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鏈 | 59家建材家居上市企業2019年營收近7386億元 平均增速0.26%幾近停滯

2020-04-12     中國房地產報

中房報記者 焦玲玲 于帥卿 北京報道

2019年受房地產政策影響,在中央多次強調「房住不炒」,各地「因城施策」「一城一策」持續推進中,房地產市場表現情況顯示,一線城市及熱點二線城市成交整體保持穩定,三四線城市整體下行態勢明顯,各線城市市場分化加劇。建材家居行業作為房地產產業鏈的關聯環節,亦受到不小的影響。

過去的2019年,全國規模以上建材家居賣場累計銷售額為10057.1億元,同比上漲4.1%。全國建材家居市場2019年保持「整體穩定、小幅波動」的主流趨勢,市場並未出現單邊大幅上揚局面,整體發展仍保持低位維穩向好。

具體企業層面,截至4月9日,中國房地產報記者根據公開數據整理了59家上市建材家居企業2019年業績報告。統計顯示,59家企業2019年營收總額累計超7386.4億元,營收平均增速為0.26%。47家凈利潤呈正增長,12家凈利潤呈現負增長態勢,其中中國建材、金隅股份、東方雨虹、多喜愛、金螳螂、中國聯塑等12家企業營收超百億元,弘高創意、北新建材、東易日盛、名家匯4家凈利潤收入呈負增長態勢超過50%。大部分企業取得了相對滿意的成績,少部分企業數據不及預期。不難看出,2019年建材家居行業市場整體運行趨勢平穩向好。(詳見表一)

定製家居板塊形勢利好

工程保持較高增速

2019年是定製家居企業整體向上突圍的一年。

定製家居產品下游主要為購買商品住房、舊房二次裝修居民,以及推出精裝修商品住房的房地產企業。近年來隨著住房市場由新房逐漸轉向存量房市場,二手房交易占比上升,舊房和二手房裝修需求增長較快,長期空間較大。另外,隨著中國經濟水平的增加,越來越多的消費群體開始關注居家的整體生活藝術,及個性化自主的創意與特色,這使得人們對定製家居的需求呈現上升趨勢。

2019年定製家居板塊業績均呈同比上升趨勢。匯總表顯示,在本次統計的59家上市家居企業的業績快報中,定製家居板塊展現出絕對的優勢。(詳見表二)

數據顯示,以業績預告上限計算,上述8家公司2019年的總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375.76億元和45.44億元,平均營收增幅和凈利潤增幅分別為20.20%和18.67%。其中,歐派家居總營收最高,有望衝擊140億元大關,頂固集創營收體量則不足10億元。從營收增長率來看,超過20%的企業有望為5家,2家營收增長率僅為個位數。而凈利潤增幅超過五成的,僅有我樂家居一家。

我樂家居和皮阿諾分別處於營收增幅和利潤增幅首位。其中,皮阿諾營收增長32.54%至14.71億元,其2018年增長為34.34%,2019年增幅降了近2個百分點。2019年,皮阿諾加大力度搶占精裝修工程市場風口,繼續加大與全國地產商 TOP10強的戰略合作,優化客戶結構,改善公司現金流狀況,實現大宗業務銷售收入快速增長。除此之外,皮阿諾堅定推進差異化產品及中高端市場定位,品牌知名度不斷提升,經銷商門店單店銷售額逐步增長。皮阿諾加速渠道布局,持續開拓地產新客戶,2019年與保利發展、陽光100、奧園等多家地產商展開戰略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我樂家居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增長51.40%至1.54億元,成為我樂家居自有公開披露數據以來的最大單年凈利增幅。營業總收入增長23.10%至13.32億元,增幅較2018年的18.26%擴大了近5個百分點。

2019年我樂家居持續加強產品戰略和品牌戰略升級、銷售渠道持續優化。其中,經銷業務實現穩健增長、直營零售業務較快增長、大宗業務快速增長,業務結構調整優化日趨合理,綜合規模效益凸顯。2019年,我樂家居溧水現代化工業4.0柔性新工廠即募投項目「全屋定製智能家居系統項目」生產效益進一步釋放,其凈利潤實現超50%的大增幅。此外,工程、整裝、精裝修等對業績貢獻越發凸顯。在品牌、戰略、產品、渠道等多維度影響下,企業的綜合實力在逐步由大過渡至強。

全屋定製成為2019年各大定製家居企業重要的營收增長。報告期內,我樂家居通過不斷突破傳統全屋定製概念,將定製家居從廚房延伸到客廳、臥室、書房、衣帽間、餐廳等9大空間,並進一步豐富配套品、廚電、軟裝配飾、護牆板等品類,為用戶提供一站式購買的優質家居定製服務體驗。除此之外,尚品宅配、金牌櫥櫃、歐派家居以及好萊客也都先後推出適合企業戰略的全屋定製整裝業務。

