好安全帶,未滿12周歲不騎自行車,未滿16周歲不騎電動自行車。

4.要限制孩子每次使用手機時間和次數,要教育孩子遵守網絡文明公約,不瀏覽不良信息,不玩色情、暴力等不健康遊戲,不看色情、暴力信息(視頻)。要教育孩子防範電信、網絡詐騙,不在網絡平台打賞、充值,不要瞞著家長,偷用家長手機轉帳,避免錢財損失。

5.要教育孩子安全用火用氣用電,防止觸電、燙傷、煤氣中毒等傷害。

6.要關心孩子心理情緒變化,傾聽孩子心聲,營造和諧氛圍,教育培養孩子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

健康提示三 乙腦

關注指數

被蚊子叮咬後不僅身上奇癢,更重要的是蚊子還會傳染疾病,乙腦就是其中之一。夏天正是乙腦的流行季節。

流行性乙型腦炎(簡稱「乙腦」),又稱日本腦炎。是由乙腦病毒經蚊蟲叮咬傳播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主要侵犯人類的中樞神經系統。

乙腦發病隱匿,早期症狀以發熱、精神萎靡、嗜睡、食慾缺乏、頭痛等為主,與感冒相似;部分人會進一步加重,導致出現高熱、意識障礙、抽搐等表現。嚴重者出現呼吸衰竭,導致失語、肢體癱瘓、意識障礙、精神失常、痴呆,甚至死亡。

能傳播乙腦的蚊蟲很多,已被證實主要有庫蚊、伊蚊、按蚊的某些種類,其中三帶喙庫蚊是最主要的傳播媒介。

健康提示

1.人群對乙腦病毒普遍易感。人與人的一般接觸不會傳染乙腦。

2.由於兒童免疫系統和血腦屏障發育不完善,10歲及以下的小朋友發病率較高!

3.接種乙腦疫苗是預防乙腦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目前我國接種的乙腦疫苗種類主要有滅活疫苗和減毒活疫苗。

4.做好防蚊滅蚊。

健康提示四 登革熱

關注指數

被蚊子叮咬還會傳染另一種疾病—登革熱。登革熱是一種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通過伊白紋伊蚊和埃及伊蚊叮咬傳播,夏季是登革熱的流行高峰季節。

登革熱的典型症狀為突發高熱(39℃以上)、「三痛」(劇烈頭痛、眼眶痛和關節肌肉疼痛)和「三紅」(面部和眼結膜充血、頸及上胸部皮膚潮紅)。大多數人感染登革熱後症狀輕或無症狀,少數嚴重者可發展為登革出血熱和登革休克綜合徵,導致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被蚊蟲叮咬後出現以上疑似症狀的患者,尤其是近期有登革熱流行區域旅居史的患者,在出現以上症狀後,一定要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排查,確保自身健康安全,也避免成為新的傳染源。

目前,登革熱沒有特效的抗病毒治療藥物。因此,早期識別、早防蚊隔離是防止出現重症和防止進一步傳播的重要措施。

健康提示

1.目前尚無登革熱疫苗,防蚊滅蚊是預防登革熱的關鍵。

2.人群普遍易感,防蚊能力弱的人,如老人、嬰幼兒、孕產婦等要做好重點防護。

3.2024年的登革熱感染病例均高於往年同期,其中巴西、阿根廷、巴拉圭等國家疫情最為嚴重。我國周邊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柬埔寨等國家登革熱疫情較去年同期出現不同程度升高,由蚊蟲傳播的登革熱的風險也隨之加大。如果你近期有到登革熱流行區旅行史,又出現有可疑症狀時,需要及時就診。

健康提示五 百日咳

關注指數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鮑特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常引起流行,這種百日咳僅感染人類,暴露後的潛伏期為5-21天,通常7-14日。

患者、帶菌者是主要傳染源,主要經飛沫傳播(咳嗽、打噴嚏等),也可經由密切接觸傳播,從潛伏期開始至發病後6周均有傳染性,特別以潛伏期末到病後卡他期2-3周內傳染性最強,其臨床症狀特徵為陣發性、痙攣性咳嗽、以及咳嗽終止時伴有雞鳴樣吸氣迴音,咳嗽白天輕,夜間重,未經治療可遷延2-3月,故有「百日咳」之稱。

健康提示

1.接種含百日咳成分疫苗是最科學有效的預防手段。

2.在百日咳流行季,儘量減少去人群密集的場所或前往時佩戴口罩,做到勤洗手,咳嗽或者打噴嚏時用手絹或者紙捂住口鼻,保持小孩住所的房間通風,做好物品的消毒,適當鍛鍊,合理作息,均衡飲食,提高自身免疫力。

3.佩戴口罩是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重要措施,可有效減少病原體傳播。家長出現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狀,近距離接觸照護嬰幼兒時應科學佩戴口罩,降低嬰幼兒的感染風險。

END

編輯:普通疾控人 | 審核:詩酒趁年華

文章來源 | 吳江疾控

說明 | 轉載只為分享,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版權聲明 | 部分信息和圖片來自公開網絡

轉載請註明

再次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442409e4be3c8738ff4423f32132af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