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一開年,國劇就迎來了一波大爆發。
有被原著粉奉為「神作」,稱作是「高開神走」的科幻劇《三體》。
有主打治癒系,憑一己之力拉動春節期間雲南的旅遊產業的《去有風的地方》。
當然還有火到國外,隱隱有一種全世界都在追劇的《狂飆》。
《狂飆》炸了,從劇情到演員,熱度都極高。
舉一個最直觀的例子,47歲的張頌文也有站姐了。
也是在這個檔口,有一部劇出現了。
它,就是某酷懸疑劇場的新作《他是誰》。
這部之前完全沒消息的懸疑刑偵劇,在《狂飆》熱度高漲的時候出現,為了引起更多人關注,還關聯到了「京海賣魚販」高啟強。
比如這個「張譯新劇又和賣魚的乾上了」,給人一種夢幻聯動的錯覺。
也是因為這樣,這部劇的宣傳方式被不少網友說是「蹭」。
但要青石說,用「蹭熱度」來形容《他是誰》還真太不準確。
至少從目前的預告片來看,這部24集的刑偵劇本身的質量也挺硬的。
《他是誰》之所以能在前期0物料的情況下引發觀眾如此期待,最主要的因素在於主演——張譯。
在剛剛過去的1月,張譯的存在感很足。
先是《狂飆》里的安欣,他把安欣20年的變化通過表演傳遞的非常到位。
有肢體的變化,有眼神的變化。
同樣構圖下的不同展現,最是讓人驚艷。
春節檔里的票房冠軍《滿江紅》里也有張譯,他把一個喜歡將別人生死玩弄於股掌之間的何立演得恰到好處。
隨便一個表情,都能細細琢磨。
張譯在演戲上的「好」是公認的,這麼多年演藝生涯,他電影和電視劇領域的獎項都拿到了。
遠的不說,就拿最近幾年他的作品來說,隨便一個角色,戲份或輕或重,他都演出了獨屬於張譯的味道。
去年國慶檔《萬里歸途》里,他飾演的是外交官宗大偉。
電影里,他通過台詞,表情和動作徹底把角色魅力展現出來了。
特別是影片中的兩次和叛軍首領對峙的戲份,他的演技可以稱得上是大爆發了。
在《一秒鐘》里,張譯挑大樑出演張九聲,一個月暴瘦20斤。把一個為了去看影片中的女兒的「逃犯」演到人心裡去了。
到了《懸崖之上》里,張譯則是拼了命,他飾演的張憲臣在被捕後的那場「電椅戲」,太觸目驚心了!
他在全身的每一塊肌肉,包括面部,全都不受控制地在顫抖!
張藝謀這麼評價過張譯:
「他是個好演員,把戲交給他放心,他揣摩角色比導演還下的功夫還大。」
這次,由他挑大樑主演,又一次扮演刑警,卻演出了和安欣完全不一樣的感覺。
預告片里,還有更多張譯的演技展現。
就算是一個皺眉,也能演出好幾種層次。
當然,除了張譯,這部劇其他演員陣容也是走的純純實力派。
第一位,丁勇岱。
丁勇岱是我們的老熟人了。
大家對他熟悉起來,或許是因為去年的《人世間》。
在劇播出期間,《新京報》做了一份問卷調查,就《人世間》里的角色受歡迎程度做個排名。
丁勇岱飾演的周家老爸周志剛,以9.62%的喜愛度位居第六。
他前期是一個典型老父親的形象,性格強勢,對孩子也都是打擊教育為主。後期,他才開始慢慢轉變。
這個人物刻畫得很真實,符合那個年代生活的人,而丁勇岱的演技也是無可挑剔,深入人心。
同時,他的戲路非常廣。
在《中國刑偵1號案》里,丁勇岱飾演的是「白寶山」。
從外形上看,丁勇岱和「白寶山」並不像,但他用演技征服了所有人。
這樣一個性格極端的重犯,和如今看來慈祥老父親形象真的判若兩人。
還能有這樣一位演技很頂的人坐鎮,這部劇的演技方面,穩了。
