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鳥類在天空盤踞是地震前兆?地震局闢謠
南國早報全媒體記者:張文卉
近日,有網友發視頻稱,廣西防城港、來賓等地出現大量鳥群盤旋,一些市民懷疑這是地震前兆,自治區地震局對此進行闢謠。
視頻截圖。
據防城港市上思縣龍樓村群眾反映,11月13日,當地出現大量的鳥群盤踞在天空,且久久不散。當天,來賓市民曾先生也看見漫天的燕子飛來飛去。
11月14日,自治區地震局震情值班人員接到龍樓村出現鳥群聚集的異常現象報告後,隨即通知防城港市應急管理局開展異常核實。
11月15日,自治區地震局在其官網發布《防城港市上思縣那琴鄉龍樓村出現鳥群盤旋天空異常核實》一文。文中表示,15日當天,防城港市應急管理局會同上思縣應急管理局、林業局到現場調查後發現,聚集的鳥群已經散去。經與當地群眾了解到,自11月13日起,龍樓村出現鳥群盤旋天空的現象,主要出現在早上8點氣溫較低的時段,15日早上,鳥群數量已經明顯變少。當地群眾反映,每年氣溫下降,都會存在這類現象,只是今年規模比往年較大。該文明確,目前防城港市未發現其他宏微觀異常,專家認為龍樓村出現鳥群盤旋天空的現象可能是13日氣溫驟降,從30℃下降到12℃左右,鳥類對斷崖式的氣溫不適應所致,不屬於地震前兆異常。
「我們每年都可以觀察到鳥類成群活動,由於多數鳥類集群地點在野外,所以較少有人關注。」廣西大學鳥類研究學者蔣愛伍博士介紹,視頻中出現的鳥類為金腰燕或家燕,在每年遷徙期間如果遇到天氣變冷,就會集群休息,有時可達成千上萬隻。
蔣愛伍表示,2017年冷空氣到來的時候,防城港市曾出現大量金腰燕聚集,部分個體還出現死亡現象。當他對個體進行採樣研究時發現,這些燕子基本身體瘦弱,幾乎沒有什麼脂肪儲備。隨後,研究人員通過科學體系構建了死亡燕子的遷徙來源,發現它們可能來自日本九州或者我國東北一帶,因此推測是長距離遷徙的燕子在遇到冷空氣後,饑寒交迫,被迫停留下來集群休息覓食。
廣西民族大學海洋與生物技術學院生態學博士馮昌章也做過類似的調查。他告訴記者,鳥類的集群現象很常見,主要發生在鳥類遷徙或者覓食期間,「例如在南寧市西鄉塘區鵬飛路附近,每天晚上都有幾百隻白鶺鴒在夜棲。白鶺鴒是留鳥,全年都生活在一個地區;燕子是候鳥,現在正在集群遷飛」。
本文由南國早報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台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編輯:唐海波 黎伊瑋
校對:麥雪莉
責編:楊波
審核:胡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