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中最經典9句話,道破人生智慧,再忙也要看看!

2023-12-26     千秋文化

原標題:《菜根譚》中最經典9句話,道破人生智慧,再忙也要看看!

《菜根譚》是明朝還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儒家經典,是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集。《菜根譚》也是做人、修身、智慧的精粹,與《圍爐夜話》、《小窗幽記》並稱為「處世三大奇書」。自問世400多年來,廣泛流傳於民間並遠播海外。以下將從《菜根譚》中選取九句經典之語,希望能給你的生活帶來一些啟示。

抱朴守拙,涉世之道

這句話深刻地指出,雖然社會複雜,但人們應當堅守本真,保持樸素的品性。在面對瑣事紛擾時,如能守拙而不被外界干擾,便能找到涉世之道,保持內心的寧靜與清明。這句話啟示我們,面對紛繁複雜的社會,保持純真樸素的內心,不隨波逐流,是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在追求事業成功的同時,也要注意保持內心的寧靜與淡然,不被外界的喧囂所干擾。

心事宜明,才華須韞

「心事宜明,才華須韞」強調了心胸坦蕩、心事明朗的重要性。一個人心中要有明確的目標和原則,才能夠做出清晰,而明智的決策。而才華則需要時刻保持謙遜,不被才華沖昏頭腦,而是應當儲藏如珍寶一般,隨時準備施展。這句話提醒我們,無論在何時,心胸的寬廣和清晰的思考都是成功的關鍵。在追求卓越的才華時,更要時刻保持謙遜,學會韞藏自己的才情,用於恰當的時機展現。

出污泥而不染,明機巧而不用

「出污泥而不染,明機巧而不用」表達了在複雜的社會環境中,要保持清白無瑕,不受外部環境的污染。權謀術數,以不知道才算高明,知道而不使用就更為高明了。

.良藥苦口,忠言逆耳

「良藥苦口,忠言逆耳」強調了真實的忠言,往往不被人接受,但它卻是一種治癒心靈的良藥。有時候,為了朋友的成長和進步,我們需要說出那些,可能讓人不悅的真實忠告。這句話啟迪我們,真誠而直接的建議可能會引起不適,但卻是對方成長的助推器。在為人處世中,善於接受他人的真實忠告,也要勇敢地向他人提出真實的建議。

靜中觀心,真妄畢見

「靜中觀心,真妄畢見」強調了,靜心的時候往往也是,能夠看清真假、辨別善惡的時候。在安靜坐的時候,真心和妄念都會顯露,這是一個對內省的呼喚。這句話告訴我們,寧靜時刻是觀察自己內心的良機。通過審視自己的真實感受,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內心世界,從而更好地規劃人生方向。

德在人先,利居人後

「德在人先,利居人後」強調了修養品德的重要性,將名利放在道德之後。在為人處事中,要以品德為先導,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而不是追逐一時的名利。這句話啟發我們,無論在什麼時候,品德的高尚都是最為可貴的。在追求事業和成功的過程中,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將道德放在首位。

退即是進,與即是得

「退即是進,與即是得」表達了在與人相處和做事中,適時的退讓和寬容是明智之舉。通過退讓,實際上是在為未來的進步創造條件;通過與人為善,則會收穫更多的友誼與支持。這句話深刻地教導我們,在人際關係和事業中,不是一味強求和爭奪,而是要懂得適時的讓步和慷慨,這樣才能夠收穫更豐富的人際關係。

攻人毋太嚴,教人毋過高

這句「攻人毋太嚴,教人毋過高」,想表達含義是:在指出他人的過錯時,不應太過苛刻,而是要考慮對方的承受能力,以寬容的態度提出建議。同樣,在教導他人時,也不宜期望太高,要讓對方能夠接受並逐步實踐。這句話啟發我們,待人要有溫和之心,用理智的方式表達批評,以及在教導他人時,應該理解每個人的接受能力,不可過分苛求。

作事勿太苦,待人勿太枯

在追求目標和事業時,不可過於勞累,要懂得適時調整自己的狀態,以免過度勞累影響靈的健康。同時,待人處事也不應太過冷漠,要保持一顆溫暖的心,以和善的態度對待他人。這句話告誡我們,生活中要保持平衡,既要有拼搏奮鬥的精神,也要有寬容和善待人的心態。

寫到最後

《菜根譚》中的這九句經典語錄,蘊含了豐富的人生智慧。這些古代智者的思考和洞察,不僅適用於當時,對於當代社會仍然具有啟發意義。在紛繁複雜的現代社會中,我們或許可以從這些古老的智慧中汲取力量,更好地應對人生的起伏和變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d1db2638f6faef7eda2fe9e05502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