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式生態」厚積薄發,長城汽車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

2023-09-15     智能相對論

文丨智能相對論

作者丨沈浪

百年汽車工業史正在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油改電的變革仍在激化,智能化的探索才剛剛起步,汽車產品將以什麼樣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市場格局又將迎來怎樣的變化?無人可知。

然而,混亂即階梯。特別是對於以中國車企為代表的後來者而言,傳統汽車產品的創新邏輯與技術體系面臨瓦解,混亂之際正是打破先行者的固有優勢,開闢新市場格局的絕佳機會。

事實雖說如此,但是傳統車企巨頭大多有著百年沉澱,技術、人才、渠道、品牌等相互鞏固之下市場優勢顯著,難以超越。後來者破局,要有全面戰的實力,更要做阿好持久戰的準備。

相對而言,持久戰的準備更為關鍵——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在混亂中存活下去、變革下去,競爭下去是後來者挑戰先行者的關鍵。那麼,擺在長城汽車面前的就是一個關於能否打持久戰的問題。

前不久,長城汽車憑藉品類創新的顯著成果成功入選北京大學創新案例庫,成為本次唯一入選的整車企業。作為一家中國本土整車汽車,長城汽車的突圍與處境都極具代表性。

對應市場表現來看,長城旗下的哈弗、魏牌、坦克、歐拉、長城皮卡五大品牌均有引領各自所在細分品類產品創新的趨勢。譬如,坦克品牌的誕生,不僅開拓了相對小眾的越野車市場,還持續占據著中國越野車市場接近60%的市場份額,一度造就了中國車市的「坦克現象」。

然而,在汽車市場,長城汽車雖能打造爆款品牌,但是整體實力與傳統汽車巨頭相比仍有差距。種種信號表明,長城汽車需要應對一場不斷拉鋸的持久戰。

長城汽車,能否一戰?

前不久,長城汽車發布2023年8月產銷數據。今年8月,長城汽車銷售新車114,096輛,同比增長29.32%。截至8月以來,長城汽車在2023年累計銷售742,413輛,同比增長4.76%,整體勢頭相對不錯。

與此同時,五大品牌全線飄紅,其中哈弗品牌8月銷售66,523輛,同比增長31.99%;魏牌新能源8月銷售5,618輛;歐拉品牌8月銷售10,206輛,連續4個月銷量破萬,同比增長11.4%;坦克品牌8月銷售新車14,674輛,同比增長46.62%。長城皮卡8月銷售17,040輛,同比增長9.47%。

從8月的數據來看,長城汽車的基本面已經穩定下來了。

一方面,今年以來每個月長城汽車的銷量均有增長,從1月的6.2萬輛到8月的突破11萬輛成績,長達半年之多的銷量數據表明長城汽車的增長曲線已經成型,穩中向好。

另一方面,長城汽車旗下的哈弗、坦克、長城皮卡等品牌在保持原有較高市場份額的前提下,依舊有著不俗的增長表現,未見頹勢。這為長城汽車接下來的增長發力提供了很好的品牌支撐點。

進一步來看,長城汽車的產品攻勢也非常猛烈。在8月底的2023成都車展,長城汽車五大品牌哈弗、坦克、魏牌、歐拉、長城皮卡帶來了將近30款產品。

其中,產品攻勢的方向也比較精準——新能源車型。根據官方數據,長城汽車新能源車型銷售26,301輛,同比增長119.83%。

目前,長城汽車旗下品牌都在推進相關的新能源車型布局。其中,哈弗在今年新推出了二代大狗PHEV、哈弗梟龍系列和猛龍系列。魏牌更是全面實現新能源化,上市的藍山和預售的高山均有不錯的市場反響。坦克在6月底推出500 Hi4-T後,又在成都車展亮相了坦克400 Hi4-T,為新能源越野產品矩陣繼續「填坑」。

那麼,回過頭來看,在今天的汽車市場上,長城汽車能打嗎?

答案是能的。穩中向好的整體增長,明星爆款產品的持續發力以及精準面向新能源領域的全面轉型三者構成的基本面,奠定了長城汽車在今天市場較強的品牌競爭力。

長城汽車,如何持久?

近年來,長城汽車高舉「森林式生態」的大旗不斷發力,對應的背後的考慮不難理解,就是在為接下來汽車市場打持久戰而準備。

目前來看,「森林式生態」的思路是清晰的。長城汽車在技術、品牌、產品以及企業上都做了相應廣泛的布局。比如,在技術上,長城汽車就針對整車製造、低碳化、智能化三大模塊進行創新研發,通過底層技術的強化來實現產品和品牌的井噴式成長。

這一點在坦克拓展新能源越野車型上體現得較好。現階段,在越野超級混動架構Hi4-T技術的加持下,坦克先推出了坦克500 Hi4-T,打出越野新能源的旗號,後又帶來坦克400 Hi4-T,繼續充實越野新能源產品矩陣。

一個架構,多款產品,基本開闢了坦克品牌的越野新能源之路。儘管某一款產品的受眾太窄或是市場的反饋一般,但是只要技術的底子在,那麼長城汽車就有長期成長與競爭的底氣和實力。

這或許可以理解為魏建軍提出想要打造「森林式生態」的一個重要考慮。「森林式生態」的打造,為長城汽車持續挖掘哈弗、魏牌、歐拉、坦克、長城皮卡五大品牌的產品力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和基礎支撐。