第二位,趙陽,中國國家話劇院演員。
趙陽是國家話劇院演員,他的影視作品不算多,但都很精。
從《少年包青天3》里的公孫策到《沉默的真相》里的朱偉,他的角色有很強的個人氣質。
公孫策時期是個溫文爾雅風度翩翩的書生,到了朱偉,他又變成了一個對真相執著,一往無前的鐵血刑警。
說起來,他在刑偵劇里出鏡次數還不少,這回的《他是誰》肯定也能輕鬆拿捏。
第三位,范雷,國家一級演員。
范雷也是個典型的老戲骨了。
在2006年的國產神劇《士兵突擊》里,他飾演的是一度被現實磨得光滑的班長老馬。
《我的團長我的團》里,他又是川軍團里的「廚藝擔當」馬大志。
范雷的戲路很廣,軍旅題材的作品兩隻手都數不過來,在懸疑劇,刑偵劇領域也有出圈的角色。
比如《長安十二時辰》里的最狠狼衛圖格魯,和雷佳音的那場生死打鬥讓人印象深刻。
同時他還是春晚的常客,拿到過春晚語言類節目一等獎。
不誇張的說,他飾演的角色,就算是小人物,也都十分形象生動,能讓觀眾記住。
這或許就是國家一級演員的魅力。
第四位,劉冠麟。
從《狂飆》里喜劇演員賈冰的出圈能看出,喜劇演員絕對是國劇里的潛力股。
在《他是誰》里,也有一位喜劇演員劉冠麟。
《龍門鏢局》《歡喜密探》《贅婿》里都有精彩表演,演喜劇能把握好度,說明演員的實力就擺在那。
第五位,俞灝明。
從歌手,特別是選秀出道的歌手轉型成演員的不少,但演技像俞灝明這樣的,也真不多。
俞灝明做演員的時間不短,也有不少代表角色。
在《那年花開月正圓》里,他飾演的杜明禮讓人恨得牙痒痒。
這恰恰說明,這個角色成了。
至少在演員這條路上,俞灝明是可以讓人刮目相看的。
還有鄭水晶、石涼、許芳銥、齊奎等,幾乎都是科班出身,表演上應該沒什麼大的短板。
就算是最年輕的陳雨鍶,也是經驗豐富的「老」演員了。
她網劇《唐人街探案》里顛覆出演,角色的存在感很高,讓人印象深刻。
在《誤殺2》里的記者一角也有不錯的表現。
聊完演員,咱們來聊聊劇情。
畢竟,刑偵劇的劇情是決定這部劇能否出圈的關鍵。
從預告來看,《他是誰》是真敢拍啊!
故事開始於1988年,刑警衛國平(張譯飾)在追捕連環兇殺案的行動中目睹戰友犧牲,而兇手卻逃跑了。
這件事成了衛國平的心結。
八年後,又發生駭人聽聞的碎屍案。
在調查案件的過程中,已經成為刑警隊長的衛國平發現了案件中有和8年前的連環兇殺案相關的證據。
於是,8年前的案件重啟,「找到他,抓住他」成了當下衛國平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
預告片的整體氛圍,籠罩在詭異,大尺度之下。
開頭的錄音帶,伴隨著音效,給人一種隨時都會有大雷爆出來的感覺。
預告片的尺度很大,像是受害人的大鏡頭就極具衝擊力。
割喉的畫面,真實得讓人毛骨悚然。
在氛圍營造上,這部劇也做的很不錯。
比如燈光特寫下的歌舞廳;
構圖上就有故事的躲藏鏡頭;
張譯的幾個大特寫;
窗戶上故意弄上去的腳印;
偷窺視角的處理;
雨夜、紅傘、詭異的表情,配合很有味道的BGM,把這部劇的懸疑感拉到最高。
值得一提的是,《他是誰》在案件參考上,和「白銀案」很相似。
白銀案,指的是甘肅省白銀市連環殺人案。
從1988年至2002年的14年間,在中國甘肅省白銀市有11名女性慘遭入室殺害的案件,部分受害人曾遭受性侵害。
兇手作案手段極其殘忍,專挑年輕女性下手,還都是在白天入室犯案,給造成巨大的社會恐慌。
