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兩田銷量差距拉大 新款軒逸能拯救東風日產嗎?

2023-03-06     汽車立體聲

豐田、本田、日產是國人心中的日系三大車企,從整體銷量來看,它們也確實位居日系車企前三。雖然被統稱為日系三強,但日產在中國市場的情況,相比豐田和本田要遜色很多。交強險數據顯示,東風日產品牌2022年總銷量為793746輛,同比下跌22.71%;豐田的兩家合資公司一汽豐田、廣汽豐田的2022年總銷量為807389輛、1006797輛;廣汽本田、東風本田同期銷量為723062輛、645151輛。從整體銷量來看,日產在中國市場已經落后豐田和本田很多。2023年1月,因為去年下半年提前透支了銷量,導致車市出現整體下滑,東風日產也未能倖免,1月交強險數為46928輛,同比下跌51.23%。

東風日產在2022年出現銷量大跌,與全新一代奇駿表現不佳有直接關係。作為日產品牌的明星級緊湊SUV,奇駿曾是國內日繫緊湊SUV市場的銷量領跑者,但在換代之後,全新一代奇駿卻出現銷量大幅下跌,這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它僅提供三缸1.5T車型。從動力輸出數據來看,日產的1.5T三缸發動機並不差,但國內消費者對於三缸發動機的牴觸,是無法依靠些許的動力輸出優勢來彌補的,在1.5T四缸的本田CR-V、2.0L四缸自吸的豐田RAV4榮放面前,奇駿已經毫無優勢可言,出現大幅銷量下滑也在情理之中。迫於銷量壓力,日產又被迫讓上一代奇駿2.0L車型以奇駿榮耀之名復產,但一款本應該停產退市的車型很難抗衡豐田、本田的全球同步車型,未能在銷量方面有太好的表現也在情理之中。

對於全新奇駿的滯銷,小編認為說這是東風日產自己犯錯並不為過,在日產的現有資源中,即便是認為2.0T發動機有些性能過剩,並不適合奇駿這樣的緊湊SUV,也可以沿用上一代車型的2.0L、2.5L四缸自然吸氣發動機,或全新一代逍客搭載的1.3T四缸渦輪增壓發動機,動力輸出方面,1.3T發動機最大功率116千瓦、最大扭矩260牛米,並不比豐田RAV4榮放2.0L車型差。

了解東風日產的聽眾都知道,選錯車型的事情並非首次發生,在中型SUV的選擇上,它也同樣犯錯。在目前的國內市場,大七座中型SUV是關注度很高的車型,豐田漢蘭達、大眾途昂、別克昂科威PLUS、別克昂科旗等,都屬於這類車型,東風日產其實在很早就進入中型SUV市場,只不過它選擇的是跨界風格的樓蘭,而不是傳統SUV式設計的Pathfinder,作為英菲尼迪全新QX60的姊妹車型,之前曾經有傳聞稱它將會國產,但直到現在,依然沒有下文。因為樓蘭與國內消費者的需求並不吻合,它始終未能在市場上有好的表現,即便是在經銷商處有較大幅度現金優惠的情況下,也始終未能擺脫邊緣車型的命運;數據顯示,樓蘭2022年總交強險數僅有6196輛,不足豐田漢蘭達的月銷量。如果當初東風日產選擇的是Pathfinder,它在中型SUV市場的收穫應該會好很多。在SUV市場,東風日產還有10萬元級別的小型SUV勁客,這款車的月交強險數低於1000輛,在豐田卡羅拉銳放、鋒蘭達等車型上市之後,它的生存空間又被進一步壓縮。

軒逸是東風日產的銷量支柱車型,2022年總交強險數達到415440輛,在總銷量中的占比超過一半,價格不貴、空間夠用和油耗低是軒逸的重要賣點,不少網約車司機很喜歡它,但隨著比亞迪秦PLUS DM-i的價格不斷下探,軒逸也出現了銷量同比下滑,相比2021年,其2022年的銷量下滑了18.17%。除了軒逸銷量下跌之外,天籟在2022年也出現了9.24%的銷量同比下跌,年交強險數僅為147272輛。

作為一款貢獻一半以上銷量的車型,軒逸自然也是東風日產的重點保護對象,為了保持足夠的競爭力,新款軒逸即將上市,雖然是一款小改款車型,但它也在努力通過細節變化來提升競爭力。

和現款車型一樣,新款軒逸依然提供燃油版和e-POWER版兩種動力,兩款車在外觀方面有所區分。燃油版車型的前進氣格柵內部採用橫向鍍鉻格飾條,官方名為「展翼式格柵」,e-POWER版的前格柵內部採用點陣狀設計,官方名為「星陣式格柵」。前大燈造型沒有發生改變,依然採用狹長的設計,與前格柵採用一體式設計,大燈和轉向燈都採用LED光源,具有更好的照明效果。車尾設計沒有大的變化,只是後包圍有所改變。顏色方面,e-POWER版增加了藍黑雙拼車色,高配車型的17英寸輪圈採用了全新樣式。車身尺寸方面,新款軒逸長寬高分別為4652mm、1815mm、1450mm,軸距2712mm,相比老款車型,長度略微增加,這主要是因為保險槓造型變化所致,不會讓車內空間發生改變。

