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朝說節氣丨小雪:糍粑越打越黏 日子越過越甜

2023-11-22   紅網

原標題:朝朝說節氣丨小雪:糍粑越打越黏 日子越過越甜

分分秒秒,朝朝暮暮。

一歲四時,一時三月,一月兩節。

二十四節氣,顆顆為珍珠,串連起日子,燦然有華光。

節氣,是天文,是氣象,是變化,是規律,更是日常與塵世。

農事循序,物候更新,文化開花:儀式、飲食、養生、娛樂……朵朵經典,博大精深,可觀可賞。

《朝朝說節氣》探幽發微,小女孩「朝朝」,小貓「秒秒」,視角純真,一人一貓,溫馨互動,看湖湘節氣,煙火萬千。

小雪節氣

11月22日,小雪至。「雪」是寒冷的產物,寒未深而雪未大,故稱「小雪」。

天氣越來越冷,小雪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寒潮和強冷空氣活動頻繁,萬物失去生機,天地閉塞轉入嚴寒的冬天。

小雪雪滿天,來年必豐年。小雪是反映氣溫與降水變化趨勢的節氣,並不是說當天會下小量的雪,但不妨礙這一天人們翹首期盼雪的降臨。

小雪節氣的習俗有腌鹹菜、曬魚乾、釀小雪酒等,在南方某些地方,還有吃糍粑的習俗。

古時,糍粑是南方地區傳統的節日祭品,「十月朝,糍粑祿祿燒」,指的就是祭祀事件。小雪打糍粑,也是湖南等多地的習俗。

打糍粑的前一晚,要將上好的糯米洗凈並浸泡起來,第二天一大早濾了水,放進木桶里蒸。打糍粑的棒槌和石臼也要清洗乾淨備好,蒸好的糯米趁熱倒入石臼,立刻開打。

打糍粑得兩個人配合,你一錘,我一錘,千錘百鍊才能將黏糊的糯米打成綿軟光滑的糯米糰,打好後能拉扯成絲還不斷。

糯米糰一打好,便要倒到案板上,經過一番搓圓壓扁,才有了最終的形狀——一個圓滿潔白的糍粑。

不少湖南人的童年記憶里都有烤糍粑。入冬寒冷,屋裡生了炭火,一家人圍著火盆聊天取暖。小孩嘴饞,便會纏著大人烤上幾個糍粑來吃。

火鉗撐開,架在火盆上就是一個簡易的燒烤架,糍粑放上去,不一會兒便被燙得鼓起小包。隨著溫度上升,小包越來越大,最終破開吐出一口白煙,觀察這一過程算是烤糍粑的附加樂趣。

烤好的糍粑,表皮焦脆點綴著金黃,按下去又能感覺到內里的綿軟,蘸白糖或者紅糖吃,口感絕佳。

雪和糍粑都喜歡,寒風再大,也吹不散屋裡的溫暖。

文字:康曉喬

插畫:鄧堯

統籌:黎娜

來源:紅網

作者:康 曉喬 鄧堯 黎娜 高國棟

編輯:文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