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失獨母親56歲再生雙胞胎:為了兩個孩子,我想活到100歲

2022-04-28     王宜電影解讀

原標題:2010年,失獨母親56歲再生雙胞胎:為了兩個孩子,我想活到100歲

「我已經上了年紀了,可是為了我的兩個孩子,我想要活到100歲。」

56歲本是即將退休可以與子孫共享天倫之樂的年紀,郭敏卻選擇經歷十月懷胎,生下一雙兒女。

是什麼想法會讓年近六十的郭敏一定要生下孩子?而這樣有些特殊的家庭對孩子而言是怎樣的結果?多年過去了,孩子的生活又會是怎樣的呢?

痛失愛女

2005年11月22日那天,是郭敏不敢回憶的噩夢,她的大女兒在那天,去世了。

前段時間大火的影視劇《開端》里著名的鍋姨就是一位因意外失去女兒的母親,自從女兒出了事。

郭敏

她整日穿梭在公交車上,瘋了一樣調查當時的真相,後來萬念俱焚的她決定用放在高壓鍋里的炸彈將一整車的人陪葬。

雖然這位母親最後的行為非常極端,但是這種悲傷的程度卻並不誇張,對於一位失獨母親來說,一夜白頭從來不是一句戲言。

郭敏的女兒名叫劉令輝,是郭敏與前夫生下的。像大部分母親一樣,郭敏非常疼愛女兒,自己可以吃苦受累,但從不捨得讓自己的女兒受委屈。

不過很遺憾,郭敏與前夫的感情出現了裂痕,確實沒辦法給女兒一個完整的家。於是離婚後的郭敏只身前往北京打拚,準備自己闖出一番天地,再把女兒接到身邊生活。

郭敏大女兒

很明顯女兒已然成為郭敏多年來的精神支柱,她能一往直前地向未來衝刺除了本身堅毅的性格外主要還是為了自己的女兒。

後來有人看郭敏隻身一人難免孤獨,就將同是離異人士的任先生介紹給了郭敏。

任先生是北京人,有一個已經成年的兒子。兩人認識後對彼此非常滿意,郭敏性格堅韌勤奮,任先生也忠厚踏實。

辛苦了大半輩子的兩人終於找到了能相互交付餘生的伴侶,也算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2001年郭敏便與任先生結了婚,結婚後郭敏的生活也逐漸穩定了下來,在北京拼搏多年的她也總算找到了歸宿。

於是思念女兒的她終於可以將孩子接到身邊來生活了,此時昔日的小囡囡已經長成大姑娘了。

可以跟媽媽一起逛街,一起說說心裡話了,與女兒團聚的每一天都是郭敏曾經夢裡嚮往的生活。

然而2003年的非典來的突然,女兒的生父也擔心留在北京的女兒會不會不安全,於是聯繫了郭敏希望讓女兒回老家避一避。

儘管心中不希望和女兒分離,但是為了女兒的健康安全郭敏還是將女兒送回老家。

然而這一送,卻成為了郭敏心中永遠的後悔之舉。

2005年11月22日,郭敏在接到前夫的電話時便感覺到心中慌得厲害,一種不祥的預感在心頭籠罩。

早已分開多年的他們如果聯繫只有一個可能就是女兒,但已經長大成人的女兒卻沒有親自聯繫她.。

「女兒出事了,情況不大好了。」聽到這個消息,郭敏頓時就感覺天塌了。

蓋著女兒的白布,仿佛也將她這輩子的希望與堅強也遮住了,她連掀開的勇氣都沒有。

突然失去孩子,無異於將她對未來的憧憬抽走踩碎。

但殘忍的現實就是如此,誰也改變不了。這個一生要強的女人也早已佝僂了腰,無法從失去女兒的悲痛中走出去。

這條漆黑,看不到盡頭的路太長,太孤獨了。

看著整日魂不守舍的妻子,郭敏的現任丈夫任先生也是心中焦急萬分。

他嘗試著陪郭敏出去旅遊,陪她談心轉移注意力,甚至帶她去看心理醫生。可是終究還是沒能讓她走出心中的那道坎。

捨命生子

就這樣過了三年,昔日神采奕奕的郭敏早已老得不成樣子,花白的頭髮,無神的雙眼。

儘管悲傷常在但他們的生活也逐漸歸於平靜,但是就在很平常的一天,郭敏突然說出了令全家都震驚無比的話。

「我想再生一個孩子。」

現在的郭敏可是已經五十六歲了,這話一出大家紛紛都不敢相信,以為郭敏已經瘋了,郭敏的丈夫也堅決不同意。

其實主要是擔心郭敏的身體,三四十歲已經是高齡產婦了,如果有產後併發症很危險。更何況郭敏已經快六十歲了,傳出去也讓周圍人議論。

就算孩子順利生產下來了,那今後又由誰來照顧呢。面對已經步入老年的父母,孩子的人生真的公平嗎?

