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並不像父母想像得那樣弱小,只要激發出他們的勇氣

2022-06-20     沫沫的靜好歲月

原標題:孩子並不像父母想像得那樣弱小,只要激發出他們的勇氣

若是家中有兩個以上的非雙胞胎孩子,那個年齡小一些的,總是會讓父母格外關注一些,因為他們對比大孩子,看起來就會非常弱小,非常需要幫助。

然而事實上,也許正是父母這樣的格外關注以及格外幫助,才導致了年齡小的孩子更加脆弱不堪,同時還有可能會讓大孩子的心態也發生變化,畢竟他們會認為這是父母的偏心,而有失公允才是孩子們心中永恆的痛。

我曾經在公園裡見過一家三口的互動。

公園裡有一座假山,很多孩子都在上面爬來爬去,玩得不亦樂乎。我家小寶也特別喜歡那裡,總是在上面穿梭,不願下來。

這家的孩子看到假山同樣有些躍躍欲試,拉著爸爸媽媽的手就要往上沖。孩子的爸爸雖然略微有些為難,倒也沒有說什麼,孩子的媽媽趕緊步步緊跟地拉著孩子的手,不斷地擔心孩子會不會摔跤、站不穩,然後力勸孩子不要去爬山,這是個太危險的事情。

孩子的爸爸最終也同意了媽媽的做法,建議孩子不要自己去爬了。如果實在想上去看一看,就由爸爸抱著上去好了。

當差不多5歲的孩子在爸爸的懷抱中走上假山的時候,其實父母已經剝奪了孩子勇敢面對困難,最終戰勝困難的機會。

其實,孩子真的不像父母想像中的那樣弱小。

若是父母敢於放手,或者從孩子老師、朋友等人嘴裡得知的孩子,可能就會和自己印象中的完全不同。他們的熱情、大方、歡樂,會遠遠超出父母的預期,甚至他們還會展現出更多在父母面前完全被隱藏了的特性,比如勇敢、堅強和面對挫折的毫不退縮。

這是因為,離開了父母的懷抱,離開了自己的安穩舒適區,孩子就自動激發了自己內心的能量,也願意積極去嘗試和表現自己的勇氣。

孩子的成長不能被替代,若是父母急於幫助他們,或者強迫孩子按照自己設定的路線去做事,也許是捷徑,但是卻讓孩子失去了太多自我嘗試的機會,同時扼殺了他們去探索、感受的樂趣,也打擊了他們主動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主動性和能力。

不如從現在開始,嘗試這樣面對孩子,激發出他們的勇氣:

1、鼓勵孩子參加一些有挑戰性的運動。

不但鍛鍊身體,還可以讓孩子學習如何面對挑戰和給予。過度地保護自己,因害怕受到傷害而導致的怯懦,事實上並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2、尊重孩子以及孩子的朋友。

引導他們正確處理和同伴之間的關係以及矛盾,而不要制定各種條條框框限制孩子交友的自由,更不要對他們的朋友指手畫腳。因為孩子只有在與同伴交往中,才能學會獨立、嘗試面對各種問題以及衝突。

3、重視孩子的挫折教育。

只是沒有必要刻意創造挫折,因為這個世界上的挫折本就很多。父母要做的是,以身作則,教會孩子面對挫折不屈不撓、不卑不亢、堅定不移自己的本心,勇敢頑強地向著目標前行。很多時候,困難不可怕,可怕的是直接放棄。

4、訓練孩子的延時滿足。

不要孩子要什麼就立即給什麼,或者孩子本來無欲無求,但家長總是看著別人有,自家孩子就必須有。這種思想要不得。讓孩子學會節制自己的慾望,學會等待。要知道,物質的滿足是無窮無盡的,而精神的富足才是幸福的根本。

5、培養孩子的意志力。

意志力存在於自信心、自尊心、責任心、決心、恆心、好勝心以及面對挫折堅持到底的體驗里。只有勇於面對一切,才能夠磨礪出強大的意志力。

6、鼓勵孩子盡情放鬆地去玩耍。

孩子在玩中才能夠勇於探索、也更容易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和學習力,並且能夠收穫足夠的快樂。

家長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引導者、旁觀者、加油助威者,亦或其他種種,但絕對不是取而代之的主導者。

孩子未來面對的競爭是激烈的,也是無可替代的,只有他們從小就培養出面對一切的勇氣,不怕挫折、不怕困難,才能夠堅持自己的信念,達到最終的成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e0e9c66f2cce20795ea7ed78c45f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