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95後長孫女要接班?首富如何培養繼承人

2023-06-26     商務范

原標題:李嘉誠95後長孫女要接班?首富如何培養繼承人

范主說:接班人登場

李嘉誠創下的商業帝國由誰來繼承,一直都是吃瓜群眾熱衷討論的話題。

最近,李嘉誠的95後長孫女李思德在長實集團的新聞稿中低調」亮相「,還官宣了新職務——長實集團企業業務發展部經理,並對集團收購項目作公開回應。媒體也認為,李思德正式加入家族上市旗艦企業,李家第三代接班人浮出水面。

李思德是李嘉誠長子、二代接班人李澤鉅的長女。早在23歲時,就已經涉足家族產業,擔任了旗下兆豐地產的董事,當時很多人說,這是李嘉誠在部署和培養第三代接班人

2017年10月,李嘉誠帶著20齣頭的孫女李思德去馬場

而那時20齣頭的李思德在李嘉誠產業里擔任的職務不止於此,還有李嘉誠基金會董事、並被委任為慈山寺董事,這間由李家捐資15億港元興建的寺廟,占地4.7萬平方米,寺內有安保系統極強的李嘉誠專用禪房

除此之外,李思德同時還擔任李嘉誠用於投資加拿大鈾礦的離岸公司董事;去年,又被任命為私人公司Express Motor Limited董事,負責集團的歐洲及英國業務。

看來,今年94歲的李嘉誠,多年來一直有意帶著長孫女一步步參與集團經營,二代「畢業」,又來抓三代~

話說2018年3月李嘉誠退休,李澤鉅接替父親成為長江和記新的主席。李家的財產也早在2012年就分配好,李澤鉅接管企業,得到逾2900億港元上市資產,而李澤楷則將獲得父親對其生意上的資金支持。

去年8月蟬聯香港首富的李嘉誠重組3千億財產,據港媒報道,李嘉誠基金會向家族信託出售54.67億港元股份,也是一份給李澤鉅一家六口,一份給李澤楷。

對於「分家產」,李嘉誠表示,這樣好過自己去世後,下一代用訴訟來分家,可以確保兩個兒子「可以有兄弟做」~

深謀遠慮,思慮周全,一直都是李嘉誠的行事風格,雖說對於兩個兒子有完全不一樣的分配方案,但最開始的繼承者培養方法,是一碗水端平的。

起高樓難,大廈崩塌卻很容易,要想讓家族世代興旺,合格的接班人就至關重要。光流淌著李家的血液還遠遠不夠,李嘉誠深知繼承者需要系統地培養和嚴謹地引導。

重視教育

就讀頂尖學校,接受最好教育,積累最強人脈

富豪們花費重金把孩子從小送進貴族學校,不僅為了接受最好的教育,同時也是為了幫助他們從小建立自己的人脈和圈子。

李家的每一個小孩都會被送入最好的學校,比如李思德小時候被送入維多利亞幼兒園,這所學校不僅名人輩出,孩子們的家長也是非富即貴。

劉鑾雄的兒子女兒,李嘉欣和許晉亨的兒子,都就讀於維多利亞旗下幼兒園。

當然,從小學到高中,厲害的名校肯定不止一所,學校的畢業生的質量也是考量的重點(比如考進常青藤大學的百分比),另外企業家一般偏好學生的父輩大多也是企業家的學校。

李思德就讀的香港漢基國際學校,號稱香港最貴,坊間流傳沒準備好1000萬想都不要想,每年進入常青藤、牛劍的學生比例非常高。

李嘉誠讓孩子們大學進入國外名校就讀,一方面可以接受世界頂尖教育,另一方面也是開闊眼界、鍛鍊自理能力。

李澤鉅、李澤楷兩兄弟都是被送到史丹福讀大學,一個讀土木工程、另一個讀計算機工程。

商場歷練

早早接觸商業活動,提供鍛鍊機會

從小傳授經商之道:

光讀頂尖的學校還不夠,李嘉誠認為孩子們還需從小就接觸家族生意,經商的能力要耳濡目染,「真槍實彈」從娃娃抓起。

李澤鉅和李澤楷八九歲起,就會被李嘉誠安排在會議室旁聽董事會,從小看著「神仙打架」,學到的東西也比普通人高明不少~

范主看到有報道說,曾經李嘉誠和董事會討論公司應拿多少股份,提出:「公司拿百分之十的股份是公正的,拿百分之十一也可以,但是我主張只拿百分之九的股份。」

董事們聽了議論紛紛,李澤鉅、李澤鍇也站起來反對,認為應拿百分之十一的股份,能多賺錢。李嘉誠則告訴他們,給別人多一點股份,人家才會幹得更拚命,到頭來賺到的才會更多~