作為理性角度考慮這孩子確實不該生,但此時的郭敏已經把生活的希望全寄托在新生命身上了。

她必須用照顧新的生命來讓自己忙起來,令自己忘掉失去女兒的痛苦。這樣的決定可能對孩子並不公平但郭敏的想法一旦生根發芽便再也無法阻擋。

可郭敏今年都五十六歲了,身體機能都已經老化,任先生也六十多歲了他們的孩子該怎樣懷上。

「試管嬰兒。」

郭敏興奮地跟任先生分享著,她說前些日子她看新聞報道日本的一位60歲女性通過試管嬰兒生下了一個健康的孩子。

看著妻子久違的笑容,任先生實在不忍心說出拒絕的話。最後還是拿著家中的積蓄,陪著郭敏挨家挨戶地尋找願意為她做試管嬰兒的醫院。

周圍的人幾乎沒人支持,只有郭敏的母親偷偷塞了錢給女兒,默默地給予了一份支持,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由於生理條件,女性一般過了三十五歲醫院就不給做試管嬰兒了。像郭敏這種情況,風險太大成功幾率又太低,基本上沒有醫院給做。

但最後幾經輾轉終於還是找到了願意為他們做試管嬰兒的醫院。

醫院為郭敏進行了詳細的檢查,醫生們驚喜地發現,雖然郭敏已經停經一年,但身體條件還算不錯,經過藥物調理,生下孩子或許也不是沒有可能。

得知這個好消息的郭敏積極配合醫生,努力鍛鍊身體迎接新生命的到來。

為了保證成活率,醫生在郭敏的身體里植入了三個胚胎。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植入的這三個胚胎其中兩個都成功了。

那生下來之後就是龍鳳胎了,一下子他們就多了兩個孩子。任先生也曾試圖勸說郭敏放棄掉一個孩子,畢竟此時他們的家庭經濟情況撫養兩個孩子還是比較吃力的但最終被郭敏拒絕了。

2010年,這對令郭敏期待已久的龍鳳胎寶寶終於出生了,母子平安。看著剛出生的孩子,以及平安的妻子,憂愁已久的任先生也終於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孩子出生後,老兩口的生活變得更加忙碌了,他們搬到了昌平區租了個月租600元的小房子生活。

