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你的決策能力?

2019-08-19     獵頭老王

最好的選擇是好處多於壞處的選擇,不是毫無壞處的選擇。有些人一旦發現一點問題就反對某件事,而不合理權衡所有的優缺點,這樣的人通常不善於決策。——《原則》

Photo by Annie Spratt on Unsplash

德魯克說過一句很經典的話:要看"正當的決策"是什麼,而不是"人能接受的"是什麼

但現在很多人的決策都不是依據「正當」的決策,而是看自己能接受什麼和什麼才能讓自己過得更加舒適。正是這種決策,斷送了自己的職業發展。

5年前,老王接觸一位不錯的職場人,不管從他的教育背景,還是能力等,都需要繼續在大廠再工作幾年,把自己的工作習慣養成、工作能力打造好,以及建立初步的職場人脈再考慮去中型企業或創業型公司。

而這位小伙子收到某創業型公司的邀請,看到職位提升了,薪酬也比在大廠薪酬高了2000元\\月,他毫無疑問地選擇了加入。但遺憾的是創業型公司風險太大,他加入了這家公司不到15個月,公司宣布清算。

那時,他才明白,自己的選擇可能錯了。但他已經失去了回大廠的機會。即使再回大廠,也不會有好的職位。

一個錯誤的選擇,導致他這5年走得磕磕碰碰。上個月,他找老王做職業諮詢時,老王從他的語氣中聽出滿滿的焦慮,更別說5年前的自信了。

人在職場,為什麼會出現判斷失誤,導致自己決策失敗呢?老王認為:

Photo by Christin Hume on Unsplash

1、遇到問題都是感性做決策,或通過大腦尋找自己想看到的「美好」結果來做決策。感性決策的前提是你對已有的結果進行預判導致。正是這種帶著美好的預判做決策,有時結果往往事與願違。李某,大學期間就夢想實現財富自由,大學畢業後,他帶著財富自由的夢想進入社會拼搏,無意間進行了傳銷組織。目前,還在監獄裡面呢。

老王建議,抱著對美好生活的願望去追求是對的,但一定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判斷和選擇,千萬不要懷著美好的願望,而做出偏離事實的決策。

2、缺少問題判斷的知識或理論,出現認知的偏差。所有的決策都是在知識和理論的指導下做出合理的決定。如果你缺少對問題判斷的知識和理論,你就會出現認知的偏差,就會導致決策失誤。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學習知識和理論是很枯燥無味的,很多人都不願意學,更不願意讓自己的大腦走出舒服區。

老王在一次活動現場,一位職場人對老王說,她特別想學習,但學習太累,就放棄了學習。老王問她,到目前為止有沒有發現不累的工作?

她說,沒有。

老王說,既然沒有,那為什麼還要說累呢?所有的工作都累。老王想告訴所有怕累的職場人:你只有讓你的大腦走出舒服區,去刻意的學習,你才會發現你很優秀,你遇到問題,才會有相應的知識去判斷,別人才會更加尊重你。

3、太糾結,別人的一句話或一個建議,就否定你以前所有的判斷,總喜歡聽從不相干人員的建議,希望自己做出「非常英明」的判斷。其實這種思維犯了嚴重的錯誤。特別是在選offer時,自己拿著一份offer去問一個什麼都不懂的人,在詢問別人意見時,有沒有問過別人的判斷依據是什麼?總想得到別人的認可或肯定,當別人不認可或否定自己,自己立刻修改自己的已有判斷。

Photo by Kari Shea on Unsplash

老王接觸過一位職場人,在選擇offer的時候,把周圍的人問了一個遍,有否定的,也有肯定的。自己無法拿出「正確」的主義,因為不管怎麼選擇,都無法迎合身邊人員的意見。最後,他找到了老王,老王當時和他交流時,發現他的3個offer都不錯。他沒有選擇的原因是因為他太糾結了。

老王建議,職場上,你一定要根據你的實際情況,大膽地選擇,又可以突破自己的能力範圍,這樣便於你提升。但老王不建議你遇到問題就向對問題不了解或不想乾的人員尋找答案。因為這些人的建議都是在他們有限的認知或感性上給你講好的一面,讓你無法判斷。

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專業老師給你建議,專業老師看到的不是結果,而是幫助你分析過程,在分析過程中,給出適合你的解決方案。

既然知道了影響自我決策的原因,那麼,如何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呢?老王對決策流程總結為以下7點:

1、確定問題。當問題出現後,你先找問題的本質,確定問題,之後,你才能分析問題。因為有時候我們的感性判斷也是很準確的,只是需要一個驗證的過程。即使你確定的問題不對,但你在分析問題的時候,也會找到合理正確的答案。

