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間站被多次撞!神十七航天員出艙已修復,天舟七號將出征

2023-12-22     環球科學貓

原標題:中國空間站被多次撞!神十七航天員出艙已修復,天舟七號將出征

對中國航天員來說,真的是太簡單了!中國空間站被多次撞擊,結果神舟十七號航天員首次出艙,就徹底完成了修復任務,這樣的實力對我國航天員來說,真的是「高難度挑戰之下,完美的技術驗證」。

這裡為神舟十七號航天員湯洪波、唐勝傑、江新林說一聲「辛苦」了。

同時,在我國神舟十七號出艙消息之下,關於我國天舟七號的消息也來了,下面就一個一個來看看。

中國空間站被多次撞!神十七航天員出艙已修復

此前也給大家說明了,中國空間站被撞擊並不意外,因為這是航天員運行過程之中無法避免的事情,這主要是因為太空垃圾太多了,就如人類從太空垃圾的編碼情況來看,每年都在瘋狂的增長之中。

2005年,10300 個太空垃圾

2013年,16600 個太空垃圾

2016年,17700 個太空垃圾

到2022年,公開的數據顯示,已經跟蹤到了約3萬個太空垃圾。

可以看到太空垃圾的增長太快了,而且除了這些已經編碼的太空垃圾之外,還有上億無法編碼的微小顆粒。

所以,中國空間站被多次撞擊,那完全也是正常的事情,因為人類無法避免這些太空垃圾的影響。

而且,未來這樣的事情還可能成為常態化,太空垃圾在增加,那麼太空飛行器運行就可能存在這樣的風險。

不過,這一次我國神舟十七號航天員湯洪波、唐勝傑、江新林在完美的配合之下,已經進行了完美的修復,這實力可以說真的太強了。

在中國空間站機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員的配合支持下,完成了天和核心艙太陽翼修複試驗等既定任務,航天員湯洪波、唐勝傑已安全返回問天實驗艙,出艙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而在此前,給大家科普過,關於太空的危險程度是相當高的,由於缺乏艙壁保護,航天員在艙外面臨著複雜易變的溫度、壓力及輻射等挑戰。

而且最為關鍵是這一次任務並不是單純的出艙,還有「首次」——中國從未執行過的太空修復任務,能夠如此快速地解決。

那說明了我國航天員實力是非常的強,在經過約7.5小時的出艙活動之中,解決了所有的任務,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戰。

同時,這一次太空任務出艙活動,也再次給我國創造了兩個首次:

第一個首次——中國首位重返空間站的航天員湯洪波時隔兩年再度漫步太空

第二個首次——航天員唐勝傑成為中國已知執行出艙任務年齡最小的航天員

所以,再次為中國神舟十七號航天員表示祝賀,而且接下來,航天員們還將繼續開展任務,因為在太空之中有大約6個月的時間,而時間也才三分之一左右,接下來將繼續開展大量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以及多次航天員乘組出艙活動和應用載荷出艙任務,希望接下來的航天員們也能夠完美完成所有任務。

根據計劃,在2024年4月左右,三位航天員將會返回地球,預計返回點還是在東風著陸場,所以,期待航天英雄們凱旋歸來。

這不,在神舟十七號航天員出艙消息下,關於我國天舟七號貨運飛船的消息也來了。

長征七號遙八火箭抵達文昌!天舟七號將出征

的確,我國執行天舟七號發射任務的長征七號遙八運載火箭已完成出廠前所有研製工作,並且安全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

之後,它將與先期已運抵的天舟七號貨運飛船一起開展發射場區總裝和測試工作。按計劃,2024 年初天舟七號發射。

看到沒?中國載人航天任務2024年的第一個「開年大戲」就是天舟七號,是比較令人期待的,即將出征了,這裡我就簡單介紹一下關於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天舟七號的信息。

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屬於中型運載火箭,火箭高53.1米,芯級直徑3.35米,起飛重量約597噸,起飛推力720噸,低地球軌道運載能力達13.5噸。

而且它的可靠性達0.98,是國際上運載火箭可靠性設計指標中最高的。所以,從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執行的任務來看,都是100%的成功率,這沒有任何的問題。

天舟七號——是中國航天天舟系列貨運飛船第七艘,由於它跟天舟六號一樣,是屬於新一批次的貨運飛船。

所以,實力變化應該不大,只是在技術上有可能會進行調整,為後面我國新一批次的貨運飛船作鋪墊,飛船總重13.5噸,長度10.6米,載貨量7.4噸,是世界上運貨能力最強的貨運飛船之一,有效的裝載容積22.5立方米,承擔著空間站物資保障、在軌支持和空間科學試驗的任務。

所以,都是我國頂級的航天利器,這一次發射大家還是可以期待一下。

而具體的時間節點還未出來,計劃是2024年1月發射,那麼就是準備一下,就將發射了,喜歡看航天發射的朋友,可以做下準備了。

天舟七號前,天舟六號撤離也是重點

的確,我國在發射天舟七號前,天舟六號的撤離是必須的,要騰出對接的接口。

而且在天舟六號貨運飛船撤離前,神舟十七號航天員需要進行太空整理,打包在上面所產生的「廢棄物」。

然後將其轉運到天舟六號貨運飛船上,然後在天舟六號撤離空間站之後,將會將其「廢棄物」全面拋到大氣層,實施「再入大氣層」計劃,將其全面燃燒。

這也是天舟六號貨運飛船的終點,此前也給大家分析過,關於中國貨運飛船為什麼不回收的問題,其實就是兩點:

第一點、為了追求更強的貨物運輸能力,也就並沒有考慮到回收的問題,當然,它並不是主要的。

第二點、在天舟貨運飛船過程之中,太空飛行器飛行速度極快,返回地球時與大氣層產生劇烈摩擦,致使太空飛行器外部溫度高達上千攝氏度,產生劇烈燃燒現象,要想回收,這意味著我國需要對整個貨運飛船進行「防熱」材料的布控,這成本肯定會再次上升。

所以,這兩點就限制了天舟貨運飛船回收的問題,而且,本身將其回收的這個成本都已經高出了新製造,這也就沒有必要做了,這就是因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1aeba10be691d9768c58c8d79fade1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