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平法真的不重視流月和流日嗎?

2020-12-24     西風獨醉

原標題:子平法真的不重視流月和流日嗎?

細心的讀者可能發現我最近更新文章的頻率有點低,確實如此,我在這裡要跟大家說聲抱歉!因為我前兩個月註冊了一個工作室(也叫西風獨醉),最近在忙工作室的前期工作,所以沒辦法及時更新文章,請大家諒解。

今天我想跟大家談談八字的流月和流日。我們不管是看古人的書,還是看現代人的書,都會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命理類的書籍中都幾乎沒有關於流月和流日等的論述那麼,這是否意味著古人就不重視,或不在乎流月和流日了呢?非也,因為萬民英在《三命通會》中解讀自己八字的時候就談到過流月,只是很多人沒有在意。萬民英是這麼說的:「余命寅午戌全,月干有癸,行戊午運,戊癸化火,甲戌年、甲戌月遂遭火災」,這裡的甲戌年和甲戌月就是流年和流月。

那為什麼各書中都沒有流月和流日等的理論呢?原因很很簡單——複雜。我們來算下完整論述一個八字要多少柱:「年、月、日、時」四柱、「大運、小運、氣運」三柱、「胎元、命宮」兩柱、「流年、流月、流日、流時」四柱,加起來一共是十三柱!如果按照子平法,這就夠了,但是如果按照祿命法「干、支、納音」各算一遍,最少就有「三十九類」變化,更何況還有干支等之間的關係。這樣複雜的模型用計算機都有點難度,更何況人腦?於是,很早以前古人就進行了簡化的工作。

我們都知道目前的命理理論是陰陽五行理論和星相學的結合體。將星相學(太陽、月亮同看)分為紫微斗數(以月亮來看,陰曆)和八字(以太陽來看,陽曆),這是古人對命理學的一次大的簡化。就八字部分來說,將流月、流日和流時簡化掉,就變成了祿命法。後人又將氣運和小運簡化掉只留大運,胎元和命宮也基本簡化掉,就留下了四柱、大運和流年;將年本日主簡化為「日主」;將干祿支命納音身簡化為干支,這就是目前我們所用的子平法。古人為什麼要做簡化?是為了易用而已,因為理論越複雜就越難學習,也就越難使用。

簡化掉的不一定就是沒用的。這就好比紫微和八字雖然各自的理論不同,但都可以分析命主的運勢,都是有用的。流月、流日和流時雖然被簡化掉了,但我們在分析八字的時候仍然要將其納入思考的範圍之內,而不是忽略掉。萬民英分析他人八字的時候都隻字未提流月,但在分析他自己八字的時候卻重點提到了月份,這是因為流月的影響是不能忽略的,萬民英也是重視流月的。

綜上所述,子平法不是不重視流月,而是命理前輩們在著述的時候有意地將其簡化了,但在他們分析具體八字的時候流月和流日等仍然是要考慮的內容,是不能忽略的。因此,我們可以這麼說:子平法也重視流月和流日等,只是沒有刻意寫出來而已。今天的文章就寫到這裡,謝謝大家!

文|西風獨醉 探討命理藝術,弘揚傳統文化(請大家關注我,和我探討命理知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cYNlXYBetPpsA5ILsG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