真實案例,現場教學,這可比書本上的知識要鮮活、深刻得多( ̄ ̄)/。然而這樣的機會不是人人都有,也不是每個富豪都能意識到重要性。

李澤鉅後來進入長江集團,李嘉誠也早早安排了元老輔佐,比如前董事總經理周年茂、副董事總經理甘慶林等,公開場合更是有意讓李澤鉅出面回答,來強化他在內部和外界的形象,可謂用心良苦

到了孫子孫女這一代,李嘉誠也常常把孩子們帶在身邊,尤其是長孫女李思德,就被拍到過很多次和爺爺手牽手出現在各種場合。

除了李嘉誠,另外幾個香港富豪也都積極提攜自己的第三代。

比如曾經的「香港第三大富豪」鄭裕彤,他的孫女鄭志雯(哈佛畢業)就負責家族集團旗下瑰麗酒店的經營;「四叔」李兆基的外孫女李敬恩(史丹福畢業),現在是恆基兆業的租務部高級副總經理。

故意「嚇人」,設置成長障礙:

除了教授方法論,李嘉誠還會故意給孩子們設置障礙,畢竟一路多打怪,才能好升級~

有報道說,李嘉誠帶6歲的李澤楷坐頭等艙,當時就「嚇唬」他:「除非你以後靠自己努力,不然這就是你人生最後一次的頭等艙了。」

知道頭等艙好了,就努力啊,年輕人~

李澤鉅和李澤楷讀書期間,李嘉誠也不會給孩子太多的零用錢。像李澤楷在史丹福的時候,就經常像普通學生一樣打工,不僅在麥當勞做過兼職,還在高爾夫俱樂部當過球童。

兩兄弟畢業以後,也沒有直接進入家族企業管理層,因為在李嘉誠看來,「創業」的過程很重要,他們必須靠自己努力並證明自己的實力後,才能有自己的位置。

1985年,21歲的李澤鉅從長江集團基層做起,不過「二代」還是「二代」,只要能力夠,學習經驗、體驗生活之後就是快速升職,所以李澤鉅25歲就成為了長實的執行董事。

處世哲學

言傳身教,低調處事

從無名小輩到華人首富,李嘉誠靠的不只是努力和運氣,還有自己獨到的處世哲學,而這些用畢生時間總結和驗證的道理,他也希望能傳給下一代。

比如,在2007年到2008年間,世界最大保險公司的股票暴跌91%,市值縮水167億美元,李嘉誠就把這一消息放在辦公室裱起來,為的就是給孩子們上一課

而對於如何把自己的經驗教授給孩子們,李嘉誠選擇的不只是說教,還是身體力行,言傳與身教結合,尤其是在「如何做人」上。

他曾說過,對子女的教育,百分之九十九應該教他們做人的道理,即便是他們成人後,也應該是三分之二教他們如何做人,三分之一才是教他們如何做生意。

胸襟開闊,待人謙遜:

在李嘉誠看來,做人一定不能驕傲,不能忘本,如果太自大,總有一天會碰壁,他將自己的公司命名為「長江」,就是取「長江不擇細流」之意,要重視各方細流,才能匯聚成為大江。

在李澤鉅和李澤楷小的時候,雖然上的是頂級學校,但都沒有私家車接送,有時自己還會親自帶著兩兄弟搭電車、擠巴士,這讓哥倆一度懷疑自家根本沒有別人說的那麼有錢...... ̄へ ̄

而李嘉誠給出的理由是,不坐私家車才能接觸到最平凡的生活、最普通的人,而那些才是真實的生活,如果每天車接車送,那孩子們只會什麼都看不到,什麼都不懂。

「長江不擇細流」,不僅要有開闊的胸襟,更要有謙遜的氣度。李嘉誠就在孩子面前展示了一把,尊重每一個人,即便是服務人員也不會被忽視。

作風低調,儘量從簡:

1956年,28歲的李嘉誠已躋身百萬富豪之列,那時也會去享受物質,穿定製西裝,戴百達翡麗,開名車玩遊艇,但之後他發現:「財富能令一個人內心擁有安全感,但超過某個程度,安全感的需要就不那麼強烈了。」

後來李嘉誠悟出一個道理:「內心的富貴才是真富貴」,之後便創建了李嘉誠基金會,用幫助別人來賦予財富新的意義,這也許就是富有的另一個境界吧~

李嘉誠的金錢觀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不再像一般的富豪那樣,凡事要求最好,而是追求低調和實用性,在他看來,錢可以花出去,但不能被浪費,而且「甘於秀林,風必摧之」,樹大一定會招風。

事實上,在李嘉誠的後半生,他一直堅持著低調行事的作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他曾展示過自己如今最愛戴的西鐵城光動能手錶,只要500美金

當然李嘉誠也沒有說10萬美金的表不好,只是平時戴的話,必須處處小心,便宜耐用的手錶確實實用很多。而當記者問起,你的朋友會嘲笑你戴這樣的手錶嗎,李嘉誠說道:「不會他們知道我就是這樣的人」。

