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土或被「震大」!能登半島地震屬逆沖地震,可在海洋中造陸

2024-01-05     科普大世界

原標題:日本國土或被「震大」!能登半島地震屬逆沖地震,可在海洋中造陸

日本國土或被「震大」!能登半島地震屬逆沖地震,可在海洋中造陸

日本西海岸石川縣能登半島附近海域1月1日下午發生7.6級地震已被日本氣象廳命名為2024年「能登半島地震」,這次地震級別較大,破壞性很強,還引發了5米高的海嘯,給震中及附近地區造成的損失較大。

而且該地區屬於群震型震區,一旦有地震就會多次震動,所以未來仍有可能發生較大級別的地震。

本次日本能登半島地還是逆沖型地震,這類的地震就是兩個或多個板塊因為對衝撞擊發生的是上下的垂直移動,兩個高低不一的板塊,一個板塊位於另一個板塊的下方,將另一個板塊向上頂起,而非水平平移(走滑型)。

此類的地震通常發生在幾大板塊連接處的邊緣,比如此次的能登半島7.6級地震,其地震位置就處於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北美-堪察加板塊和菲律賓板塊(太平洋板塊的一部分)的相接處。其中菲律賓板塊和太平洋板塊都屬於大洋板塊,密度較大,俯衝於亞歐板塊和北美-堪察加板塊之下。地質學家探測發現太平洋板塊正在以每年8~9厘米的速度向亞歐板塊下面擠壓俯衝,當其能量積蓄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以地震的形式釋放出來。

逆沖型地震通常都級別較大,能量釋放多,發生在大海中往往會使得海水發生突然的升降現象,所以也比較容易激發海嘯。

中國地震台網中心研究員蔣海昆就認為從主震的破裂類型來看日本本次7.6級地震是逆沖型地震,還表示通過初步研究發現逆沖型斷層破裂了100到150公里,而且具有雙側破裂的特點。

日本屬於島國,位於太平洋中,或許是受《日本沉沒》等電影的影響,很多的朋友都認為日本列島會在不斷的地震中淹沒於太平洋中,但現實中這種情況不但不會發生,相反日本列島的面積大機率會越來越大 ,因為整個地球上板塊相接觸的部分幾乎都是處於隆起狀態,特別是在板塊相互衝撞的地方。

比如我國的青藏高原,就是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相互衝撞,印度洋板塊俯衝到亞歐板塊之下形成的。

板塊的對撞和抬升通常都是在地震中完成的,而這樣的地震大多是逆沖型地震。當逆沖型地震發生之後,位於上面部分的板塊會被抬升,如果地震發生在海洋中,被抬升的板塊部分比較容易造就陸地,所以此次能登半島地震也大機率會抬升出新的陸地,增加日本的國土面積,只是被抬升的幅度很小,具體的面積有多大是很難看出來的。

在日本列島一帶,太平洋板塊和菲律賓板塊也會繼續衝擊亞歐板塊,也是大洋板塊衝擊在大陸板塊的下方,在不斷的逆沖型地震中,大陸板塊邊緣不斷被抬升,地殼斷層不斷出現,才形成了日本列島,這樣的情況繼續下去,時間長了日本海和黃海、東海一帶甚至會形成高原,而日本列島也甚至有可能成為喜馬拉雅山那樣的山脈。

消息來源:上觀新聞1月3日報道《強震不期而至,日本這場地震向未來發出特別警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1505f954a9f14a755410f1513f8c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