業內人士表示,從仍然偏低的品類滲透率、不斷提升的城鎮化率和人均收入,以及新房和存量房市場釋放的需求增量來看,隨著消費升級和審美升級的深化,中國定製家居紅利持續,未來市場份額將進一步向頭部上市品牌集中,並進一步制衡成品家具和手工打制市場空間。綜合看來,定製家居行業空間,仍可支撐2020年開啟的新一輪黃金十年發展期。

建築裝飾板塊

二次裝修與改造市場潛力巨大

建築裝飾行業是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的產物,也是中國最早引入市場機制、進行市場化運作的行業。建築裝飾行業的發展與國民經濟發展水平密切相關,隨著國民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生活水平要求也相對提高,對室內設計及裝修的需求日益擴大。

目前,國內建築裝飾行業逐漸進入存量博弈,信貸、訂單、人員等資源越來越向頭部公司集中,上市公司的優勢愈加明顯。但受到房地產增量市場縮減的抑制影響,2019年建築裝飾上市企業營收和凈利潤均有出現下滑趨勢。(詳見表三)

數據顯示,上述12家上市企業2019年的總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1052.87億元和39.90億元,平均營收增幅和凈利潤增幅分別為87.73%和3.32%。其中,金螳螂總營收最高,達到308.54億元,弘高創意營收僅個位數。從營收同比下降情況來看,企業有3家,而凈利潤同比下降有6家企業,弘高創意同比下降最高-4742.04%。

隨著裝配式建築、全裝修、老舊小區改造政策的陸續出台落地,全國裝配式全裝修、精裝修住宅需求量呈現出高速擴張的狀態,建築裝飾企業對住房裝飾質量不斷提升,以及建材子行業龍頭企業規模的不斷提升,建築裝修裝飾行業越來越趨向精細化、規範化經營管理,集中度也顯著提高。

金螳螂以BIM+裝配式建築,引領裝飾信息化時代。金螳螂結合BIM信息系統在裝飾環節的應用,創新裝配式裝飾模數化設計、裝配式全裝修建築、裝飾BIM信息化、裝配式部品集成及新型產業工人體系建設等重點工作,打造裝配式裝飾研發團隊,開發產業基地,培養產業工人,完善裝配技術。

建築裝飾行業凈利潤同比下降幅度最大的弘高創意,公司2019年建築裝飾行業平均營業收入增長率為16.38%;建築裝飾行業平均凈利潤增長率為10.50%。

弘高創意表示,報告期內,營業收入和凈利潤較上年同期下滑主要原因為受宏觀經濟影響,地產行業不景氣,行業競爭愈發激烈,報告期內公司主動調整業務結構,逐漸降低了墊資項目的簽約,聚焦優質客戶的開拓,致使短期簽約量減少,短期對經營業績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同時業主方的資金壓力增大,導致裝飾項目在施規模、建設進度、結算進度方面均較過往下降和放緩,部分項目的結算周期延長,以及結算後回款滯後,致本期末已結算項目的應收帳款按照帳齡分析法計提壞帳準備金額大幅增加,進而影響當期利潤。

業內專業人士分析認為,建築裝飾板塊具有較強的逆周期屬性,在經濟下行壓力過大時,建築板塊往往會受益於穩增長調節措施,如基建投資力度加大、借貸成本降低等。

中國房地產報記者通過梳理髮現,建築裝飾板塊從2017年開始走勢一直偏弱,在2019年行業板塊漲幅中位居倒數,全年累計漲幅僅為0.88%。由於前期市場對科技股的青睞,建築工程產業鏈上下遊行業板塊普遍被市場淡化。不過,隨著國內成品房裝修工程技術標準的進一步完善,以及近期各省市陸續公布重大項目投資計劃,建築裝飾行業基本面有望迎來改善期。

東易日盛上市5年首虧

北新建材凈利潤下跌82%

在本次統計的59家上市家居企業的年報中發現,凈利潤呈現負增長趨勢的有12家上市企業,其中,東易日盛出現上市5年以來首虧,凈利潤-1.8億元,同比負增長171.09%;北新建材全年凈利潤較半年報披露的數據有所增長為4.41億元,凈利潤由半年報的同比負增長153.24%到82.11%。弘高創意凈利潤負增長4742.05%,遠遠超過凈利潤負增長的其餘11家,穩居負增長第一。(詳見表四)

家裝龍頭東易日盛營收及凈利潤均出現下滑。報告期內,東易日盛業績下滑受宏觀經濟及市場需求下降影響,公司持續推進業務宣傳、銷售團隊擴充帶來人員成本增加,以及對部分城市的店面進行區位布局調整等導致期間費用上升,2019年收入結構中毛利率較高的設計收入占比下降以及人員成本增加,致使整體毛利率有所下降。此外,計提資產減值準備也是東易日盛虧損的不可忽視的原因。