內飾方面,車內整體布局沒有發生改變,中控台液晶顯示屏升級到12.3英寸是燃油版車型的變化,也算是跟上了潮流。空調出風口變成了三個圓形設計,空調控制面板依然保留了實體按鍵。e-POWER車型配有藍色氛圍燈,與其新能源車的定位相符合。配置方面,高配車型配備了BOSE音響、全景影像和常見的主被動安全配置等。作為一款家用代步車,新款軒逸的配置水平基本達標。

動力系統方面,新款軒逸燃油版車型依然搭載1.6L自然吸氣發動機+CVT變速箱的組合,用於日常代步,這套動力組合可以勝任,但如果對動力有較高的要求,那就有些勉為其難了,相比卡羅拉1.2T車型,它在動力輸出方面沒有優勢。除了動力表現一般之外 ,其變速箱可靠性也是讓人比較擔心的地方,在車質網上,有不少車主投訴它存在異響和無法加速的問題,在日產旗下的多款車型中,都遇到過變速箱問題。相比CVT變速箱,6AT變速箱的可靠性或更讓人放心。

e-POWER車型搭載1.2L三缸發動機+電動機組成的混動系統,發動機是用來發電,並不參與驅動車輛,這款發動機的熱效率達到43%,在啟動之後,轉速會保持在1400rpm以上, 儘量減少低轉速下的抖動。驅動電機最大功率100千瓦、最大扭矩300牛米。軒逸採用的是第二代e-POWER技術,它的逆變器採用集成化設計,並使用了性能更好的碳化矽/氮化鎵半導體材料,體積減少40%,重量減輕33%。電池方面,軒逸e-POWER的電池容量僅為1.5kwh,它具備閃充閃放的能力,但其有一個缺點,那就是長期大電流放電會嚴重縮短電池的壽命。

e-POWER系統的發動機運轉頻率更低,車輛在中低速行駛時,電機僅通過電池來驅動;車輛滑行時,制動能量回收系統會為電池充電;車輛高速行駛時,發動機會帶動發電機發電為電機供能,也會為電池充電;車輛急加速時,發電機和電池同時為電機供能,保證動力輸出。

從設計原理上看,日產的e-POWER系統比較接近增程式電動車設計,但它沒有外部充電功能,豐田的混動系統是發動機和電動機可以同時參與驅動車型,本田的混動系統則是發動機在高速巡航時驅動車輛。燃油經濟性方面,軒逸e-POWER與卡羅拉雙擎旗鼓相當,WLTC綜合油耗為4.36L。

底盤結構方面,軒逸採用前麥弗遜式獨立、後扭力梁式非獨立懸架,這是一個偏向經濟性的選擇,相比多連杆獨立懸架,扭力梁式非獨立懸架的優勢是結構簡單,節省空間,但在操控性和舒適性方面,存在不足;同為日繫緊湊車的卡羅拉/雷凌,採用四輪獨立懸架,大眾朗逸採用和軒逸類似的結構。

寫在最後

貢獻了50%以上的銷量,軒逸是東風日產的銷量支柱車型,如果它出現了閃失,東風日產極有可能面臨更大幅度的銷量下滑。作為一款經濟型車,油耗低一直是軒逸的重要賣點,但隨著新能源車的不斷湧入,軒逸1.6L車型在使用成本方面已經沒有優勢,這從不少網約車司機選擇插電混動車型就可以看出。

在目前的市場上,軒逸的主要競爭對手不僅僅是大眾朗逸、豐田卡羅拉這些老對手,還加入了比亞迪秦PLUS,憑藉規模化優勢,比亞迪插電混動車型的價格門檻在持續下探,秦PLUS DM-i的官方售價已經低於10萬元。對於大多數經濟型車的消費者,他們已經不再盲目迷信合資品牌,這種變化也增加軒逸的市場壓力,同時,大眾朗逸、寶來等車型的降價促銷,也會給予軒逸持續的壓力。

展望東風日產的未來,小改款的軒逸或很難幫助它實現銷量止跌,目前的10萬元級別緊湊車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不少消費者已經偏向使用成本更低的新能源車型。在緊湊SUV、中型SUV、中級車市場,奇駿、樓蘭、天籟等車型也沒有顯示出較強的競爭力。

新能源車越來越受寵是國內市場的變化,在新能源市場,日產的e-POWER車型和純電車型都表現一般,艾睿雅已經迫於市場壓力官方降價6萬元之多,同時,e-POWER系統未能獲得太多消費者認可,也給日產在中國市場的未來蒙上了陰影。未來的東風日產,銷量會繼續下跌嗎?讓我們持續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d6446cb583cff955059dc521596a37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