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唱青藏高原的李娜,34歲決定削髮為尼,母親聽後整日以淚洗面

2022-06-06     搞笑大隊社

原標題:那個唱青藏高原的李娜,34歲決定削髮為尼,母親聽後整日以淚洗面

「千古呼喚忙蒼穹,長仰珠穆朗瑪峰。一生虔誠藏袍影,渴望天堂在佛宮。」有多少人被《青藏高原》里古樸曼妙的異域時尚所吸引,不惜跋山涉水也要感受一番雄渾壯麗的青藏高原,空靈聖潔的布達拉宮。

唱作者李娜也憑藉著其穿雲裂帛、斷氣迴腸的歌喉登上樂壇頂峰,然而,就在她大紅大紫的時候,卻毅然削髮為尼,青燈古佛,不問紅塵。是怎樣的因緣,讓她走出半生,皈依佛門呢?

星光璀璨,曲調清越

五歲喪父的李娜,打小就懂得人間疾苦,都說窮苦出身的孩子,要麼報複式享樂,要麼深扎網民,淡泊名利,李娜無疑屬於後者。

1976年,13歲的李娜考入河南省戲曲學校,5年後在河南豫劇團、河南歌舞團等地工作,憑藉其清亮高亢的歌聲在曲藝界博得了一席之位,但李娜並不滿足止步於此。於是她毅然辭職前往南方學習唱歌技巧,後來又到北京成為一名北漂,為影視劇配唱。

在十年內,李娜就斬獲多項大獎,鮮花掌聲紛至沓來,財富地位蜂擁而至,李娜在音樂上的造詣已經一騎絕塵。如果說李白的浪漫飄逸是一個文化符號,無人能及,那麼李娜的高亢清越的歌聲亦是李娜式的樂符。

如果說環境能夠潛移默化地塑造一個人,那麼長期沉浸於清越空靈的音樂世界的李娜,無疑在一次又一次情感的傾注中,上下求索著人生追求。

李娜的每一次演唱,都投入了濃烈的情感,在滾滾紅塵的背後,還有一絲寂靜的禪意,平靜如納木錯聖湖一般碧波蕩漾。李娜在錄製《青藏高原》時,流下了兩行清淚,也許是在遠古的呼喚中,感受到了自己生存的真諦,以致於李娜最終走入佛門。

表面光鮮與情感寄託的掙扎

淡泊名利的李娜在物慾橫流的娛樂圈顯得格格不入,在浮躁的大環境下,李娜依然堅持嚴格約束自己,對自己要求嚴苛的她,曾經整整一年謝絕所有邀請,每天在家中練聲,每天都要練足兩場音樂會的量,"想走一條對自己、對音樂都能有所交待的道路,而不願做一個因一首歌就成名、成腕的自得者。"

李娜對於自己的藝術之路看得十分透徹,她認為自己的聲音並沒有什麼優勢,於是在她的自我摧殘下,她能夠在三個八度的音域裡恣意游弋,闖蕩出李娜式的自由王國。

但是長期的練聲讓李娜的身體狀態不堪重負,身體狀況每況愈下,在朋友的建議下,李娜開始練起了氣功,練著練著,竟然達到了痴迷的地步,以致於精神恍惚,不得不到醫院救治。幾番折騰下,竟然出現了抑鬱症的影子,李娜開始整夜整夜的失眠,別說工作,好好生活都成了問題。

李娜的兩位修佛朋友見狀送給李娜一本《大明咒》,起初李娜並不在意,但在又一次無眠的夜晚,李娜拿出《大明咒》讀了起來,似乎茅塞頓開一般,李娜又一次瘋狂地迷上了佛學,只不過這一次不在精神恍惚,而是漸入空明。

放下一切,遁入空門

迷上佛學的李娜,在朋友的陪伴下,登上了張家界天門山。1997年6月23日,來到天門山麓的李娜,在小鎮上買了香燭、紙錢,焚香燃燭,長跪在天門山腳下,朝拜著她心目中肅穆、莊嚴的天門山。

這吸引了三千多名農民朋友趕來聲援,天門山林場上的工人更是連夜趕製了橫幅,醒目的大紅漢字"李娜,你好",簡樸但卻充滿濃厚的喜愛,沒有官方的安排,這一切的行為顯得難能可貴。被粉絲們真摯的感情所打動,李娜終於明白了自己追逐半生,所希冀的是什麼。

仿佛找回了最初的自己,李娜竟決定搬到天門山"寶葫蘆",親自設計了木屋的圖紙,在熱情樸實的農民們的幫助下,一根根木材從一千五百多米的絕壁中抬上天門山。日升日落,微風輕拂;朝霞璀璨,雲海翻湧。在天門山與日月歌舞了一個多月後,當時34歲的李娜做了一個令所有人震驚的決定——出家。

當時外界對此的揣測不絕於耳,主要分為四大類:

一是猜測李娜因為愛而不得才選擇逃離紅塵,甚至在資深撰稿人何東的博客里,也一板一眼的講述了李娜與兩位有婦之夫的情感糾葛;二是懷疑李娜為了逃避現實,才選擇出家;三是質疑李娜沽名釣譽,炒作自己;四是認為李娜在音樂上遇到了瓶頸,難以再進一步,所以以這種方式功成身退。

面對種種質疑,李娜選擇了無視,但再怎麼無視外界的眼光,李娜也無法逃避家人的關心,當得知李娜的這一決定時,李娜的母親整日以淚洗面,剛開始她認為李娜只是一時興起,總是試圖說服李娜,但最後也在朝夕相處中發現李娜的變化,漸漸接受了李娜的選擇,和李娜平靜地生活在國外洛杉磯。

多年以後,李娜終於做出正面回應:"我過去的生活表面上很豐富,可沒有什麼實質上的內涵。"

在娛樂圈裡,面對媒體的放大鏡,終日生活在大眾視野下,一舉一動都要帶上面具,身不由己的做著不真實的自己,歡樂與痛苦都不能表露,這樣的人生怎能暢快呢?這顯然與李娜的追求不符,因此她選擇削髮為尼,常伴青燈也有跡可循了。

青燈黃衣,暮鼓晨鐘。在李娜出家三年後,姜昆曾在國外見過李娜,當時他拿出李娜過去演出的劇照給李娜看時,李娜一張一張地給媽媽講解,講完後當場退給了姜昆。

當姜昆詢問是否可以在他的網上製作李娜專頁時,李娜笑著說,這些東西都離自己太遠了,過去的東西都不要了,忘卻了,可見李娜是真的一心向佛。

看著眼前面色紅潤,猶如靜靜散發幽香的百合一般的李娜,姜昆想起了當年面色蠟黃,滿臉疲憊的李娜,即使已經猜到了答案,但仍然情不自禁地問:

"你為什麼選擇出家?"

"我不是出家,我是回家。"

蒼涼,清曠,渺茫,悲壯,當年滿目深情的唱著《青藏高原》的李娜與如今以僧侶形象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李娜並不矛盾。

其實,李娜一直活在她的歌聲里,至始至終,從未變過,只不過如今,她的頭銜不再是歌手李娜,而是昌聖法師李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e938b68c3681d3031991b26d31d9ef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