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大行年內第二輪下調存款利率 進一步穩定負債成本

2024-10-19     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楊潔

10月18日,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等六家銀行均在官網更新了最新的存款掛牌利率,並於當日起執行。

這是繼今年7月份後,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年內第二次對存款掛牌利率進行下調。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的專家表示,六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下調存款利率是央行利率政策傳導機制有效運行的體現,有利於穩定商業銀行負債成本。同時也預示著新一輪銀行存款利率調降拉開序幕,後續中小銀行有望梯次跟進。

定期存款利率

最高下調25個基點

綜合六家銀行發布的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來看,此次存款掛牌利率調整主要涉及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等存款品種。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五家銀行存款掛牌利率調整後,3個月、6個月、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整存整取)分別為0.8%、1%、1.1%、1.2%、1.5%、1.55%。郵儲銀行3個月、6個月、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整存整取)為0.8%、1.01%、1.13%、1.2%、1.5%、1.55%。

事實上,今年7月25日,六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已對人民幣存款利率進行過一次調整,彼時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調整後3個月、6個月、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整存整取)分別為1.05%、1.25%、1.35%、1.45%、1.75%、1.8%。郵儲銀行調整後3個月、6個月、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整存整取)為1.05%、1.26%、1.38%、1.45%、1.75%、1.8%。

從10月18日的調降幅度來看,六家銀行存款利率下調幅度一致,上述不同期限的定期存款利率降幅最高為25個基點。

此次存款利率下調實際上已在預期中。9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將降低中央銀行的政策利率,「預計本次政策利率調整之後,將會帶動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下調大概在0.3個百分點,預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存款利率等也將隨之下行0.2到0.25個百分點。」

9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消息稱,為加大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支持經濟穩定增長,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70%調整為1.50%。

2022年4月份,中國人民銀行指導利率自律機制建立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幫助金融機構和市場更加適應和習慣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截至2024年10月18日,大型銀行已6次主動下調存款利率。

預計中小銀行

將跟進調整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商業銀行凈息差為1.54%,與一季度保持一致。

「商業銀行合理調整存款利率,有助於緩解銀行整體負債成本和凈利差壓力,增強銀行盈利能力與經營穩健性,加上宏觀經濟穩步復甦,銀行經營提質增效,利好市場對銀行發展預期。」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提到,「目前,存款利率已主要由金融機構自主調整,輔之以行業自律來保障理性有序競爭」。

「近期,相關部委密集出台了多項增量政策穩定經濟增長,經濟恢復過程中也將產生較多的融資等金融服務需求,需要商業銀行快速反應提供相關的金融服務。」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表示,在這種情況下,預計這一輪存款利率下調在延續國有大行、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區域中小銀行的順序依次推進的同時,有可能各類銀行推進的速度更快,甚至不排除各類銀行同步快速推進的情況。

「未來,商業銀行還將持續優化負債管理,推動存款利率保持在相對合理水平,保障可持續經營發展。」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李一帆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是合理設計各類存款產品的規模和結構,積極把握存款活化機遇,壓降高成本存款比例;二是提高市場敏感性,有效運用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和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綜合考慮經濟形勢、存款成本、預期收益等因素,對不同存款產品的利率進行動態差異化定價;三是倡導各級機構發揮存款定價的主動性與靈活性,結合轄內客戶實際和區域特點開展針對性營銷,避免高息攬儲等無序競爭;四是緊跟宏觀經濟金融形勢和客戶需求,穩妥審慎發展理財、託管、基金代銷、保險代理等多元化中間業務,通過在多元化金融服務領域精耕細作,持續推動產品服務創新,挖掘更多增長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d2a2bbcc0305ff73bf03659813049d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