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旅遊:麻城風景名勝介紹

2019-05-17     關中刀客一大別花鄉

麻城旅遊 麻城風景名勝介紹

三台八景,為麻城著名的風景名勝,現在大多依然存在。

白雲台:位於市北仙居山,有石隆起,上平台,時有雲氣往來其巔,高瞻遠眺,縹緲繽紛,相傳為麻姑行游之所。

雁台:位於市東白梟山之南,有石平坦如席,釋道一修真是山,早晚率動彌課頌於台上,梵語一聲,群雁下集,生公說法,頑石點頭,道力佛性作如是觀。

釣魚台:位於市風陂河,兩水夾流,巨石突起於河中,縱橫各丈許,明季邑人周柳塘建寨碧樓於台上,暇則垂釣其中,海內名士朝夕過從,稱盛一時,迄今僅存遺址。

龜峰旭日:龜山峻極,高聳入雲,頂望江河如匹練,而於凌晨觀日出為奇,扶桑動搖,海水吞吐,金蛇萬道,射目盪心,恰似泰山之觀日出。

白臬飛泉:山頂有石壁,泉從罅出,稍下為石所截,激怒有聲,嘖玉濺珠,不可遏止,飛向半空,千丈一落,奇瀑也。

麻姑仙洞:洞在仙居山之腹。邑志記後趙麻秋建城時,督工子夜不輟,其女麻姑側憫民工,偽作雞聲,冀父聞聲罷役,久為,秋覺而笞姑,姑遂逃此修真。山半為靜月寺,寺左邊一亭,更上有洞,懸石支架,中空如室,底有一池,魚游其中,背有平台,方廣十笏,東南居峰護衛屏列,西北則煙雲繚繞,彌望無際,四方名士,選勝來游者甚眾,雅士留詩,代有所聞。

柏子秋蔭:柏子塔在市東北二十里之九龍山,相傳唐時所建,塔高九丈九尺,其頂覆以鐵鑊,有柏樹盤生於中,每於立秋日午時,塔四面無影,夙傳中洲有塔,每日中無影,論者謂土圭正景之義,茲塔獨於立秋日無影,實為異事。

鳳嶺朝云:鳳嶺位於市西北十五里麻姑仙洞之側,相傳有鳳集此,朝陽未升,晨霞初啟,雲蒸霞蔚,晴絲萬縷,若煙非煙,似霧非霧,可與巫山神女峰比美。

萬松古亭:亭在古縣城西七里,昔縣令張公毅植樹萬株於西崗,立亭其間以觀風,宋蘇子瞻過此,有詩且以名其亭。

桃林春色:桃林位之市東五里之桃林河,兩岸多桃花,綿亘十餘里,居民村巷,羅錯其間,桃花盛開,紅霞如錦,茅檐竹舍,掩映芳華。

龍池夜月:黑龍池在市東南三里許,池水清澈如碧玉,每值夜水輪涌,皎浩異常,人立池旁,清鑒毛髮,儼居玻璃世界。

革命聖地 紅色傳薪

麻城烈士陵園:位於市西面牛坡山,面積約90餘畝。臨山石階百級而上,門內矗立氣勢雄偉、高聳入雲的革命烈士紀念碑,碑上面以閃閃發光鎦金大字,鐫刻著華國鋒、葉劍英、李先念、徐向前等同志的題字和題詞。園內還興建有李碩勛烈士廣場、黃麻革命烈士紀念堂、革命博物館和王樹聲大將紀念館。

乘馬崗會館:1926年秋,乘馬地區第一個黨支部和乘馬區農民協會成立的舊址,毛澤東同志派來的武昌農民運動講習所三百名學生軍戰鬥指揮部設在此處,縣農民自衛軍也在這裡成立。解放後,經人民政府保護和維修,列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夏家山:位於市南夫子河鎮蘆家河附近,地居偏僻狹道,入而忽然開朗,背倚高山可為屏障,抗戰期間黨派方毅、劉西堯、張體學等同志在此開闢鄂東抗日根據地,第二十一集團軍抗日第五大隊,在此成立。

鄂豫皖紅四軍組建遺址:位於福田河鎮舊街,1931年1月,活動在鄂豫皖邊區的紅一軍與轉道而來的十五軍在商南竹園會師,就近開赴麻城福田河,合編為紅四軍,曠繼勛任軍長,徐向前任參謀長,全軍約1.25萬人。

順河柏樹(北風)咀紅軍醫院:位於順河集鎮垸店柏樹村,1930年,麻城縣蘇維埃政府成立,機關駐地柏樹咀,同時,省蘇維埃政府也在此建立紅軍醫院第二分院。醫院占地約200平方米,磚木結構平房。新中國成立後多次維修,並闢為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主要景觀

龜峰山4A風景區

龜峰山4A風景區位於麻城市龜山鎮境內,由龜頭、龜腰、龜尾等9座山峰組成天下第一龜。方圓100多公里,最高海拔1320米。國家AAAA級風景區。因其地形山勢酷似一隻昂首吞日的神龜而得名「龜山」,大別山中的名山。有「天下第一龜」、「中國杜鵑第一山」和「第二廬山」的美譽。龜峰山主要景點有:杜鵑花海,龜首,抗戰遺蹟石刻,能仁禪寺,望龜亭,觀音殿,龜山迎客松,杜鵑花溪等。

