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行攝清風雅雨間——鏡頭前的滎經

2020-01-04     發現四川

十年前,因工作變動並迫於業務所需,「淪為」攝影「發燒友」,由於常年「高燒」不斷,這十年,我踏遍滎經的每個旮旮旯旯,行攝於清風雅雨間的山山水水。披星戴月開往牛背山,雞叫頭遍趕往龍蒼溝幾乎成了家常便飯。

三十餘趟牛背山行,每每見到巴蜀名山探出頭浮在雲海之端,被大師們戲稱「玲瓏盆景」。於是乎,我開始想像,若是此時我身處這些盆景之上,看到的景觀應該不會比牛背山看到的遜色吧?只是那些地方目前人類的腳步無法到達而已。

2009年12月攝於牛背山

2019年攝於牛背山

因為滎經地處四川盆地西部邊緣,是從盆地到高原躍升的地方,所以到處都是觀景台,找一些點位看雲端上的天路、賞雲端上的風光、觀雲端上的盆景也就不稀奇了。

從紅茶園觀天路

光頭山俯瞰香爐峰

天生橋遠望麂子崗

而被大家賦予「四季美景如畫」的龍蒼溝山尖是否也可找到一攬全景的「觀景台」呢?為了尋求答案,十年間,我無數次在龍蒼溝國家森林公園中穿越,在經歷過生死邊緣的懸崖峭壁上攀援,在瀑布山澗中逆流而上,無數次登頂眾山峰遙望......2019歲末,我終於找到了答案(請你把手機螢幕橫著看)

之前經常向客人介紹滎經的地理地形是「三山夾兩水」,上面這幅圖就是最完美的解讀。三山不就是圖片上暴露在雲海之上的大相嶺、瓦屋山和馬耳山嗎?而被稱為「兩水」的滎河經河此時被雲海淹沒了,我所站的位置正是經河之源。

滎經古時八大景觀之相嶺積雪,此時為雪凇

滎經古時八大景之一,"瓦屋神燈"產生地。100年前,植物學家威爾遜稱瓦屋山這種狀況為「浮在雲海上面的諾亞方舟」

右前方為馬耳山,每當太陽升起之前,這裡霞光萬道。古時滎經這裡有八大景之一的「馬耳朝霞」之說。

氣象專家講:上面的圖片反映的地貌是較為特殊的,這裡由於亞熱帶季風加上山地氣候調節,使滎經這個地方形成一個溫潤清朗、四季分明的區域小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均氣溫15.4℃,年平均降雨量1149.3毫米,森林覆蓋率80.3%。

難怪龍蒼溝森林公園植物多樣性特徵如此明顯,也難怪十萬畝野生珙桐在這裡倖存了三千萬年。齊白石贈滎經人「家在清風雅雨間」的印章是對滎經絕佳生態環境的讚美。

齊白石所刻印章「家在清風雅雨間」,取自一副楹聯,上聯為「神馳洛水吳山外」。

其實,那幅壯錦中,雲海之下便是清風雅雨間,雲海右邊的大部到我們拍攝時所在的一片片森林便是龍蒼溝國家森林公園。

公園內層巒疊嶂,林海茫茫,溪瀑縱橫,雲霧飄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這裡演繹得淋漓盡致。龍蒼溝,美在自然,貴在原始。整個原始森林公園的森林覆蓋率為97.5%,負氧離子濃度高達12549—17384/立方厘米,是珍稀動植物的寶庫。

春賞杜鵑,觀萬千白鴿展翅

這植物活化石珙桐

夏季戲水,到森林裡「森呼吸」

龍蒼溝國家森林公園裡有龍蒼溝、人參溝、馬草河等水系,它們是經河之源,經科學測定年平均降雨量高達2600mm。如果說雅安天漏,那麼這裡則是「天漏之心」。公園內常年溪瀑縱橫,流水潺潺。負氧離子濃度高達12549—17384/立方厘米。

疊翠溪

水晶瀑布

初夏來臨

因為這裡負氧離子濃度高,森林覆蓋率高,每年鴿子花旅遊節都要在這裡舉辦一年一度的森林馬拉松,來自全國各地的運動健將都來這裡「森呼吸」。

當秋天來臨的時候,漫山遍野,層林盡染,人們紛紛來這裡品味「片片楓葉片片心,縷縷殷紅縷縷情」的高雅情調.....

秋天。

金秋時節

冬的季節,大家一起走進披著銀裝的世界,會陶醉在美的童話里......

2020 / 新年快樂

小寒即將來臨,今年暖冬不會讓你覺得有太多的寒意,但我還是「寒」情脈脈祝福你,良言一名暖你心,微信一則把寒御。願你冬的季節美麗動人不凍人,保重身體幸福安康!( 來源:行攝在清風雅雨間 陶雄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nJ0gW8BMH2_cNUggnb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