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我上青雲》2%排片,票房不及《沉默的證人》10%,上映便涼

2019-08-16     史塔克Sir

8月16日,由姚晨監製並領銜主演,滕叢叢導演編劇的現代都市女性題材電影《送我上青雲》和全國觀眾見面了。

該片用喜感十足的角度來刻畫了都市女性在面臨孤獨和落寞時期的無助,用極其大膽的女性世界講述女性們如何治癒自我的過程。

對於女性大膽的情感表達,直擊社會痛點,引發無數女性朋友的共鳴。

雖然前期姚晨等主創人員也做了很多宣傳和推薦,然而,在影片上映的第一天就遭遇到了尷尬。很多觀眾朋友抱怨想去看但是卻找不到附近的影院,要去看需要到很遠的地方,即使有也只有一場排片。

而姚晨在8月15日影片上映的前一天做的宣傳,就表現出了深深的無助感,發微博並配文「明日上映,期待奇蹟的發生。」

然而,票房還是毫無疑問的撲了......

根據數據顯示,《送我上青雲》在上映之初的關注度和想看人數也僅有兩萬多人。

首日的預售票房僅有152萬,排片率降低到了2.3%,全國的拍片場次也僅有9360場,和今日上映的《沉默的證人》相比,票房和數據相當於十分之一。

也就是說,像這種小種類型的文藝片,在首日排片率極低的情況下,只有依靠後期的好口碑來發酵,這樣才有幾率逆襲。

然而,現在看來,豆瓣的評分是7分,處於中等水平,想要口碑傳播還是極其困難的。

同時,再加上《哪吒》那樣的神作和排片率,受到擠壓也是毫無疑問的,這既是國產文藝片的局限性,也是短時間內不可能改變的事實。

小眾類型電影沒市場?

其實,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在2016年,《百鳥朝鳳》的製片人方勵,一個七尺男兒揮淚一跪。

據悉,在方勵下跪之前,影片只獲得了300多萬的票房,但方勵一跪後,影院大幅增加排片,最終獲得了超過8000萬票房。

對於這樣的小眾類型文藝片,不少觀眾是因為被方勵的真誠所感動,但是最後也未能解決票房低的問題。

《百鳥朝鳳》這一部電影講述的是在欲橫流時代中,民俗藝術的沒落,和嗩吶匠人在新時代的迷茫。很顯然,這樣類型的片子也只有一小部分從事過這樣的職業或者是相關經歷的人才會有所感悟和興趣吧;

而對於普通觀眾來講,看電影主要就是為了放鬆,體驗電影中國的大場面和緊張刺激的劇情,而民俗類的東西離大眾過於遙遠,很難讓大眾產生共鳴。

在今年的4月份,漫威巨作《復仇者聯盟4》上映,影院的排片率高達到80%,而同期上映的《撞死了一隻羊》《雪暴》等電影跌落到了10%以下,引起了很多主創人員的不滿。

主演《地久天長》,獲得第6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的演員王景春曾經公開在社交平台上表現出了自己的不滿。

他發文稱:「必須100%排片啊!跪都跪還要什麼臉呢?」

雖然最後也刪除了這一條微博,並且道了歉,但是,對於影院排片率不公平的現象給予了批判的態度。

首日排片率真的能夠左右票房嗎?

其實說到排片率,很多人都會覺得排片率會直接影響到票房。

在具體操作中,應援會根據影片的世紀上座率對於排片進行調整,所謂的排片率是隨時變化的,影院不是慈善機構,是以盈利為目的的,如果影片質量過硬,那麼影院也會增加排片。

排片率對於票房的影響也主要在首日,最終能夠衡量票房水平的還要數影片的質量,也就是說,市場再怎麼變,最終也是回歸到本源,即內容決定一切。

《上海堡壘》8月9日上映的時候,市場都給予了極高的期待,排片率提升到了40%。然而最終卻因為電影質量和主創團隊的硬傷,上演了一場「真香」,直到今天,剛好七天,排片率已經下降到了0.1%,全國僅有756場,可以說是徹底涼涼了!

而好口碑的電影,即使是在排片率較低的環境中艱難生存,也能夠闖進來出一條生存之路。

比如備受好評的《何以為家》,僅僅一周時間,這一部黎巴嫩真實事件電影從「強敵」《復聯4》的死亡碾壓下硬生生的搶下來了1.59億的票房,最終票房超過了3億。可見,電影的口碑才是關鍵。

你認為《送我上青雲》能夠逆襲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mcYnGwBvvf6VcSZ_eM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