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當太子,因好色臨幸25歲女囚,不料成就一位千古一帝

2020-09-12     王春秋史

原標題:13歲當太子,因好色臨幸25歲女囚,不料成就一位千古一帝

西晉被司馬家弄得亂七八糟後,塞外的一些游牧民族趁著他們正在內鬥(八王之亂),國力衰弱之際,打進了中華。當然,這些不能忘記的稱呼是:五胡亂華。

為什麼說亂呢?因為在這時期內,胡人都是以殘忍,最兇殘的方式擄掠財富,比如不給就殺,給了還殺,總之就是想怎麼干就怎麼干,這樣的亂戰,接近持續了三百年。

當然,任何事都有兩面性,在許多胡人亂政的統治中,鮮卑族的影響是最大的。他們不僅在有鞏固的政權,還出現了兩位比較開明的皇帝。而且頒布法令學習漢人的文化。

這位就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北魏孝文帝了,不僅推行漢化改革,還讓漢服代替鮮卑服、漢語代替鮮卑語。這樣下來,漢族和鮮卑族一通婚,民族的隔閡就緩解了。

第二位呢,就是北周武帝宇文邕,宇文邕是個標準的「胡二代」,雖然身份是胡人,但是卻被漢文化深深影響,表現得很斯文,不像他老祖宗那樣嗜戰,殘忍,反而關心百姓疾苦。

不過宇文邕運氣不好,在位就18年,12年就給人當傀儡,手裡沒什麼實權。等到公元572年,殺了權臣宇文護以後,才算拿到了實權,有了大展拳腳的機會。

有了權力,就得鞏固權力,所以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太子。宇文邕給人做了十幾年的傀儡,知道奪權拿下江山不容,所以對自己的立太子的兒子十分嚴格,稍有點不對勁的舉動,就棍棒教育。還派人監視太子的一言一行,說了什麼做了什麼通通彙報上來。這個太子是誰,當然是宇文贇了,這個有名的荒誕皇帝。

宇文贇表現得戰戰兢兢,為什麼呢?害怕他爹打他啊,他爹有本事,他沒有,他爹還在世上的時候,表現得規規矩矩,一句多餘的話都不敢說。雖然不說,但敢做,不過做的一些荒唐事都沒讓他爹知道。

他爹在位的時候有很多政敵,這個政敵不是國家內部的黨派勢力,而是還有其他國家的虎視眈眈,比如西梁和陳朝。但是宇文邕死後,最開心的不是這兩,而是他的兒子。聽到他爹死後,他的第一反應是:這老傢伙怎麼才死?

按照那時候的禮法制度,繼位之君要守孝一個月,但是宇文贇只穿了一天孝服就登記了,然後跑去後宮尋歡作樂,把自己爹留下的嬪妃全都收進寢宮。

事實上,他爹被他騙得很慘。他兒子的縱情聲色並不是在稱帝之後才表現出來的。

早在他13歲被立太子之後,就已經按捺不住了。當時在東宮裡面有一個叫朱滿月的女囚,只有25歲,因為被連累充到東宮當奴了。結果這位躁動的太子見她長得漂亮,當天晚上就臨幸了她,第二年就有了兒子。那時候宇文贇才十四歲。

當上皇帝的時候,宇文贇才19歲,幾乎每天都在花天酒地,縱慾過度。

當皇帝要遵從繁縟的禮節,還要面對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事,總之宇文贇覺得這些事情太浪費時間,耽誤自己尋花問柳了,於是經過不動腦的深思熟慮,決定把皇位讓給自己的六歲的兒子,自己去當太上皇。

然而沒想到的是,因為過度放縱,宇文贇22歲的是就因為身體被掏空而歸西了,留下了自己毫無勢力的孤兒寡女。

當時時任大司馬的普六茹堅喜不勝收,等宇文贇死後的第二年,就稱了帝,恢復了漢姓——楊,也就是歷史最著名的隋文帝楊堅。很顯然,宇文贇的好色成就了楊堅。

事實上,楊堅和秦始皇的貢獻都配得上「千古一帝」,他不僅同意了分裂270的中國,還讓漢文化得以完整延續。

世界歷史影響最大的兩個中國皇帝,第一位是秦始皇,第二位就是隋文帝楊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kL2f3QBLq-Ct6CZOS2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