2、分析問題背後的本質。所有問題的背後原因一定不是單一問題,而是多個複雜問題連結在一起而發生的反應。舉一個簡單的案例:如果你和某同事關係不好,一定不是因為你此時說了一句TA不愛聽的話,而是以前積累的矛盾,只是在這時發生了質變。看過電視劇《神探狄仁傑》的朋友,你會發現狄仁傑在分析問題時,總喜歡把很多看似不相干的問題聯繫在一起,最後找到答案。現實中,分析問題也一樣,你只有把幾個或多個問題連結到一起,你才會看清問題的本質。

Photo by Vivek Kumar on Unsplash

3、識別關鍵條件。當你找到問題的本質後,你要識別產生問題的幾個關鍵因素或條件,這樣,便於你解決問題。如果你無法識別關鍵因素或關鍵條件,你根本無法解決問題。比如你和你老婆吵架了。你需要識別出和老婆吵架的幾個原因,比如平時交流少、情人節沒有送禮物、大男子主義等等。你只有識別了問題的關鍵,你才能找到以後不吵架的解決方案。

4、大膽假設。當你識別了問題的關鍵因素或條件,你才可以大膽的假設。比如你和老婆吵架是因為你在情人節當天沒有送禮物或平時陪伴老婆太少導致你們倆吵架,這時候,你就會給自己一個解決方案,而不是隨意地認為對方在無理取鬧。但別忘記了,你的解決方案未必正確,或者未必全面,因為你是在沒有論證的基礎上拿出的解決方案。想要以後老婆不跟你吵架,你就應該用知識和理論或以前的案例及數據來證明你的決策是對的。

5、用已知的知識或理論去驗證你的判斷。這個時候,你就應該用你掌握的知識和理論去證明你的決策是對的。但在決策時,你發現還有其他的問題,說明你需要先把問題梳理清楚,然後分別找出解決方案。比如你忽略了結婚紀念日,陪酒友喝酒,忽略了老婆等等。當你用知識或理論證明你的決策是對的,你就馬上改正;當你用知識或理論證明你的決策是錯的,這時候,正確的決策已經出現了。下一步該如何改變自己,不讓你老婆和你吵架呢?

6、量化目標。平時不管多忙,都要抽空陪陪老婆;重大節日給老婆送一點點小禮物等等。只要你把這些改正,目標量化後,你才好執行,執行到位了,你老婆才不會再和你吵架。

7、執行,在執行過程中進行微調目標直到出現你想要的結果為止。在執行過程中,你可能出現偏差,這時候,你找老婆好好聊聊,看看哪些做得不好,哪些做得好,好的堅持,錯的改正。這便是執行過程:對目標微調,往目標靠攏。

當你走完這7步後,你會發現,你老婆也不和你吵架了,變溫柔了。回到家,可口的飯菜做好了、家裡收拾乾淨了,連衣服都熨燙好了……

Photo by Davide Cantelli on Unsplash

這些都是來自你英明的決策,找到問題的本質並解決了問題。職場也是如此。對職場人來說,你既然知道如何做出正確的決策的方法論,那麼,你到底要具備什麼能力呢?老王建議:

1、對目前形勢或市場趨勢了解的能力。德魯克在《有效的管理者》書中寫到:當今的時代,可以說是變化的時代 。重要的是,要具有把握這種變化的時機感和預見性。預見性也是職場一種能力的體現。你只有對行業非常熟悉,並一直在思考,你才會有預見性。當你有了預見性後,你的決策才會更超前和靠譜。 

2、提升自己的認識,不要高估自己的認知,任何脫離理論或數據的決策,都可能是錯誤的決策。沒有足夠多的信息,你是無法判斷的。老王建議,職場人,一定要多看書,寒號鳥類的職場人除外。

3、注重推演和多實踐,推演可以幫助你決策,唯有實踐才能判斷你的決策能力。所有的推演都是建立在你有系統化和體系化的知識基礎之上。老王在自己新書《登峰-頂級獵頭眼中的職場進階法則》中特彆強調系統化和體系化的知識,並給了解決方案。

4、心態要好要自信。永遠要相信,任何決策都不存在100%正確,而是數據和理論的指導下,把對自己最不利的一面轉化為對自己有利的一面,大大減低風險的可能性。但前提,你心態要好,要自信,絕不是別人還沒有發表意見,你就改變了自己的決策。只有自信的人,才會相信自己的決策是對的。這種相信不是自負,而是建立在系統化和體系化的知識和理論的基礎之上。

寫在最後

用瑞·達利歐的一句話結束今天的文章:不管我一生取得了多大的成功,其主要原因都不是我知道多少事情,而是我知道在無知的情況下自己應該怎麼做

【獵頭老王】系頭條號簽約作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vFW32wBJleJMoPM48l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