一家四口從零開始生活,過著十分忙碌的生活。

照顧過嬰兒的人應該都知道其中的辛苦,很多年輕人都熬不住。但郭敏表示這樣正好,只有這樣忙碌地生活才能讓自己沒時間沉浸在失去大女兒的痛苦回憶中。

忙碌而艱辛的育兒生活

正如一開始任先生所擔心的那樣,照顧兩個孩子的花費還是很大的,他們的退休金供兩人養老可能還算富裕,但撐起一個四口之家還是遠遠不夠的。

於是郭敏便開始找各種兼職補貼家用,一個人找了七家兼職,還考取了會計證書,為不同的公司打工,賺取生活費。

有時候她會把一部分帳本放到家中,下了班回到家繼續做帳,結束了再把這些帳本送到公司。

就這樣每天忙碌到深夜,又給早早起床去照顧孩子。家中除了生活用品幼兒用品就是成摞的帳本。

為了孩子們的營養,郭敏精確地計算著每一頓飯,確保孩子們吃得好又能省錢。她把當年對大女兒缺失的陪伴都補償到了龍鳳胎兄妹身上。

周圍人的非議她也從不理會,年幼的孩子們也不懂大人們之間的想法,他們無憂無慮地成長著。

他們不懂等待著自己的將會是什麼,他們只知道自己擁有愛他們的父母,有一位未曾謀面的姐姐,母親告訴自己姐姐會在天上保佑他們,要快快長大,能賺錢養活自己。

本以為這樣的生活會持續到孩子大一些,把最艱難的生活熬過,但沒想到任先生卻突發腦梗住了好幾個月醫院之後行動不能自理了。

生活的重擔一下子全壓在了郭敏的身上,她只能獨自帶著孩子生活。

又過了一段時間經過一系列治療的任先生最終還是去世了,任先生的離開讓郭敏在悲痛之餘再一次意識到了年齡的可怕。

自己已經是個老人了,身體各項器官都在衰竭。她必須在照顧好孩子的同時保證自己的健康,儘量地能活得更久一些。

於是她嚴格調控自己的飲食每天早晨必吃一片阿司匹林,從來捨不得吃的雞蛋也終於給自己煮了一個。

周圍的人也勸她將孩子送人領養,但看著孩子稚嫩的臉龐與依賴的眼神始終還是舍不下心。

現如今這個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社會,周圍同齡的小朋友都開始學習各種才藝,按郭敏如今的經濟水平能解決溫飽已經很不容易了。

郭敏在這方面也覺得十分虧欠孩子,當年她隻身來到北京打拚,為了能讓女兒得到更好地教育。

但如今她已經失去了年輕的身體,她現在只希望孩子能平平安安地長大,學一項能養活自己的技能,靠自己的努力獲得財富,因為她也是這樣過來的。

相信郭敏也曾猶豫後悔過,但卻不得不被生活推著走,孩子在一天天長大,也非常地懂事。

兩個小傢伙嘴非常甜,每次下了學都跑過來一把抱住郭敏說上一句:「媽媽我最愛你了。」

這樣的日子雖過得艱辛,但郭敏最終還是鐵了心了堅持自己當初的決定。

「我自己的決定,由我自己承擔。」一頭利落的短髮下已經略顯渾濁的雙眼依舊泛著堅定的光。

幼兒園園長知道了郭敏的家庭情況,也一直給予郭敏幫助,幼兒園的老師每天親自把孩子交到郭敏手裡才放心。

這個一生要強的女人,終究還是佝僂了腰。

她一左一右地牽著兩個小傢伙,一路說說笑笑。但只要一過馬路,郭敏就會十分小心翼翼,她不斷地告訴兩個孩子,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哪怕我們走得慢,只要走到了終點,我們就成功了。

生活忙碌而短暫,很快到了孩子們上小學的年紀,郭敏看著拿著大女兒照片地叫著姐姐的兩個孩子,將抽屜里保存已久的鑰匙拿了出來。

昏暗的燈光下,雜亂而有序的這間小房子裡發生的一切都仿佛是在做夢。

看著這串許久未見的鑰匙,郭敏眼前浮現出了大女兒開心的笑臉。

「媽,咱買下了這棟房子,以後我們母女就可以一直生活在一起了。」

「媽我先回老家呆段時間就會來找你。到時候我們把屋子布置組織咱們一家人安安穩穩地過日子。我們摟摟!」

「哎呀多大姑娘了還這麼粘人,還摟摟哈哈哈。」

「哈哈哈,不跟媽媽摟摟我就難受。」

「哈哈少貧嘴了,等非典這段時間過去了,媽接你回來,去吧。」

時隔多年的記憶仍然無比清晰,仿佛與女兒相擁的那一剎的溫度未曾褪去。

如今雙胞胎兄妹即將步入小學,這棟房子也成為了學區房,為了孩子今後的發展郭敏決定邁出這一步。

逝者已逝,那活著的人便好好生活吧。

曾經不管多麼艱難的生活時,郭敏也未曾踏入這棟房子。也許對郭敏而言這不僅僅是一套房子,還是她不敢再去觸碰的美好而又殘忍的回憶。

近幾年大齡生子的新聞不少,大家大部分的觀點都是覺得這樣的做法很自私。

沒辦法養育孩子到成年,在失去父母后的人生,他們該如何自處。他們的出生或許只是父母單方面的一意孤行,完全不為孩子以後的生活考慮。

郭敏也受到不少這類的批評,對此她只回了一句話:「你們不懂失去女兒的痛苦。」

確實,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但對於雙胞胎兄妹的未來,大家確實為他們捏了一把汗。

雖然郭敏固執了,但她也確實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她經歷著這個年紀不該有的忙碌,忙到不敢死去。

事已至此,往後的餘生里希望郭敏帶著這份艱巨的任務長命百歲,也希望兩個孩子能有個光明的未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e8edb92071ae53c537f14c37dc93e8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