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源黃河濕地迎來鳥類繁殖季
大象新聞•河南廣播電視台記者 王元偉 通訊員 許超超
漠漠濕地飛白鷺,陰陰夏木幼鳥啼。4月以來,河南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濟源段迎來了最熱鬧的鳥類繁殖季節,這裡水草豐茂,碧綠的蘆葦盪里成對的鳳頭潛鴨時隱時現、廣闊的淺灘上成群白鷺翩躚覓食,構成了一幅美麗的自然生態畫卷。
4月26日,在河南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濟源段,濕地管護員張靈寶正在遠遠地拍攝並觀察濕地的群鳥。張靈寶說,4月以來濟源黃河濕地監測到2000餘只水鳥進入繁殖期,它們正在選擇安全的地方築巢產卵,經過24天左右的孵化期後,5月中下旬將有上千隻出窩的雛鳥,成鳥便會帶著小鳥出來嬉戲捕食,盡享自然樂趣。
濟源黃河濕地位於亞洲候鳥遷徙的中線,擁有極其豐富的植物資源,讓這裡成為了候鳥遷徙的重要停歇地、繁殖地和覓食地,現已發現有各種鳥類18目53科220種,觀測記錄到黑鸛、大鴇、金雕3種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鳥類;紅腹錦雞、大天鵝、小天鵝等35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鳥類。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實施以來,濟源黃河濕地實施了一系列濕地生態恢復工程。濕地生態修復項目以自然恢復為主,人工恢復為輔為基本原則。通過土壤修復、植被恢復、濕地生境營造等措施,恢復了濕地生態50公頃,新增林地34公頃、草地12公頃,重現河清水綠、百鳥飛翔的美麗景觀。現如今,觀鳥、識鳥、愛鳥已經成為濟源人的新時尚。
(圖片拍攝:張靈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