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億配售被問詢!廈門國企建發股份,還好嗎?

2023-07-04     閨蜜財經

原標題:85億配售被問詢!廈門國企建發股份,還好嗎?

摘要:上交所還質疑了該司對美凱龍的收購(歡迎關注閨蜜財經)

撰文|蜜妹

這是@閨蜜財經的第1311篇原創

2023年上半年的最後一天,廈門國企建發股份被上交所「問候」了,事關此前的融資配股申請。

根據之前的披露,建發股份本次配股預計募集資金不超過85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擬用於公司供應鏈運營業務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借款。

問詢函請建發股份結合日常營運需要、貨幣資金餘額及使用安排、日常經營積累、資金缺口、資產負債率等情況,分析說明本次募集資金用於補流還貸的必要性及融資規模的合理性。

01

建發股份是來自於廈門的國企,為世界500強建發集團核心成員。這幾年,在大部分房企都一片萎靡時,建發股份似乎有逆風抄底之勢。

比如前幾年建發房產銷售額僅500多億元,在全國百強房企銷售榜單里排在中游。到了2021年,一下逆勢衝到1000多億元,殺入前20。

2022年雖然大行情有影響,但是依舊1000多億元,進入了前10。最新中指院數據顯示,2023年前6個月,建發房產銷售額953.3億元,依然位列top10,排名第9位。

圖片來源|中指院(特此感謝!)

勢頭如此猛,恍惚中讓人以為這是一家以房地產為主業的公司,實際上不然。

從東方財富統計的信息里蜜妹看到,建發股份的主業為供應鏈業務,比如整合鋼鐵、漿紙、汽車、農產品、消費品、礦產有色、能源化工、機電、綜合行業等業務的供應鏈業務。

圖片來源|東方財富(特此感謝!)

上述這部分供應鏈相關業務在2022年占總收入比例達83.61%,房地產業務營收在該司總營收中占比僅為16.39%。

儘管房地產業務在該司總盤子裡占比略低,但單看體量也不小,2022年總營收有1365億元,在百強房企里屬於中上水平。

02

關於建發股份配售一事,要回溯到2023年4月末,彼時該司披露1季報,一同披露的還有向原股東配售股份的預案,提到配股募集資金不超過人民幣85億元(具體規模視發行時市場情況而定)。

這次配售讓不少投資者覺得意外,畢竟在這前不久建發股份才披露了2022年的分紅方案。而預案披露後的首個交易日,建發股份股票也跌停。

關於這次配售,還有一點值得關注,就是和建發股份的房地產業務無關,如文初提到的,是用於供應鏈運營業務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借款。

建發股份解釋說,首先,供應鏈運營業務系資本密集型行業,有補充流動資金髮展業務的需求;

其次,新政策允許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資,但要求再融資募集資金投向主業,不得投向房地產業務;

再次,該公司內部供應鏈運營業務板塊和房地產業務板塊高度獨立,具備募集資金僅用於供應鏈運營業務的可行性。

建發股份表示,隨著公司主營業務的持續快速發展,資金需求亦逐步提升,但考慮到繼續以債權融資方式籌集資金難以滿足公司經營需求,且將持續加重公司財務負擔,增加財務風險。

關於財務,此次上交所的問詢函里,也有提到,要求建發股份說明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凈負債率和現金短債比指標是否處於合理區間內;是否存在大額債務違約、逾期等情況;是否面臨較大的債務償付風險,並完善相關風險提示等。

03

另外問詢函還提到了建發股份的經營狀況。要求其說明2023年3月末,建發股份營業收入與扣非歸母凈利潤波動趨勢不一致的原因與合理性,最近一期末公司扣非歸母凈利潤大幅下滑的原因,是否存在重大不確定性風險並完善相關風險提示。

最新1季報顯示,建發股份總營收約1675億元,同比增長了11.2%,但利潤指標同比卻下滑,其中凈利潤同比下滑36.83%,扣非凈利潤同比下滑65.07%。

對於扣非凈利潤大幅下滑,1季報的解釋是:因為報告期非經常性損益同比大幅增加。該司在經營中運用期貨套保工具對沖大宗商品價格風險,相應的損益與公司經營損益密切相關。

報告期內建發股份持有的期貨合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及處置損益大幅增加,該損益作為非經常性損益。對應的現貨庫存,已按會計政策計提存貨跌價準備,作為經常性損益。

蜜妹順便看了下建發股份1季度的利潤率指標,似乎比較低。毛利率為2.41%,凈利率0.53%;2022年同期這兩項數據分別是2.99%、0.92%。

值得注意的是,建發股份的負債在增長。2023年1季度流動負債增長了1000多億,為4943億元。其中應付票據及帳款790.3億元、短期借款403.7億元、其他應付款415.5億元。

受此影響,建發股份的總負債也水漲船高,從2022年末的4996億元增長到2023年1季度的6064億元。資產負債率也漲到78.71%,2022年末為75.13%。

另外上交所還質疑了今年建發股份對美凱龍29.95%的股份收購,要求其說明美凱龍業績下滑的原因,經營業績是否存在持續下滑風險,是否可能對發行人業績構成重大不利影響;是否存在募集資金變相用於收購的潛在風險。

此前的6月,建發股份62.86億元收購美凱龍的消息算是落地,彼時該司披露了40餘份相關公告,詳細說明了相關事宜。

從美凱龍這邊來看,情況確實不容樂觀:1季度營收26.17億元,同比下滑22.47%;歸屬凈利潤1.459億元,同比下滑79.10%。貨幣資金從2022年末的29.28億元下降到26.64億元,遠遠不夠支付短債,實在太難了。

建發股份雖然2023年1季度利潤也下滑,但至少債務目前來看還是可控的。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該司持有貨幣資金1133.35億元,相比美凱龍豪很多。

建發股份會如何回應上交所問詢?我們拭目以待。

版權聲明:本文系閨蜜財經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註明出處和作者,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367d2eefe16696b92171f01c6c1d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