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駕駛員體溫異常。」昨天晚上11時30分許,G60滬昆高速檢查站,隨著前道檢測人員一聲呼喊,值守重點檢疫車道的胡軍華和醫護人員立即緊張起來。
胡軍華小跑到上前,指揮這輛「滬A」號牌的轎車駛入重點檢疫車道。醫護人員馬上拿出額溫槍給駕駛員測體溫:37.8度。「你把空調關一下,開會窗,等會兒再測一次。」胡軍華邊核對駕駛員的身份信息邊說。兩分鐘後再次測溫,陳先生的體溫回落到37.1度,安全過關。
「還好還好,虛驚一場。」胡軍華聳了聳肩,長舒了口氣:「這幾天很多車輛因為一路開著熱空調,導致車內人員體溫較高,過一會兒就好了。但每次聽到『體溫異常』這4個字,我們還是會緊張。」
胡軍華是上海市公安局滬昆高速公路檢查站站長,這個春節,原本是他十多年來頭一次回老家金華過年。因為新冠疫情爆發,他立即結束休假,第一時間返回崗位,跟檢查站民警和醫護人員等一起,全天候戰鬥在防疫查控第一線,牢牢守住上海的西南門。
晚上23時,G60滬昆高速檢查站燈火通明,8根車道全部打開作為安檢通道,每根車道配備2名醫務人員和4名警力,對入滬車輛一一進行檢查,並設有2根重點檢疫車道。
胡軍華帶頭值守的重點檢疫車道,是整個檢查站感染風險最高的地方。「這幾天陸續發現了幾名疑似患者。有個人體溫接近39度,被120送到醫院,最終檢查下來排除了新冠肺炎。回想起來有點後怕,我離他最近只有不到半米,萬一呢……」
過完年,胡軍華虛歲50了。對於流行病疫情,他並不陌生。2003年「非典」肆虐,彼時的胡軍華正身處抗擊疫情第一線,在解放軍411醫院負責後勤保障工作。「一開始是害怕的,但畢竟那時年輕,滿腔熱血,義無反顧就上了。」說起來,當年連續奮戰幾個月,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的情形仍歷歷在目:「今年緊缺的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物資,那個時候也缺,每天想各種辦法調集物資。我們醫院的感染科當時被用作隔離病房,每天我都要穿好防護服,到裡面去送物資。」
17年後,胡軍華褪下軍裝穿上了警服,再次站上抗疫防控第一線。跟「非典」時期比,胡軍華明顯感覺到,這次的防疫力度更大,各項工作安排更為細緻。
口罩如何穿戴、脫卸,消毒液如何使用等,上崗前的安全防護工作要細之又細。「緊張是肯定的,所以做好自身防護至關重要。」胡軍華很坦率,參與防控工作近要距離接觸大量情況未知的人員,一線人員完全沒顧慮是假話。「
「我們防控的是病毒,不是人」
目前,松江分局已增派120餘名民警和輔警力量入駐道口,衛生和城管部門增派人員,社會志願者也加入進來。同時,簡化登記流程,對普通車輛的檢測只要30秒就能完成,滬昆高速檢查站的防疫查控已進入正軌。
但也無法避免排隊等候的情況。「絕大多數駕駛員對檢查站的防疫措施是理解和支持的,但堵得久了,也有個別駕駛員沖民警發牢騷。」面對駕駛員的焦慮情緒,胡軍華很理解。他耐心地向駕駛員解釋相關政策,末了,還不忘宣傳健康防護知識。
「我跟所有民警強調,檢查的時候態度一定要好,不能像以前對待可疑人員那樣。」胡軍華說,執行防疫查控任務面對的都是普通老百姓,一線民警代表著上海的城市形象,更要展現上海的城市溫度。「就算是新冠病毒感染者,他們也是無辜的。我們防控的是病毒,不是人。」
胡軍華告訴小松,前兩天他遇到一位湖北號牌的車主,對方主動彙報行程,拿出當地居委會開的居家隔離證明,說「我知道自己是重點關注對象,所以提前回上海自我隔離,不想給你們添麻煩」。「他其實是新上海人,在上海創業,過年前回湖北老家時還不知道疫情的消息。戰勝疫情的關鍵,就是大家團結一心,眾志成城。」
隨著春運返程車流的到來,G60滬昆高速檢查站防疫查控工作又將面臨新的考驗。「抗戰非典,花了近半年,新冠疫情何時才能過去呢?」胡軍華不知道,但他有信心和戰友們一起,竭盡全力,守牢上海的西南門,打贏這場防疫戰。
內容來源:上觀新聞
編輯:周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