李嘉誠的球友,人稱「澳門新賭王「的呂志和,在接受採訪的時候也提到:李嘉誠生活很簡樸,吃的是最便宜的魚。

這種觀念後來或多或少地傳給了下一代,李澤鉅和李澤楷也會時常提起,自己身上的很多特點,都是從父輩身上學到的。

然而年輕人沒有走過李嘉誠「頓悟」的路,總是喜歡炫一些的東西。之前就有報道說,李澤鉅曾因在勞斯萊斯房車裡裝了當時最新推出的鐳射影碟機,而被港媒熱議。李嘉誠還幫他打圓場說勞斯萊斯是用於接客的,應該方便客人遣(然而記者還是見到李澤鉅自己駕車去兜風)。

大概李澤鉅越來越明白父親的用意,也懂得了人言可畏,之後的開車就選擇寶馬、奧迪這些大眾也會開的車。

相比之下,李澤楷就顯得要突出很多,雖然也沒有像一些紈絝子弟一樣招搖,但和梁洛施交往,戴百達翡麗5712/1A,依然看起來很引人注目。

保持溝通,把握方向:

為了更多的了解家庭成員,李嘉誠還定下家規,「無論工作多忙,每個星期一的晚上,大家要一起吃飯」,聊聊生活聊聊子女。

這也讓李嘉誠能夠及時了解家族成員的各種動態,包括參與孫子孫女的教育和成長,一次在飯桌上,李澤鉅說起女兒很調皮在學校里會欺負同學。

李嘉誠就當場指責兒子:「孩子犯錯是因為他們還小不懂事,可是你們大人也是這樣不懂事嗎?如果沒有父母的正確引導,讓她為所欲為,那麼以後犯了大錯還能改嗎?」

嚴加保護

把後代保護得密不透風,安全第一

大家都知道,李嘉誠的安保意識很強,傳說每年在安保上的花銷就高達10個億,出門永遠都是一眾保鏢跟隨。

對後代的保護也是一樣,李嘉誠為孫子孫女挑選學校時,也一定要考慮學校是否允許學生帶保鏢上學。

光長孫女李思德,就雇了幾十個特種兵退役下來的保鏢,而且出門時總是「包裹嚴實」,低調神秘,連面容都很少被狗仔拍到。

如此小心謹慎,當然是有原因的。一切的開始,都是從當年悍匪張子強綁架李澤鉅開始:

1996年,李澤鉅在上班的路上,被手握AK47的張子強劫持,並關押起來,攥著首富之子的小命,張子強開口就要20億港幣。

接到消息的李嘉誠要求面談,大盜與巨富的會面在李家大宅展開,面對這位「世紀賊王」,李嘉誠淡定又爽快,並答應交給出當下能拿出的十億三千八百萬港幣。

李嘉誠還曾勸告張子強,得到這筆錢之後,希望他能去做點正事,或者買李家的股票也可以,這樣可以保證子孫後代也永遠吃不完。

然而,張子強哪裡聽得進,只顧拿去揮霍賭博,兩年間10多億全部花光後又動了綁架澳門賭王的念頭,但這次沒那麼走運,「世紀賊王」終於被內地警方抓獲。

1998年在對張子強的審問中,大家才得知李澤鉅曾經被其綁架,並勒索十億多港幣。記者後來問起李嘉誠為什麼不報警,他表示「當時和張先生談得非常友好,答應不報警,所以就堅決不報警」。

這一方面是李嘉誠信守諾言,但不張揚也是他的智慧(大家都知道能勒索那麼多錢,就會引來更多更瘋狂的綁匪),畢竟提高安保措施才是當務之急,這樣做也符合李嘉誠的原則。

李嘉誠現在擁有一輛防彈寶馬

從那以後李嘉誠為家人開啟保鏢24小時戒備,尤其是家裡的小孩。為了確保李澤鉅夫婦以及他們的三女一子的安全,2013年李嘉誠耗資2億重建李家大宅。

安保極度嚴密:大宅外裝設電網圍欄,外牆有多部隱蔽監控全方位觀察周邊動向,窗戶全部用頂級防彈玻璃,每層樓的洗手間和衣帽間,都特別設計成配備鋼門的安全房,如果有歹徒進入,就能躲入其中避難並等待救援。

對於李嘉誠的後代來說,他的確是難以逾越的高度,但只有苦心培養,才有可能具備接班的素質。

最後和大家共勉,培養接班人很重要,但前提是我們要先奮鬥出一定的成績,給家人孩子帶來更好的生活,並守護好他們~

圖片來自網絡,部分來自視覺中國

商務范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編輯 Kien | 運營 Eva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2cc742a81e9d0b9c375458c210eda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