從某種角度來說,森林的建造本身就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長期過程,當長城汽車提出」森林式生態「的戰略方向,就意味著長城汽車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

如今,長城汽車在今年展現出來的猛烈的產品攻勢,恰恰也是近些年「森林式生態」反饋的一個成果。

這樣的成果似乎也讓長城汽車具備了更大的底氣去正視企業的地位和應對市場的變化。長城汽車總裁穆峰就曾坦言:「我們客觀上承認,長城汽車儘管沒有作為向新能源轉型的頭部存在,但我們願意今年迅速把各品牌的產品線補齊。」

同時,他也表示:「即使打價格戰,打的也是綜合實力,打的是戰略和智慧之戰,絕對不能在這個過程中出現各種維度的偷工減料和品質問題。產品品質、做工、智能化、包括用戶運營等方面,都會逼著企業進行品質提升。每一個企業都要付出成本、付出努力,這樣品牌全維度向上的過程才能贏得不斷的尊重。」

在對坦克品牌的打造上,長城汽車的成功也有來自思路上的創新。眾所周知,越野車市場並不屬於大眾市場,而是小眾圈層。不少越野車品牌甚至還會固守小眾圈層的獨特風格與驕傲,因而很難破圈。

坦克品牌作為新生代越野SUV品牌,避開了這個「雷點」,其精準地捕捉到了越野SUV對於更多用戶來說是情感訴求,是嚮往越野生活方式的體現,而非功能需求。簡單來說,買越野SUV的消費者想體驗越野、想要酷酷的感覺,但是他們並不會真的越野,或是頻繁地去極端的戶外環境。

抓住了這一點用戶心智,就等同於握住了解碼市場的鑰匙。事實證明,坦克品牌累計銷量超28萬輛,連續31個月蟬聯中國越野SUV市場銷量第一,已然讓長城汽車的思路得到了驗證。

那麼,接下來長城汽車如何持久?

答案已經呈現,「森林式生態」的持續發力加上回歸造車、回歸用戶的思維引領,或許就是長城汽車制勝未來的關鍵。

品牌力的長期考驗和衝擊

今天,汽車行業正處在技術與產品同步革新的轉型期,技術持續疊代,產品不斷更新,對於任何 一家車企來說,都是對品牌力的長期考驗和衝擊。

為何如此?簡單來說,新技術、新產品的快速疊代勢必會讓老車主的權益受損,心中難免有落差,對品牌產生不愉悅的看法。那麼,如何規劃技術疊代的路徑以及產品升級的周期,既要考慮對新車主的吸引力,也需要顧及到老車主的情緒。

儘管是特斯拉、比亞迪等頭部新能源汽車廠商也難免遇到類似的問題。那麼,車企唯一需要一直做的就是保證技術的持續進步與領先應用。

目前,長城汽車已經正式宣布成立智能化前沿組織——TCAL(Technology Center Al Lab,簡稱 Al Lab)。根據介紹,AI Lab將構建起長城汽車全鏈路AI 技術體系,並基於跨域化、橫向化、創新化的理念,以算力、算法、大模型能力建設為基礎,將動力、底盤、造型、上車身等組織拉通,打造長城汽車大模型服務平台,形成面向整車領域與研發領域的技術中台。

長城汽車技術中心AI Lab

在前不久的線下交流會中,「智能相對論」便了解到,長城汽車正在基於長城汽車AI大模型技術平台打造了Space GPT、Drive GPT兩大產品,將重點革新智能座艙、智能駕駛體驗,未來將陸續應用各大品牌車型上。

不難發現,長城汽車正在智能化方面全速發力,以打造更強大的品牌力來應對未來的變化。根據「智能相對論」線下體驗的反饋來看,目前長城汽車旗下技術品牌咖啡智能的Coffee OS 2在語音交互方面已經有相當不錯的體驗,不僅能實現250毫秒級別的喚醒速度,還能支持多意圖指令精準執行,對新車主的吸引力確實不錯,接下來需要考慮的就是如何在老車型上繼續疊代實現這一點優勢,持續打造品牌力了。

根據長城汽車智能化副總裁吳會肖透露,老車型的相關升級面臨著硬體上的限制,升級起來不如新車型流暢,特別是後期推出的新能源車型對智能化技術的應用更具有天然的硬體優勢。但,長城汽車並不會放棄老車主的權益,儘可能地會去做好各方面的技術疊代和升級。

長城汽車智能化副總裁 吳會肖

然而事實上,長城汽車旗下有五大品牌以及數十款車型,在「森林式生態」戰略的引領下,產品攻勢非常強,也就意味著新產品疊代非常快,給技術端帶來的升級難度不言而喻。也就是說,在汽車行業的轉型期,由於產品盤子過大,長城汽車面臨的升級難度或許要比其他車企更難也更複雜。

這勢必是長城汽車一場長期的品牌力考驗和衝擊。

結語

長城汽車是一個較為典型的本土整車企業。種種信號表明,今天的長城汽車已經是中國汽車市場中一個較為突出的企業樣本,它的戰略模式、產品思路以及起起伏伏再趨於穩定增長的經歷都是今天汽車行業變革和中國車企追趕歐洲傳統汽車巨頭的見證。

未來無人可知,但是長城汽車腳下的路是目前大眾都看得見的。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c9304e5919700e03e998dc94b4c9b1b.html