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東方有一條龍
它的名字就叫中國
古老的東方有一群人
他們全都是龍的傳人」
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
這種動物並不真正存在
卻成為了我們幾千年來的精神支撐
「角似鹿、頭似牛、眼似蝦、
嘴似驢、腹似蛇、鱗似魚、
足似鳳、須似人、耳似象」
我們的祖先
創造性地把九種動物的特點融於一體
塑造了神奇又吉祥的龍
廣泛搜集採納
吸取各家所長
這就是中國人與生俱來的氣質:
博採眾長
有一種自信叫博採眾長
我們如何成為今天的我們?
幾千年不曾斷絕的文明里
有來自遠古的信仰與堅守
也有兼收並蓄的包容與涵養
我們的思想
來自先人的博採眾長
儒墨道法名陰陽
諸子的聲音在歷史中激盪
而如今的我們懷揣自信
既有「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闖勁
也明白「道法自然」的洒脫
我們的格局
也來自先人的博採眾長
大唐風華令人神往
唐人或許梳著回鶻的髮髻
穿著波斯紋樣的衣衫
或許與粟特人討價還價
同新羅人吟詩唱和
但大唐依舊是大唐
傳承給我們雍容和大氣
博採眾長背後
有朝氣,有勇氣,也有豪氣
以開放的姿態屹立
尊重不同,也取長補短
從不倨傲,也絕不卑微
有一種智慧叫博採眾長
我們從小都聽過《論語》里的這句話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除了教誨我們虛心求教
這句話其實還有另外的含義
「擇其善者而從之」
說的正是博採眾長的道理
觀摩前代書法名家的書法篆刻
有了諸體皆精
終成「書聖」王羲之
學習花旦、武生、花衫不同行當
因為轉益多師、精益求精
成就了京劇大師梅蘭芳
學無止境
不管一個人的學問多大、水平多高
總有欠缺與不足
而廣泛吸收他人的長處
正是完善自己、充實自己的好方式
也是真正的大智慧
個人如此,國家亦如此
獨木難成林,百川聚江海
一個人的聰明總是有限的
大家的事大家一起商量
有了更多人的想法集合碰撞
才會開闢更廣闊的天地
認識自己
又超越自己
秉承通達的心態
也保持學習的狀態
所謂博採眾長
正當如是
願你博採眾長
生長成自己的模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cB9Im8BMH2_cNUg_O3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