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百年,軍大衣再次逆襲!「顯眼包」為何成為00後新寵?

2023-12-06     正解局

原標題:歷經百年,軍大衣再次逆襲!「顯眼包」為何成為00後新寵?

最近在短視頻平台上,一群00後身穿軍大衣行走校園的視頻,引發了全網近1000萬人圍觀。

看似老舊的軍大衣,在這個冬天成為大學校園的「新寵」!

短視頻火爆,也引發了線上購買的熱潮!

某電商平台的數據顯示,軍大衣設計的棉服在這個冬季銷量同比增長181%,成為冬季服裝搜索熱詞!

軍大衣看似土氣的設計,為何能經久不衰,連00後都毫無壓力地拿下?

軍大衣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曾經是當代年輕人爺爺輩的防寒神器。

在今年的冬天,軍大衣再次火了一把!

起初是某300萬粉絲的大V拍攝了一個段子,冬天到了,宿舍小夥伴一起商量買件過冬的衣服。

不是羽絨服買不起,而是軍大衣更有性價比。

大傢伙一商量,感覺一群人穿才有味道,於是紛紛下單。

只有一個小兄弟沒和大家一起買,而是自己單獨下了單。

後來就看見一群身著軍大衣的少年來到了課堂。

這群少年左等右等,那個小兄弟終於來了!

只見他一身少帥大衣,英姿颯爽,讓之前已經來到的小夥伴瞬間成了他的小弟。

沒想到這個段子短短几天就火爆全網,目前已經接近1000萬人觀看,957萬人點贊!

跟著段子一起火的,還有小夥伴身上的軍大衣!

「軍大衣平替羽絨服」、「軍大衣走進校園」等熱詞霸占了好幾天的百度熱搜和抖音熱榜。

購物平台上,多家網店的軍大衣銷量都在1萬件以上,數據顯示,雙11期間,軍大衣設計的棉服成交額同比增長181%。

拼多多平台單店鋪的大衣銷售額甚至已經超過了10萬。

軍大衣不只在國內爆火,也火到了國外。

英國BBC的記者從中國東北買了一件軍大衣穿回國,他毫不掩飾自己的興奮。

他自豪地宣稱,自己擁有全機場最酷的外套!

為何講究個性的00後和老外會選擇看似過時的軍大衣呢?

雖然軍大衣現在看起來不夠時尚,但時間倒回到100多年前,它是時尚圈不折不扣的寵兒。

說起軍大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

當時英國剛剛完成工業革命,社會生活節奏開始加快。

以往穿著複雜繁瑣的衣服已經不能滿足貴族的需要,這時候簡化穿著非常必要。

此時出現的Frock Coat開始對原本複雜的設計進行簡化。

於是出現了軍大衣設計的原型。

雙排扣、戧駁領、過膝的長擺。

簡化後的服裝,非常方便穿脫,讓人出行更加方便,於是很快就在歐洲流行了起來。

這股風潮很快影響到了軍裝的設計。

1901年,英國設計師巴寶莉,沒錯就是那個英倫時尚大牌Burberry的創始人,將原有的設計再次優化,加強了保暖能力,這種巴寶莉式軍大衣既時尚又保暖。

很快,歐洲各國的軍裝都用這種方式製作生產。

而國內軍大衣設計的靈感更多來自蘇聯。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蘇聯曾援助給中國一批蘇式軍大衣,戰爭結束後,大量軍人復原回家。

於是配發的軍大衣也被拿回了家。

在那個物資匱乏的時代,普通人穿的都是縫了又縫、補了又補的棉衣棉褲。

家裡如果有一件軍大衣,那都是當寶貝一樣,一家人輪著穿,甚至是送親朋好友的貴重禮物。

1965年,軍大衣成為軍便服,全國人民都可以穿,一時成為「國民服裝」。

電視劇《大江大河》里演員穿軍大衣的劇照

在很多描繪那個時代的電視劇和電影中,我們都能看到一群身著軍大衣、頭戴雷鋒帽的人物形象。

可以說軍大衣已經成為那個年代中國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對於很多上了年紀的人來說,軍大衣也承載著那段不可磨滅的回憶。

看到這裡,可能很多人會疑惑,按理說購買軍大衣的人群應該是50後、60後才對,怎麼這種服裝成了00後這個冬季的新寵?

短視頻的爆火只是一個爆點,真正吸引年輕人購買的還是軍大衣的硬實力。

首先是價格!

這也是年輕人選擇軍大衣的最重要的理由,相比於動輒幾百元不等的羽絨服,平均價格在100元以內的軍大衣,在性價比上的優勢顯而易見。

而作為過冬主力的羽絨服,近年來的價格水漲船高。

據中國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的數據,2015-2020年,羽絨服的均價已經從438元上升到了656元。

有特殊功能的戶外防寒服價格則突破2000元,有的甚至能過萬!