2004年,白銀市警方向外界公布詳細案情,並懸賞20萬人民幣,希望能夠取得線索。
到了2016年3月,甘肅省公安廳重啟偵查工作。
根據現代科技很快就鎖定嫌疑人,並於2016年8月26日在白銀市工業學校一小賣部內將犯罪嫌疑人抓獲。
案件的傳奇性和殘忍程度,讓該案的關注度極高。
在這部劇之前,該案也有過影視化,是一部小成本電影《追兇十九年》。
電影還入圍了第三屆平遙國際影展「藏龍」單元。
可惜的是,電影里沒有在案件本身上花費更多功夫,而是聚焦在了和案件相關的人的身上。
希望這次擴展成了24集的《他是誰》能夠補足細節。
縱觀近5年的國產懸疑刑偵劇,似乎進到了一個瓶頸期。
打出驚艷一槍的迷霧劇場,在第一年的《隱秘的角落》和《沉默的真相》後,有了一種再而衰,三而竭的味道。
第二年的迷霧劇場,且不說能稱上佳作的少之又少,就連能把一個故事講好這樣一個最基本的能力都很不穩定。
到了2022年,迷霧劇場又開啟了另一種模式。
就目前的兩部作品來看,都帶了點實驗性質的。
張子楓、梅婷、王硯輝的《回來的女兒》,將電影《秘密訪客》里故弄玄虛的勁兒給搬過來用上。
最後只能落得個「爛尾」的慘澹結局。
今年開年播出的《平原上的摩西》,也是一部實驗性極強的網劇,口碑走的是一個兩極分化的路線。
其實,這部劇的原著也並不是強情節,快節奏的刑偵本子。
且,就算是紫金陳IP改編的《隱秘的角落》和《沉默的真相》,在刑偵方面的用力不大,反而更多是聚焦人性,聚焦案件背後的黑暗。
所以真正意義上來算,上一部口碑熱度都出圈的懸疑刑偵劇,還是只能是2017年的《白夜追兇》。
經典的懸疑刑偵劇為什麼很難成「王炸」?因為要做到這三點,不容易。
第一,案件要夠傳奇,在開篇就能讓人直接入坑是最好。
當年《白夜追兇》的開場就能牢牢抓住觀眾眼球,演員演技功不可沒,案件尺度極大也是極大的加分項。
再加上導演運鏡,整個氛圍感一下就上來了。
第二,劇情要有邏輯,能經得起細想,能被反覆推敲。
刑偵劇里的邏輯極為重要,主線劇情要經得起推敲,也不能有為了劇情推進而有的強行降智。
或者是在一番故弄玄虛之後,給了一個最不像樣的解答。
無邏輯,強行降智最為致命。
第三,人設要有特點,不僅是正面人物,反派也要能符合人設。
還是說《白夜追兇》,關宏峰雙胞胎互換身份的人設就很吸睛。
同樣的,最終的大boss要動機明確,不能跟著劇情隨意更變人設,會顯得十分兒戲。
以目前《他是誰》的物料來看,第一點應該能做到,就看編劇能不能完善好第二點和第三點了。
而這,其實才是這部劇最讓人擔憂的地方。
該劇的編劇,是兩位名不見經傳新人編劇吳迪、李芳。
李芳的作品不多,在這之前有和劉新導演合作的都市喜劇《桃花運》,豆瓣評分6.4。
吳迪的履歷就更簡單,還沒有單獨編劇過的作品。
這樣一個不怎麼好駕馭的題材,儘管有案件原型在,但要編好,也不容易。
從預告和相關資料來看,《他是誰》在「白銀案」的基礎上,還增加了一些當下流行元素,比如更為複雜的犯罪團伙線。
這個做法就很危險。
原型案件本身就已經夠有討論度了,強加故事線很可能會弄巧成拙。
總之,不管如何,等劇集上線是否「王炸」就能見分曉了。
青石電影 | 老孟
本文系青石電影原創內容,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