知名地產分析師認為,東易日盛凈利潤下滑,除業務擴張外,還受房地產調控的影響;目前一些房屋項目是精裝修,不需要東易日盛這類裝修公司,這會對該類企業的業務發展形成制約。

北新建材從披露半年報由盈轉巨額虧損就開始頗受市場關注。根據公司披露的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北新建材實現營業收入60.38億元,同比增長0.84%;凈利潤為-6.91億元,同比減少153.24%。雖然全年凈利潤有所提升,但凈利潤卻同比負增長82.11%。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期內凈利潤大幅下跌主要由於北新建材在年度內海外訴訟案的庭外和解費用支出,屬於非經常性損益。財報顯示,2019年企業支出的包含美國石膏板事項和解費、律師費等各項費用共計19.36億元。

長達10年之久的海外訴訟案終於告一段落。自2009年起,北新建材及其子公司泰山石膏等多家中外資石膏板製造商企業收到美國多家房屋業主及建築公司起訴。到2019年7月,北新建材子公司泰山石膏與美國石膏板訴訟多區合併訴訟案多數原告達成全面和解,支付共計17.05億元的和解費用。直接導致2019年財務產生虧損。

業內人士表示稱,本次訴訟一次性和解了重大訴訟風險,也解決了北新建材多年的大隱患。此次和解產生的未來長遠影響持樂觀態度。

另外,2019年,北新建材在制定的「一體兩翼」戰略下,通過收購的方式快速進軍防水行業。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北新建材先後以3.47億元收購四川蜀羊防水70%股權,2.73億元收購河南金拇指防水,6.79億元收購北新禹王防水科技70%股權。近13億元三家防水企業的集中收購完成後,按照證券機構測算,其擁有的防水規模將位列行業第三。不過,反映在報表中的防水建材營收比例並不高。從2019年並表結果來看,防水業務營收為2.05億元,僅占營業收入的1.54%。

防水行業規模龐大,市場接近2000億元,多家企業進軍防水行業想分得一杯羹。目前,市場集中度不高,防水行業頭部企業東方雨虹與科順股份在市場中的優勢地位比較明顯。同時,三棵樹、亞士創能、偉星新材等上市公司也都將擴張產能看向防水行業,2019年先後展開了包括併購重組及防水產業基地建設等在內的布局動作。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防水行業資深人士表示,隨著更多大企業入場,未來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不過行業結構如何變化還有待觀察。

建材家居零售市場

已向存量房轉移

2019年是宏觀經濟繼續調整的一年,在消費升級趨勢下,建材家居行業站在了轉型升級的十字路口,面臨新的發展機遇,但同時運營壓力也相應增大。

隨著各地相繼出台精裝修、舊房改造政策以及拎包入住等等渠道多元、市場多元的發展,精裝房已經全面上位。據奧維雲網大數據監測顯示,2016——2019年,在各地政策的推動下,精裝修市場規模從115萬套增長到319.3萬套,規模增長超200萬套。

基於此對精裝房配套部品種類需求也相應在擴大。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前三季度,家具類商品零售額為1396億元,同比增長5.9%;建築及裝潢材料類商品零售額為1449億元,同比增長3.6%;家用電器類商品實現零售額6517億元,同比增長5.9%。此外,部分房地產開發商自己也在實施拎包入住戰略,旗下的裝修公司接單,自行打造供應鏈,與家居建材企業進行合作,實現拎包入住。隨著企業的工裝業務急劇上升,另一頭零售端的業務逐漸萎縮。

建材家居行業缺少部分工程訂單,市場份額減少,而沒有能力做工程業務的中小型企業,將失去精裝配套訂單,必須選擇深挖零售市場,拿下存量房市場。總的來說,隨著精裝房交付、工程訂單需求繼續增加,零售市場勢必要向存量房轉移。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房地產開發商和建材家居企業已經開啟了新的雙贏模式,房地產開發商通過招采優秀供方建材家居企業合作來實現終端服務;建材家居企業依傍房地產開發商,拓展自己的銷售渠道,使自有品牌知名度更為集中,達到雙贏的結果。

結語:展望2020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對各行各業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建材家居行業也不例外。疫情的發生,建材家居市場消費者減少不可避免,而客戶來源主要集中於單一線下渠道的企業,進入十分被動的境地。積極尋找出路,改變銷售模式,適應新消費場景,藉助移動網際網路開展線上營銷,發展以內容社交為核心的新零售、新電商尤為重要。疫情後消費者對綠色、健康、環保類產品需求更高,加大綠色、健康、環保產品的研發,提升產品力、保障產品質量,在行業競爭中脫穎而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ivEbXEBfwtFQPkdTrn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