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清末進士出身,幸運成為民國總統,又為北洋政府收回兩塊失地

2020-09-24     王春秋史

原標題:此人清末進士出身,幸運成為民國總統,又為北洋政府收回兩塊失地

清朝末年,當時的社會凋敝,國內外的矛盾頻發,科舉制這一作為中國一千多年來選賢任能的考試製度雖然仍舊存在,不過要想指望其中某一屆的狀元或榜眼等人來拯救蒼生,仍舊是顯得蒼白且無力的。

但是,就有這麼一個進士出身的文人,卻對當時社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此人雖考中過進士的功名,不過進入朝廷時也只是在翰林院工作,而且一干就是十年,官職也只是七品而已。相較於自身能力而言,這一職位確是多少顯得有些屈才,但是清朝滅亡,袁世凱倒台後,這個曾經的七品小官竟然通過努力當上了中華民國的大總統而此人就是徐世昌。

末代皇帝溥儀退位後,中國也從君主專制走向了民主共和,但是袁世凱又在後來逆行倒施,這也導致曾經的共事密友徐世昌和袁世凱二人分道揚鑣。

袁世凱去世後,關於第二任民國總統的位置,也在曾經的北洋三傑之二的段祺瑞和馮國璋二人之間僵持。也正是因為二人彼此實力相當,一直活躍在政界,並且總是當老好人的徐世昌就幸運的當選了總統。

徐世昌當上總統後,也是做出了不少的功績,比如大力開發東北,還有發展各項新興事業等等。徐世昌上任之時,正好又趕上了俄國爆發「十月革命」,曾經的沙俄帝國內部也是處於一片混亂,而對於當時的北洋政府來說,趁著這時候收復曾經沙俄占領的失地,就是一個絕佳機會了。

曾經的唐努烏梁海從漢朝開始就已經出現我國人民的活動足跡,唐代後又被正式的收入我國版圖,不過近代以後,我國的社會發展水平明顯落後於以西歐國家為首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因為落後,我國的領土也在被逐漸蠶食,比如唐努烏梁海就是被沙俄所占領。

而趁著俄國內亂的機會,徐世昌果斷派嚴式超帶領大軍前往收復失地。這一仗進行的還算順利,並且後來又在當地居民發動起義的內應下,成功收回失地,而脫離祖國七年之久的唐努烏梁海終於重新迎回祖國懷抱。遺憾的是,由於歷史原因,此地最終還是在1944年又成為前蘇聯的加盟共和國。

還是趁著沙俄內亂的機會,徐世昌決定任命徐樹錚為西北躊邊使,主要負責外矇事宜。

俄國十月革命後,雖然對外宣稱願意放棄沙皇俄國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但是在關於外蒙的問題上,仍是暗中支持其獨立。在此背景之下,總統徐世昌要求徐樹錚率兵武裝收回外蒙。

1919年11月7日,徐樹錚率兵進入庫倫,抓獲內閣總理等主要分裂決策勢力,總用時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外蒙即正式宣告回歸。但是隨著段祺瑞下台、徐樹錚被通緝等一些列因素,外蒙又在日軍的支持下進入混亂局面。而且當時又正值國內的第一次直奉戰爭,各路軍閥面對外蒙駐軍的求助也持消極態度,誰也不願意付出力量支援,而蘇軍也正好趁此機會再度干涉外蒙。

受當時對日作戰的局勢影響,國民政府也無暇北顧,重新收回的外蒙又再次獨立。

先不說唐努烏梁海和外蒙後來又再次脫離的情況,而從清末開始就不斷被蠶食的領土,卻在徐世昌任職期間成功收復總面積達到兩百萬平方公里以上的兩塊失地,仍然是十分偉大的成就。

抗戰爆發後,徐世昌早已下野而且身體上又是疾病纏身,雖然無法身體力行的抗日,但是面對著日本人的拉攏始終秉著堅決拒絕的態度,最終於1939年去世,而去世之時曾經的大總統不但未經厚葬,甚至連座墳墓都未修,也僅僅是立了一塊碑而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0y7vXQBLq-Ct6CZF-C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