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避免中年失業,給你提三點比較實用的建議:
1、有技術,好就業
在職場上,人到中年,如果沒有技術,沒有專長,沒有某一方面比較強的工作能力,就沒有競爭力,就沒有什麼存在的價值和利用價值。在企業里也是干不長、站不穩、呆不下去的。
就會經常被辭退,就會經常處於失業——找工作——失業的惡性循環中。
作為中年人,要想在職場上立足,要想占有一席之地,不輕易被替代,不輕易被淘汰。建議最好學習掌握一門比較實用的專業技術。
也就是說,企業覺得招聘你有用處,你能夠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這樣,才能幹得長,才不會輕易失業。
我在一家私企打工時,有一位同事,是一位機電修理工,入職時已經52歲了。
他當時應聘時,公司是辭退了原來的機電維修工後才招聘他的,而且原來的機電維修工只有30來歲。
為什麼一個年齡偏大的員工,能夠頂替掉一個年輕的員工呢?
就是他技術好,能夠及時解決公司生產中各種機器設備發生的故障,能夠保證公司的正常生產。也就是說,他對於公司來講,很有用。
比如:原來的修理工修不好、修不了的設備,他可以做到手到病除;過去需要委外修理的設備,可以做到自己解決;過去需要更換零配件的設備,他可以做到舊物利用,或者進行加工維修後繼續使用。等等。
這樣,既保證了公司的正常生產,提高了生產效率,又大幅度減少和降低了設備維修的經費開支,深得老闆的喜歡和肯定,工資待遇也比原來的修理工高出1000元。
有句俗話說得好: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在職場上,如果沒有金剛鑽,你也攬不到瓷器活。
也就是說,年輕人也好,中年人也罷,要想有工作、有收入、不失業,就要有兩下子,就要有兩把刷子。這樣,就不愁找不到理想的、合適的工作;即使人到中年,也還是有企業要的。
2、高不成,低可就
人到中年,如果沒技術、沒專長、能力一般,大機率是企業辭退的重點人選,或者合適的工作找不到,失業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
這個時候,作為中年人,就要認識到自己的弱點,看清自身的短處。求職困難時,就要降低自己的期望值,降低自己對工作和工資的要求,只要能夠找到工作,哪怕工作差一點、工資低一點,也要接受,切不可挑三揀四。這樣就業的機會就要多一些,求職的成功率就要高一些。
我一個戰友,已經45歲了。他副團職中校轉業時,選擇了自主擇業,就是自己打工找事做。
他在找工作時,就很有自知之明。
他知道自己年齡偏大,對地方工作不熟悉、不了解,也沒有什麼技術專長。
但是,他長期在部隊從事軍事工作,對行政管理工作很有一套。於是,在找工作時,著重找自己能夠幹得了的、能夠勝任的工作。最後直接應聘到一家企業當保安隊長。
雖然工資只有4000多塊錢一個月,但是,他還是很願意干,並且乾得有聲有色,一直得到公司領導的肯定和信任。
從我這個戰友的工作經歷中,可以給中年職場人一些啟示。就是人到中年,在應聘求職時,要充分認識到自己的弱勢和短處,儘可能地發揮自己的強項和長處,這樣才能更快地找到自己比較滿意的、能夠接受的工作,不至於失業,不至於沒有收入來源。
3、做生意,自己干
人到中年,如果工作不好找,如果找到了工作又經常被辭退,如果經常處於失業狀態。那麼,就要想想其他的一些辦法了。
這個年齡的人,過去長期打工,現在年齡大了,沒有企業願意要,也可以轉變一下思路,可以考慮去做點小生意。如果選好了項目,找准了路子,也可以靠自己的能力掙錢,也可以避免失業。
像這種做小生意的人,在我們身邊比比皆是。開個小吃店、小超市、水果攤、早點攤、夜市攤等等。
比如:我們小區就有一對夫妻,因為年齡大了不好就業,就自己做小生意,而且做得順風順水,小日子過得自由自在。
他們夫妻倆只做一個生意,就是早上炸油條賣。
每天晚上準備好第二天早上的食材,早上6點鐘出攤,一直擺到上午10左右收攤。同時兼顧賣茶葉蛋、豆漿等,主要給周圍的居民和上班族提供早餐。每天平均凈賺300多元。用他們夫妻倆的話說,比去上班打工強多了,不受氣,還自由,掙的錢也比到企業打工多。
另外,現在科技發達,信息暢通,就業賺錢的門道也更多。從我周圍的朋友中了解到,不少人都在網上打工掙錢。這種工作模式是最靈活、最方便的,而且收入也不低,也可以避免中年失業沒收入。
有在網上兼職的,有在網上開網店的,有做微商的,有做自媒體的。等等。
比如:我一個朋友的老婆,去年疫情期間失業。為了生活,當時,她就建了一個網絡購物群,代為小區居民採購蔬菜、水果和日常生活用品,並送貨上門。因為當時外出不方便,生意十分火爆。現在,網購生意仍然紅火。因為,很多人已經形成了消費習慣,就是方便省事。
從此以後,她再也不用到處找工作,也不會失業了,可以一直幹下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0eec3570e5312e49e07d5e3b87a332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