龜峰山屬亞熱帶大陸濕潤季風氣候,它的位置恰好處在大別山南北氣候的分界線上,北坡是南溫帶針葉與落葉混交林景觀,而南坡則是北亞熱帶綠針闊葉混交林景觀。大別山脈一名,正是體現了這種景觀上的兩種不同形態。氣候、水文和土壤上的巨大差異,構成了龜峰山所獨有的豐富多彩的四季美景。

龜峰山平均氣溫為13℃,7月最高氣溫為23℃。盛夏時節,當100公里外的武漢處於火爐狀態時,龜峰山卻是一片清涼世界。龜峰山春可觀賞蘭花杜鵑,夏可避暑納涼,秋可觀紅采山果,冬可踏雪尋梅。因長期的封山保護,自然地質資源和植被保存極為完整。是大別山少有的風景旅遊勝地。龜峰山奇石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們全部都是由古老的石英花崗岩組成。 與由石灰石與水作用下生成的溶岩石不同,龜峰山地區的象形蝕余奇石則是花崗岩在長期的物理風化、崩塌和地應力作用下形成的。因此,更顯得險峻瑰麗、雄渾蒼勁、粗獷神奇、自然天成。充分展示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妙。它們有的像龜,有的像兔、,有的像貓,在的象獅身人面獸……不同的側面,不同的角度,奇石的形態變幻無窮。登山路上,觀龜峰奇石,令人有峰迴路轉,移步換景,遐想萬千之感。

麻城烈士陵園4A景區

麻城烈士陵園位於城區陵園路, 是為紀念」黃麻起義」和緬懷鄂豫皖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而修建的,是「全國100個紅色旅遊景點景區」之一和全國30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節點。國家AAAA級景區,該陵園是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是湖北省愛國主義、國防教育示範基地。[16]

杏花村3A景區

麻城杏花村位於麻城市岐亭古鎮旁,國家AAA級景區。據專家學者考證,即晚唐詩人杜牧《清明》詩中所寫的杏花村。明清詩人也多有詩賦。清乾隆皇帝曾御賜巨匾「杏花古剎」於村廟。這是一座文化名村,風景幽美,楊柳依依,小橋流水,樵歌牧唱,分外誘人。有三賢祠、杏林古剎、陳季常墓等景點。

五腦山國家森林公園4A景區

五腦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市區西北4公里處,國家AAA級景區。其森林覆蓋率達95%。公園內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多彩多姿,帝主廟建於明代,是著名道教活動中心;麻姑仙洞泉水清澈,終年不涸,與鳳嶺朝雲同列入 「麻城八景」;靜月宮綠竹通幽,藏獅洞冬暖夏涼;石築城牆連綿數里,三國曹操手書「萬古高風」遺址等等。公園交通便利。五腦山森林公園地處麻城市區,106國道、合武鐵路、大廣高速公路在這裡交匯,距市區中心僅4公里, 距京九火車站10公里,距合武火車站2公里,距武漢天河機場80公里,交通極其便利,各景區道路暢通,便捷。 公園風景優美,氣候宜人,山峰連綿起伏,林海松濤,百鳥鳴唱,綠水青山,令人留連忘返。公園旅遊資源豐富,帝主廟、法華寺分別是麻城道教、佛教活動中心;白雲台、麻姑仙洞、鳳嶺朝雲同列入麻城「三台八景」。建園以來,公園一是逐步完善基礎設施,修通帝主廟至麻姑仙洞山頂公路,硬化了進場4.5公里仙姑路,改造公園電網,新建通訊基站和供水系統,實現了水、電、路、通訊「四通」;二是新建、修繕一批景點,修繕了帝主廟、麻姑仙洞、靜月宮等老景點,新建法華寺、動植物園、霸王寨、飛機場等新景點;三是通過招商建成了簡家沖水庫和輝煌山莊,仙姑洞山莊,提高了公園旅遊接待能力。

千年古塔柏子塔

柏子塔建於唐代,距今有1200多年、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湖北省麻城市區東北約10 公里的九龍山上,轄地屬閻河鎮柏子塔村。柏子塔為六邊形樓閣式磚塔,蓮花形平座以及直欞窗為唐代盛行的建築風格,而球紋窗又具有五代風格。原為九層。日寇侵華時,將塔頂及八、九層炸毀,現存七層半,殘高34.72 米,保存總體狀況較好。據(《麻城縣誌》康熙九年刻本)載:「唐德宗四年(783 年),虛應禪師建塔,九級,頂覆以鐵鑊,鑊側一柏蟠根而生,每立秋日午,塔身無影」。故稱「柏子秋陰」是「麻城八景」之一。塔旁有「唐王洞」、「龍井」、「寺院」。塔南50米處是「九龍寺」,為三開磚木結構建築。內有僧人兼作柏子塔保護人。另外,明代思想家李贄講學、著述的龍潭寺、釣魚台遺址,亦在附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uSpCmwBmyVoG_1Zrgf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