有人從批發商那裡得知,近年來羽絨服也逐漸兩極分化,越來越多的廠家著力於有功能性的高端羽絨服,品質更好、價格更高的鵝絨羽絨服成為主流。

在東北上大學的小李說,自己每個月生活費2000元,吃飯社交就差不多要花1000-1500元。

想要買個稍微好點的羽絨服也要攢上2個月的錢,性價比太低。

而各大購物平台軍大衣的售價,普遍在40-100元不等,最高配的也不到200元。

即使只穿這一個冬季,對於學生來說,也沒有什麼經濟壓力。

做了5年勞保用品生意的小張說:「差不多一個星期,就賣出了往年整個冬天的銷量」。

更值得一提的是,有很多訂單的收貨地址都是來自學校,有的客戶甚至一次性購買了四五件。

很明顯是一個宿舍或者班級集體購買。

難怪央廣網也點評道:軍大衣既保暖了身體,也保護了錢包!

其次則是軍大衣的保暖能力。

如今市場上熱銷的軍大衣,都是經過設計升級的民用棉服,每件棉服的重量都在6斤以上。

在內膽的設計上,有加絨加厚的毛絨內膽,手感非常柔軟舒適。

高密度的防風防雨面料,可以鎖住溫度,即使小雨小雪也能輕鬆應對。

眾所周知,羽絨服最大的弊端,就是如果打濕之後,保暖效果會直線下降。

而且,如果羽絨服外層材質不好,還特別容易往外鑽毛,如果不小心割破外層,羽絨很快就會飛得到處都是。

而軍大衣的外層一般採用的是非常耐磨耐髒的材質,哪怕刮破,棉花也不會輕易鑽出。

第三就是軍大衣的使用場景非常廣泛。

在今年爆火之前,軍大衣最多的使用場景就是在各個景點的山頭和影視劇組。

像五嶽之一的泰山,很多遊客都會選擇夜爬泰山,從而能等到第二天的日出。

但山上和山下的溫差特別大,為了保暖,很多人都會租一件軍大衣,費用在30—50元不等。

如果有人在山頂等待超過3個小時,除了穿一件軍大衣,還建議再租一件大衣作為棉被取暖。

軍大衣穿一件,蓋一件,成為各個山頂獨有的景色。

軍大衣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包裹性特彆強,所以成為劇組的神級裝備。

平時穿著光鮮亮麗的明星,來到冬天的劇組,也都會選擇一件軍大衣保暖。

無論裡面穿的衣服有多大,只要一件軍大衣就能很好地包裹。

等到開機的時候,演員簡單一脫,就能隨時進入狀態。

價格便宜的軍大衣,量大管夠,不挑身材。

劇組統一購買,既節省了經費,又起到了保暖的效果,一舉兩得!

有人會問,軍大衣能否會一直長紅,成為羽絨服的平替、大家的首選呢?

這個不好說。

此次軍大衣的爆火,更多是來自年輕人以網絡化的方式對羽絨服價格不斷漲價的調侃。

尤其是軍大衣爆火之後,短視頻平台出現了很多年輕人身著軍大衣拍攝的段子。

從他們裡面的穿著就能看出,軍大衣只是一個蹭熱度的工具,並不會成為他們出街的選擇。

從百度指數搜索數據來看,羽絨服、衝鋒衣、軍大衣之類的搜索有著明顯的季節性。

我們可以看出,羽絨服、衝鋒衣在每個冬季都會成為熱門話題。

而軍大衣(下圖中的藍色曲線)只是在今年冬天因為短視頻的爆火迎來自己的巔峰。

簡單地說,就是這種流量不具備長久性。

實際上,從購買軍大衣人群的評論中,也可看見一些端倪。

「買軍大衣就是為了好玩,全班男生人手一件,等搞校慶活動的時候集體出場,肯定很吸引眼球。」

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軍大衣的品質良莠不齊,很多質量很差的軍大衣也流入了市場。

隨意點開購物平台里的客戶評價,就會發現很多差評,比如「到處都是線頭」、「面料太差」。

甚至有一些不法商家用黑心棉以次充好!

2021年時,正值疫情高峰,有城市的一家企業採購了一批軍大衣,送給抗疫前線的工作人員。

沒想到在後面的使用過程中,社區人員卻在無意間發現這些軍大衣用的都是「黑心棉」。

實際上,這種行為不僅喪失了道德,也觸犯了法律。

這種行為人以黑心棉代替優質棉花生產的,屬於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

根據犯罪情節,行為人將被判處拘役、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而且,這種粗劣的軍大衣在一定程度上也傷害了人們購買的熱情。

當然,除了這些,軍大衣還有一個缺點,那就是太重了。

在如今冬季衣服都講究輕量化的背景下,穿上軍大衣就跟背了個麻袋一樣,對於重體力勞動者來說,太重的軍大衣並不適合穿著去開展工作。

為何這次軍大衣的爆火,能引發關注,成為熱點?

其實,背後的原因還是00後消費觀的覺醒。

曾經各大品牌都在不斷地用明星代言,利用群體認同去引導消費,甚至PUA客戶!

有的品牌還利用明星款、走秀款、限量款,高價收割消費者。

排隊半天買半價加拿大鵝羽絨服的情況,時有發生。

而如今,00後自己代言的平價款軍大衣,卻成為對資本的一種嘲弄。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輕易相信他人的忽悠,而是用理性實用的消費觀去選擇。

難怪有人說,引領潮流的永遠是年輕人,軍大衣在他們手中也再次煥發了光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ea3f931a4ebf3a866d2e9b44322655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